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继红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预后
  • 3篇预后研究
  • 3篇综合征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急性呼吸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凝血
  • 2篇病死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诊断及预后
  • 1篇死亡率
  • 1篇死因
  • 1篇死因分析
  • 1篇凝血酶

机构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马继红
  • 4篇郑小蕾
  • 4篇林锡芳
  • 3篇王丹
  • 1篇朱峰
  • 1篇吴青松
  • 1篇李德泉
  • 1篇陈浩然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及预后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采用柏林定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ARDS柏林定义的患者139例,根据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83例)和存活组(5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根据预后不同,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归分析,并建立预后模型。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在年龄、既往史、APACHEU评分、住院日、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吸入气中氧浓度分数(FiO2)、氧合指数、实验室指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RDS的病死率随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数目、脓毒症严重程度及肺外器官衰竭数目的增多而增加;氧合指数、有创检查和治疗(3项)、肺外器官衰竭数目(3个)是ARDS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由此构建的预后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87~0.96),最佳诊断值为.1.37,灵敏度为71.10%,特异度为94.60%。结论氧合指数、有创检查和治疗(3项)、肺外器官衰竭数目(3个)是ARDS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郑小蕾雷步怀林锡芳王丹马继红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预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及预后研究
目的采用柏林定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选取2006年1月01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监护室住院并符合ARDS柏林定义的患者139例,根据不同预后,分为...
郑小蕾雷步怀林锡芳王丹马继红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预后
文献传递
温州市三级综合医院近3年成年住院患者死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近3年温州市三级综合医院成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点,为目前该市的疾病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3年温州市综合医院同期存活(231 752例)、死亡(954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采用ICD-10疾病和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统计标准(卫统8表-1)进行分类;通过卫生部死因登记报告专用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用Excel和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温州地区三级综合医院近3年住院死亡率为4.12%。第一死因分别是损伤与中毒(~50岁),恶性肿瘤(50~60岁),心脏病(60~70岁),脑血管病(70~80岁),自然死亡(80岁~)。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道疾病是近3年温州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心脏病死因顺位提前,女性死因顺位中损伤与中毒提前。脑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癌、脑栓塞为前四位单种死因。结论改善交通与环境,加强饮食卫生;减轻男性公民的社会心理压力,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女性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做好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这些将是以后预防保健的重点。
马继红朱峰陈浩然李德泉吴青松
关键词:死因分析死亡率疾病分布住院患者
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
[目的]: DIC是体内凝血过程的广泛激活,导致血管内纤维蛋白单体的生成[1],ISTH小组委员会已经提出显性DIC实验室诊断指标[2]血浆可溶性FIB增加DIC评分预后的能力[3],但FIB是急性期反应蛋白,...
马继红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凝血酶原活动度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重症医学科救治的100例危重病患者,根据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50例)和存活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PTA及其他实验室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死亡组PTA明显低于存活组(t=-3.09,P<0.05)。 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出科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是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PTA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5%CI为(0.61~0.82),最佳诊断值为42.50,灵敏度为66.00%,特异度为66.00%。 PTA逐渐下降,死亡率逐渐上升,当PTA在0~10%时,死亡率高达100%。结论 PTA是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TA越低,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郑小蕾林锡芳马继红
关键词:凝血酶原活动度危重病预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及预后研究
目的 采用柏林定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 选取2006 年1 月~2012 年12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监护室住院并符合ARDS柏林定义的患者139 例,...
郑小蕾雷步怀林锡芳王丹马继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