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杨

作品数:109 被引量:640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基因
  • 26篇肿瘤
  • 26篇细胞
  • 17篇教育
  • 16篇医学教育
  • 9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8篇食管
  • 7篇蛋白
  • 7篇乳头
  • 7篇胃癌
  • 7篇瘤病毒
  • 6篇人乳
  • 5篇血管
  • 5篇医学生
  • 5篇荧光
  • 5篇人乳头瘤
  • 5篇人乳头瘤病毒
  • 5篇乳头瘤
  • 5篇乳头瘤病毒

机构

  • 59篇北京大学
  • 19篇北京大学肿瘤...
  • 19篇北京肿瘤医院
  • 14篇北京市肿瘤防...
  • 11篇北京大学临床...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安阳市肿瘤医...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滑县人民医院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09篇柯杨
  • 12篇侯建林
  • 9篇宁涛
  • 9篇王维民
  • 9篇杜晓娟
  • 6篇何忠虎
  • 6篇宁涛
  • 5篇路桂荣
  • 5篇张志谦
  • 5篇王杉
  • 5篇叶颖江
  • 5篇林仲翔
  • 4篇苏秀兰
  • 3篇崔志荣
  • 3篇郭传海
  • 3篇潘凯枫
  • 3篇董哲
  • 3篇崔明
  • 3篇姜劲迈
  • 3篇蔡红

