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

作品数:242 被引量:984H指数:1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8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3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2篇骨折
  • 56篇股骨
  • 47篇内固定
  • 40篇固定术
  • 34篇肱骨
  • 33篇关节
  • 30篇骨折固定
  • 30篇股骨转子
  • 29篇骨折固定术
  • 23篇骨质
  • 22篇儿童
  • 20篇远端
  • 20篇胫骨
  • 20篇微创
  • 20篇近端
  • 20篇复位
  • 19篇骨质疏松
  • 18篇疗效
  • 16篇手术
  • 16篇胚胎

机构

  • 175篇温州医学院附...
  • 67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42篇陈华
  • 91篇郭晓山
  • 47篇孙辽军
  • 42篇王振文
  • 39篇吕杰强
  • 34篇葛红山
  • 31篇孔建中
  • 30篇习海涛
  • 29篇赵友明
  • 25篇徐华梓
  • 22篇水小龙
  • 22篇朱春芳
  • 20篇洪汝康
  • 19篇黄检英
  • 17篇汤骏
  • 15篇陈龙
  • 15篇杨雷
  • 15篇李彬
  • 13篇池永龙
  • 13篇张敬东

传媒

  • 14篇温州医学院学...
  • 13篇中华创伤杂志
  • 11篇中国骨伤
  • 10篇中医正骨
  • 9篇浙江创伤外科
  • 7篇中华小儿外科...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中国中医骨伤...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浙江临床医学
  • 5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浙江实用医学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0
  • 5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28篇2014
  • 17篇2013
  • 13篇2012
  • 14篇2011
  • 12篇2010
  • 26篇2009
  • 40篇2008
  • 15篇2007
  • 1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4篇2002
2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合并致命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骨盆骨折常用的Tile分类及Young-Burgess分类,探讨其优缺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探讨骨盆骨折的
陈华
文献传递
儿童及青少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62例年龄4~16岁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男40例,女22例,分别采用皮(或骨)牵引加髋人字石膏治疗14例,克氏针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23例,钢板固定10例,弹性髓...
陈华孙辽军郭晓山
文献传递
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远期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远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单纯行桡骨头切除的30例桡骨头粉碎骨折患者作长期随访,分别从临床指标及放射学指标两方面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5年),桡骨头切除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肘、腕关节疼痛(占66.7%及40%),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占40%),桡骨干上移、侧移(占30%),肘、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占76.7%及60%),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占26.7%)等。结论:临床上要重视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桡骨头切除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应慎重选择,不可作为单纯性桡骨头骨折的首选方法。
赵友明池永龙徐华梓洪汝康王振文陈华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肘关节关节稳定性
新型微创动力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新鲜尸体标本的力学研究,比较新型微创动力髋钢板(minimal inva-sion dynamic hip plate,MIDHP)和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全部标本先制作Seinsheimer分型ⅡA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模型,按随机排列表法分组进行DCS和MIDHP内固定。根据实验要求以自凝型牙托粉包埋股骨头及股骨远端。先行扭转强度试验,再行压缩强度试验,然后进行破坏试验,记录极限载荷。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标本扭转强度测试表明,在扭转至3。内两组标本均基本稳定。扭转1.5。时DCS组扭矩为(3.16±0.13)N·m,MIDHP组为(3.31±0.27)N·m,两组扭矩及扭转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内固定器抗旋转性能相近。标本压缩强度测试表明,800N载荷时DCS组压缩刚度为(532.27±61.02)N/ram,MIDHP组为(581.98±77.56)N/ram,压缩位移及刚度MIDHP组明显高于DCS组(P〈0.05)。破坏试验表明,DCS组极限载荷为(2994.38±244.81)N,MIDHP组为(3322.13±141.21)N,MIDHP组明显大于DCS组(P〈0.01)。结论MIDHP设计合理,抗旋转能力强,抗压缩能力强于DC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比DCS更具生物力学优势,可以微创操作,值得推广。
翁益民水小龙孔建中潘骏洪建军陈华郭晓山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生物力学
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
2014年
目的:临床观察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I)的影响,以评价甲泼尼松龙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选取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组(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0),均接PICCO监护仪测得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天EVLWI,并同步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和降钙素原(PCT)及免疫指标HLA-DR,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VLWI:甲泼尼龙治疗组在治疗后3、5d,EVLWI有明显下降;对照组在3d时EVLWI升高,5d开始下降,(P〈0.05)。(2)氧合指数:甲泼尼龙治疗组第3天时氧合指数正常,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氧合指数在5d升至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LA-D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T:甲泼尼龙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甲强龙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均有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注射液通过抑制全身炎性反应,能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改善患者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同时HLA-DR未下降,提示甲泼尼龙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管外肺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蒋晓珍张剑章乐峰陈华何许伟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
