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林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髓内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动力髋螺钉治...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钢板
  • 1篇锁定钢板治疗
  • 1篇同侧股骨颈
  • 1篇同侧股骨颈骨...
  • 1篇转子间
  • 1篇转子间骨折
  • 1篇肱骨
  • 1篇肱骨骨折
  • 1篇肱骨近端
  • 1篇肱骨近端骨折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干
  • 1篇胫骨干骨折
  • 1篇髋骨

机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林
  • 2篇赵友明
  • 1篇王波
  • 1篇陈华
  • 1篇叶聪聪
  • 1篇卢迪
  • 1篇杨翔
  • 1篇王特
  • 1篇郭伟军
  • 1篇张伟江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弹性稳定髓内钉与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比较弹性稳定髓内钉(TEN)和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71例儿童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39例,女32例;年龄2~10岁,平均5.4岁.44例患者采用TEN内固定(TEN组),27例患者采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组),对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71例患者术后获9 ~21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TEN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Edwards评分优良率与外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7.6±2.1)周]、骨性愈合时间[(18.7±2.4)周]、术后3 d VAS评分[(2.6±1.2)分]及并发症发生率[4.5% (2/44)]均优于Or-thofix外固定支架组[(10.5±2.4)周、(24.6±2.3)周、(4.4±1.3)分、25.9% (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EN与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但TEN治疗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朱绍瑜陈华陈林蔡乐益卢迪王特
关键词:外固定器儿童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颈干角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颈干角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8年1月一2016年6月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21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内侧骨缺损将患者分为两组:伴内侧骨缺损组85例,其中男35例,女50例;平均年龄63.3岁。其中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47例,四部分骨折38例。不伴内侧骨缺损组129例,其中男51例,女78例;平均年龄65.9岁。其中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57例,四部分骨折72例。比较术前对侧、术后1d、1,3,6,12个月x线片肱骨颈干角变化,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214例患者术后获随访12~42个月,平均24.2个月。伴内侧骨缺损组术前对侧、术后1d,术后1,3,6,12个月颈干角分别为(133.4±4.0)°、(134.7±11.5)°、(120.8±4.0)°、(118.5±3.5)°、(117.9±10.4)°、(114.7±4.4)°;不伴内侧骨缺损组分别为(134.0±2.4)°、(133.8±17.1)°、(135.6±2.9)°、(132.7±2.8)°、(131.5±13.5)°、(135.2±2.8)°。两组术后1,3,6,12个月的颈干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内侧骨缺损组术前与术后1d颈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大于其余各时相点(P〈0.05);而不伴内侧骨缺损组中,除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颈干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内侧骨缺损组和不伴内侧骨缺损组Constant评分分别为(69.3±14.6)分、(75.2±12.6)分(P〈0.05)。结论正常颈干角恢复后仍需注意术后颈干角的丢失。肱骨颈干角可以为术前手术方案及术后功能锻炼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指导术中解剖复位以及评估术后疗效。此外,颈干角的丢失受到内侧支撑的影响,并进�
郭伟军陈林赵友明张伟江汪吉棋
关键词:肱骨骨折
Trigen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Trigen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11年4月分别采用DHS和Trigen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4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41例获随访,时间20~90个月,平均45.6个月。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4—56岁,平均40.2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2例,高处坠落伤9例。合并颅脑外伤2例,尺桡骨远端骨折1例,同侧胫腓骨骨折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改良Evans分型:Ⅲ型12例,Ⅳ型18例,Ⅴ型11例;股骨颈骨折按照骨折部位分型:基底型24例,经颈型13例,头下型4例。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DHS组(20例)、Trigen髓内钉组(21例)。比较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术中出血量[(370.7±73.4)ml]、术后负重时间[(20.4±3.1)d]与Trigen髓内钉组[(173.0±55.8)ml、(14.9±1.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igen髓内钉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比较适合的内固定物,当应用Trigen髓内钉出现困难时,可考虑选择DHS进行内固定。
杨翔赵友明陈林叶聪聪王波
关键词:髋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