传媒

  • 21篇北京大学学报...
  • 9篇中华医学教育...
  • 8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医院领导决策...
  • 3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卫生人才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遗传
  • 2篇肿瘤
  • 2篇中国卫生
  • 2篇学位与研究生...
  • 2篇2000全国...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3
  • 7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肝癌细胞系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癌细胞系及其应用。该肝癌细胞系为人肝癌细胞株Hep-12CGMCC №.3204。人肝癌细胞株Hep-12 CGMCC №.3204和人肝癌细胞株Hep-11CGMCC №.3203可组成一种用于研究肝...
邢宝才王觎许小兰杜晓娟柯杨
文献传递
河南滑县农村地区成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描述河南省滑县农村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HBsAg)流行特征并探索其危险因素,为当地乙型肝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安阳食管癌队列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河南省滑县5个行政村25~65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5 104名(参检率92.05%)居民中,HBsAg总体检出率为5.17%,男性高于女性(6.54% vs. 3.87%,P〈0.001),且男、女性均在25~29岁及55~59岁两个年龄组出现感染高峰。此外,非在婚状态(OR=1.80, 95% CI: 1.00~3.25)及每周性交频率高(Ptrend=0.049)也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滑县农村地区成人乙型肝炎流行情况总体略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25~29岁及55~59岁男性人群及性活跃人群为当地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预防接种及相关健康教育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中乙型肝炎总体流行水平。
邓秋菊潘雅琪王朝义李凤垒吕绍江胡绍用宁涛郭传海何忠虎柯杨
关键词:农村人口流行病学
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多肽及其应用。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多肽包括3个多肽,多肽1、多肽2和多肽3,所述多肽1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5,所述多肽2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6,所述多肽3的氨基酸序列为...
杜晓娟柯杨郑宗方韩巍
文献传递
基因芯片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草药相关基因筛选中的研究被引量:39
2002年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 ,从基因水平解释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草药的有效组分 T3的分子机制。 方法 :( 1)采用两种细胞系 :人胃癌 BGC82 3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 EC) ,每种细胞分两组 ,一组为对照 ,另一组为 T3药物刺激组 ;( 2 )抽提细胞总RNA ,经反转录制备 c DNA,对照组用 Cy3、药物刺激组用 Cy5荧光标记 ,获得 c DNA探针 ;( 3 ) c DNA探针与 Bio Door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 ,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 Im a Gene3 .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 :( 1) BGC82 3细胞组有 2 .5 3 %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的变化 ,其中 15 8条基因在经 T3刺激后表达量明显上升 ,4 4条明显下降 ;( 2 ) EC组有 0 .4 6%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的变化 ,其中 3 0条基因在经 T3刺激后表达量明显上升 ,7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从基因水平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 。
托娅苏秀兰路桂荣辛学东王文礼柯杨包文宇
关键词:基因表达谱中草药药物筛选抗肿瘤血管生成
胃癌钙粘蛋白亚型变异表达与连接素下调相关的观察
目的:钙粘蛋白是实体组织主要的细胞粘合分子,不同亚型钙牯蛋白的表达调节着细胞粘合、识别和迁徙,决定组织类型的发育与维持。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及间隙连接基因(Cx)的功能表达有赖于钙粘蛋白对细胞粘合与识别的调节,二...
李金平张志谦宁涛柯杨林仲翔
文献传递
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的改进被引量:34
2001年
目的 :摸索改进鸡胚绒毛尿囊膜 (chickchorioallantoicmembrane ,CAM)技术 ,为抗血管形成药物筛选提供良好的体内血管实验模型。方法 :对传统的蛋壳上开窗方式的CAM技术进行改进 ,将孵育 3d的鸡胚脱离蛋壳移入平皿中 ,继续孵育 3d后将待测药物植入到CAM和卵黄囊膜 (yolksacmembrane,YSM )上 ,2 4h后观察药物对CAM和YSM血管的作用。结果 :平皿中孵育鸡胚至第 6天 ,鸡胚存活率为 46 .7% ,生长状况良好 ,CAM直径达到1.2cm。检测的 6种药物出现两种不同的心血管效应 ,即抑制和吸引趋化血管的效应。结论 :平皿中孵育CAM技术在研究药物、生物因子、肿瘤等的血管效应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呼群宁涛苏秀兰王文礼柯杨
关键词:鸡胚绒毛尿囊膜抗血管生成血管抗肿瘤药理学
用MAPs制备新肿瘤相关基因1 A6/DRIM的多克隆抗体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获得 1A6 /DRIM的N端特异性抗体并对其在细胞内的定位进行分析。方法 :针对 1A6 /DRIM的N端多肽用多通道同步固相全自动合成系统合成 ,以无免疫原性的赖氨酸结构为核心偶联 ,将此多聚抗原肽 (mutipleantigenicpeptides,MAPs)免疫新西兰大白兔 ,从免疫兔血清中获得 1A6 /DRIM的多克隆抗体。结果 :用WesternBlot技术证明了 1A6 /DRIM的N端抗体 ,与C端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识别相同的 1A6 /DRIM基因表达的 31 0 0 0 0蛋白条带 ,经过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的方法初步证实 1A6 /DRIM在多种胃癌细胞系、乳腺癌细胞系以及肝癌细胞系中表达 ,免疫荧光显示 1A6 /DRIM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结论 :对于用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 (Glutathion S transferase ,GST)融合蛋白方法不能诱导表达的蛋白 ,可利用合成MAPs制备抗原的方法获得抗体。本研究用此方法制备的抗体特异性识别 1A6
黄莹莹武晓楠杜晓娟宁涛李宁朱军柯杨
关键词:MAPS肿瘤基因多克隆抗体
新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健康的决定因素包括遗传、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个人行为及医疗体制所覆盖的所有方面。专科医疗是过去一百年以来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最快的医疗环节,成本的提高和医学能力的提高都体现在这一环节,所以通常容易把健康的决定因素...
柯杨
关键词:医学教育改革
农村已婚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农村已婚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2007~2009年河南省安阳地区农村已婚女性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宫颈炎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对象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7.91%。调整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后,危险因素包括:人工流产次数增加、初孕年龄在15~21岁及阴道炎患病。结论: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人工流产,并加强性卫生及晚育的宣教工作。
黎学海何忠虎蔡红柯杨陈大方
关键词:宫颈炎人工流产
蛙皮素对人胃黏膜上皮永生细胞系GES-1细胞生长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蛙皮素对人永生细胞系 (GES 1)生长的调节和作用机制。方法 ①分子水平观察GES 1细胞胃泌素释放肽 (GRP)受体mRNA的表达。②利用受体化学交联和细胞膜组织化学法观察GRP受体蛋白表达。③观察不同浓度的蛙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对GES 1细胞生长的影响。④观察蛋白激酶C (PKC)抑制剂对蛙皮素促进GES 1细胞作用的影响。⑤观察蛙皮素作用GES 1细胞后 ,细胞内三磷酸肌醇 (IP3 )和PKC活性以及观察蛙皮素对此细胞系作用后GRP受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①GES 1细胞表达GRP受体mRNA ,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明表达特异性mRNA。②GRP受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75× 10 3 ,该受体位于细胞膜。③蛙皮素可促进此细胞生长 ,而蛙皮素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可抑制此促生长作用。④蛙皮素对该细胞的促生长作用可被PKC抑制剂所抑制。⑤蛙皮素可引起细胞内IP3 含量显著增加以及引起细胞内PKC活性自细胞质向细胞膜转移。⑥蛙皮素作用GES 1细胞后可引起GRP受体mRNA表达增加。结论 此研究证明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 1表达GRP受体mRNA和蛋白。蛙皮素对GES 1细胞的促生长作用是通过特异性受体介导 ,引起细胞内IP3增加和PKC活性转移来实现的。蛙皮素作用后引起该细胞GRP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 ,说明蛙皮素对其自身受体有上调作用?
孙涛陈原稼柯杨侯敏钱家鸣陈元方李晓波
关键词:胃泌素释放肽蛙皮素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