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文

作品数:67 被引量:316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7篇骨折
  • 22篇股骨
  • 20篇内固定
  • 19篇固定术
  • 13篇转子间
  • 13篇转子间骨折
  • 13篇股骨转子
  • 13篇股骨转子间
  • 13篇股骨转子间骨...
  • 12篇骨折固定
  • 12篇关节
  • 11篇肱骨
  • 11篇骨折固定术
  • 9篇远端
  • 8篇螺钉
  • 8篇内固定术
  • 8篇骨头
  • 7篇动力髋
  • 7篇动力髋螺钉
  • 7篇远端骨折

机构

  • 67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7篇王振文
  • 42篇陈华
  • 28篇赵友明
  • 26篇徐华梓
  • 25篇洪汝康
  • 24篇孔建中
  • 21篇池永龙
  • 21篇洪如康
  • 15篇郭晓山
  • 12篇王向阳
  • 12篇黄俊武
  • 11篇李彬
  • 10篇水小龙
  • 10篇陈龙
  • 10篇杨雷
  • 6篇潘孝云
  • 6篇汤骏
  • 6篇李驰
  • 5篇潘骏
  • 4篇倪文飞

传媒

  • 10篇温州医学院学...
  • 9篇浙江创伤外科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骨伤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全国中西医结...
  • 2篇全国中西医结...
  • 2篇2007年浙...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浙江医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 9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89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评估经皮闭合复位微创固定在高龄患者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经皮闭合复位微创固定和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不同方法治疗37例高龄肱骨近端有明显移位的NeerIII或IV型患者骨折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以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皮闭合复位微创治疗组术后早期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和出院后3个月内的死亡率较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闭合复位微创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较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明显缩短和减少。结论经皮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最大优点在于提高高龄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全身性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康复较快。
杨雷李彬潘孝云李驰黄俊武王振文陈华赵友明池永龙
关键词:肩骨折骨折固定术最小侵入性
成人Monteggia骨折的治疗
2002年
目的 :探讨成人Monteggia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 32例成人孟氏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BodaⅠ型 8例 ,Ⅱ型 1 9例 ,Ⅲ型 3例 ,Ⅳ型 2例。所有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2 4例经随访 1 0个月至 3年 (平均 1 4个月 ) ,优良率为 74.9%。结论 :成人Monteggia骨折以BodaⅡ型骨折最常见 ;尺骨骨折的解剖复位和钢板内固定是取得较好疗效的主要原因。伴随尺骨冠状突和桡骨头骨折的处理比较困难 。
潘骏洪如康王振文黄俊武陈华
关键词:MONTEGGIA骨折成人骨折内固定术切开复位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严重Pilon骨折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严重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Ⅲ型)患者全部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治疗,术后行石膏托外固定6~8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48个月(平均25,3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8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等的评分标准,优7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蜘%。结论对严重的Pilon骨折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前应严格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术中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对骨折端予以坚强稳定的内固定,坚持生物学固定的原则,骨缺损区应足量植骨,避免术后发生Ⅱ期塌陷。
赵友明郭晓山宋永焕王振文洪汝康陈华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移植
股骨转子间骨折新型内固定器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制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械,并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特点及动力髋螺钉(DHS)的优缺点,设计由2枚加压螺栓、套筒及可拆卸钢板、拉力螺钉组成的钉板系统[(微创动力髋钢板MIDHP)]。采用新鲜尸体,与DHS作标本的生物力学比较测试。结果MIDHP组的压缩刚度为(1612.2490±237.1478)N/mm,扭转刚度为(4.4157±0.6739)N·m/deg,与D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循环加载后的MIDHP组的主钉切割值为(2.5320±1.1961)r/mm,DHS组为(8.1640±1.8998)mm(P〈0.01)。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新型内固定器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性,有效克服了DHS抗旋转作用差及易发生主钉切割的缺点,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一个较好的选择。
水小龙孔建中翁益民陈龙王向阳王振文陈华徐华梓郭晓山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生物力学
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难复性桡骨远端10例,外固定支架、克氏钢针在术后6~8周拔除,术后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 结果...
陈华李彬王振文洪汝康孔建中陈鸿亮
关键词:桡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远端骨折粉碎骨折
文献传递
AO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距桡腕关节面2~3cm的松质骨骨折,临床发病率高,大部分病例在门诊经手法复位获得成功,住院手术率极低。在引进AO器械以前,手术病例一股经克氏针和外固定支架固定,近年来,我们对部分病例采用AO钛板固定,收到良...
洪建军高伟阳洪如康王振文陈星隆李晓阳
文献传递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被引量:11
2002年
潘骏黄俊武洪如康王振文
关键词:锁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术式
经皮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
目的:评估经皮闭合复位微创固定在高龄患者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经皮闭合复位微创固定和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不同方法治疗37例高龄肱骨近端有明显移位的 NeerⅢ或Ⅳ型患者骨折的比较,分析两...
杨雷李彬潘孝云李驰黄俊武王振文陈华赵友明池永龙
关键词:肩骨折骨折固定术最小侵入性
文献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回顾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内固定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C形臂X线光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9例,男68例,女41例;年龄42~92岁,平均67.5岁。结果切口长度平均5.1cm;出血量平均49.5ml;手术时间平均38分钟;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8~82天,平均66.5天;2例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例切口形成血肿;2例术中股骨颈后壁磨穿;1例因过度内旋固定致髋关节外旋受限;其余108例髋关节功能均正常。3例套筒钢板与股骨纵轴不一致;2例股外侧肌医源性损伤。X线评价:5例粗隆上移0.8~1.5cm;109例中未见髋内翻、髋螺钉切割、拔出或穿透股骨头。结论经皮DHS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理想的微创治疗技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正确的手术操作,适时进行康复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微创手术内固定器械尚有待改进。
孔建中洪汝康王振文陈华王向阳彭茂修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微创X线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00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髋关节功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临床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本文总结了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91例患者,100个髋关
张宇温宏郭晓山洪如康王振文陈华杨雷孔建中赵友明池永龙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