弹性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ESIN)与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型及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2月至2007年12月,按一定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回顾分析50例手术治疗的儿童前臂尺桡骨双骨折,其中22例行ESIN内固定,28例行加压钢板内同定,对两组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并对两组术中结果、术后的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SIN组在手术时问上短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IN组和钢板组术后3个月桡骨愈合率分别为81.8%和71.4%,术后6个月尺骨愈合率分别为95.5%和96.4%、桡骨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6.4%,前臂旋转受限发生率分别为18.2%和21.4%,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6%和1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ESIN组和钢板组术后3个月尺骨愈合率分别为36.4%和71.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ESIN组和钢板组最大桡骨弓大小分别为(7.0±3.5)%及(6.8±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最大桡骨弓位置分别为(71.2±7.8)%及(63.8±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更接近正常儿童组。结论弹性髓内钉在治疗儿童前臂尺桡骨双骨折中,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二期取出内固定方便等优点,但存在尺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风险。
冯永增潘骏石成第陈华张敬东郭晓山徐华梓
关键词:桡骨骨折肱骨骨折髓内
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保守治疗与微创手术治疗的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比较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保守治疗与微创手术治疗的放射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4月-2006年4月45例年龄3~15岁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分别采用保守治疗(皮或骨牵引加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16例)及微创手术治疗(克氏针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19例,弹性髓内钉固定10例),对本组患儿的放射学结果、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部病例获24~60个月随访,45例骨折都一次愈合,愈合时间为8~17周(平均10.5周)。早期放射学结果按Beaty标准:保守治疗组结果满意占37.50%.微创手术治疗组为89.66%。晚期放射学结果按Theologis标准:保守治疗组结果满意占62.50%,微创手术治疗组为96.5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标准:保守治疗组优12例,良4例,微创手术治疗组优28例,良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能获得更满意的早、晚期放射学结果,并发症更少,临床疗效更满意。
孙辽军陈华郭晓山
关键词:转子下骨折外科手术微创性
双钢丝环扎加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骨折
2007年
目的分析双钢丝环扎加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髌骨严重粉碎骨折用切开复位双钢丝环扎加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观察疗效。结果31例获得平均23个月(6~36个月)的随访,31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0.8周。其中优20例,良8例,尚可3例,总优良率达90%。结论双钢丝环扎加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骨折疗效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宋永焕赵友明黄义星陈华
关键词:髌骨骨折骨折内固定钢丝
LIS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胫骨近端骨折
2009年
目的探讨LIS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间接复位或小切口下复位,LISS微创固定治疗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结果随访20-46个月,平均35.2个月。18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0.2周。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t评分:优11例,良5例,可2例。结论充分理解LISS的生物力学原则及技术要点、恢复内侧柱的支撑、积极的抗骨质疏松有助于提高骨折固定稳定性及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汤骏陈和珍陈华洪汝康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胫骨近端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
喙突骨隧道位置对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术后喙锁韧带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手术中喙突骨隧道位置对术后喙锁韧带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冰冻尸体肩关节30个,年龄(65.5±8.3)岁。进行模拟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手术,根据喙突隧道在喙突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位置,将肩关节标本随机分为中心-中心组、内侧-中心组、外侧-中心组、中心-内侧组和中心-外侧组,每组6个肩关节。采用MTS858生物力学机对5组肩关节标本均施加方向与中心-中心组骨隧道方向一致的载荷,模拟肩胛骨和锁骨作用于喙锁韧带的拉力。持续施加载荷,直至Endobutton钢板拉出、断裂或喙突发生骨折。记录每个标本最终的破坏负荷和破坏方式。结果:5组标本力学测试中的破坏负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6.5±142.0)N,(534.2±130.2)N,(385.4±84.3)N,(382.0±131.0)N,(360.5±90.3)N,F=3.330,P=0.026];中心-中心组和内侧-中心组力学测试中的破坏负荷均高于中心-内侧组、中心-外侧组及外侧-中心组(P=0.036,P=0.032,P=0.016;P=0.038,P=0.035,P=0.017);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心-中心组和内侧-中心组破坏方式以Endobutton钢板从喙突骨隧道拉出或钢板断裂为主,其余3组破坏方式以钢板从喙突骨隧道拉出及喙突骨折为主。结论:在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的手术中,选择中心-中心型及内侧-中心型喙突骨隧道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喙突骨折和固定失败的风险。
孙辽军卢迪余贤斌胡炜陈华郭晓山
关键词:喙锁韧带重建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