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强

作品数:21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护理
  • 8篇儿科
  • 7篇儿童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4篇护理对策
  • 3篇医院感染
  • 3篇支气管哮喘
  • 3篇哮喘
  • 3篇教学
  • 3篇儿科护理
  • 3篇儿童支气管
  • 2篇宣教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实习教学
  • 2篇气球
  • 2篇住院
  • 2篇相关护理
  • 2篇相关护理对策

机构

  • 19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9篇刘国强
  • 7篇李叶荣
  • 4篇杨梅
  • 3篇王继春
  • 3篇吕晓春
  • 3篇张春玲
  • 2篇胡高杰
  • 2篇任少敏
  • 2篇宋冬梅
  • 2篇杨国芳
  • 1篇王容
  • 1篇于飞
  • 1篇吕晓春

传媒

  • 1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规范化管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内科住院和门诊,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病情稳定,但需继续实施长期治疗方案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每例均施以单纯常规护理,其中入组的39例又加以规范化管理。之后定期随访,对随访中可能影响哮喘反复的30项因素以生存分析+COX多元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排除进入模型的其他因素混杂作用后,规范化管理、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避免被动吸烟,促进哮喘反复的危险分别是单纯常规护理、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未避免被动吸烟的0.188、0.013及0.025倍(RR分别是0.188、0.013及0.025,均RR<1,其95%可信区间内均不包含1,均P<0.01)。结论:规范化管理、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及避免被动吸烟为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的保护因素。
李叶荣吕晓春王欢刘国强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儿科护理实习教学的优化思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提高儿科实习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探讨,为护理教育提供借鉴。方法:将进入儿科实习的本专科实习护生90名纳入研究,进行分组教学,对照组(n=45名)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沿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n=45名)开展以充实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为基础的深层次教学模式创新。实习结束时,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测量表(CTDI-CV)对护生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操作考核方面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学生CTDI-CV评估的总分及部分维度得分有显著提升(P<0.05),两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中,研究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视角,创新并优化儿科护理实习教学模式,对促进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杨梅吕晓春刘国强丁玲玲
关键词: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儿科实习教学优化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液体渗出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恢复内环境稳定并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疗措施,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1]。对于婴幼儿这类患者,是因为婴幼儿一般年龄较小,在穿刺血管的时候他们会因为疼痛产生抵抗和不停地哭闹.
李叶荣冯彩宏刘国强
关键词:婴幼儿液体渗出独立危险因素
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小儿是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皮肤感染、血液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的高发群体,而儿科为院内感染的高发性科室,其中年龄<1岁的婴幼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最高,主要因患儿免疫功能较差、器官发育不全,且欠缺自理能力,易遭致各种病原菌...
李叶荣刘国强
关键词:住院患儿医院感染临床护理
儿童哮喘发病的饮食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病例选自2012年3—6月就诊及住院的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儿童支气管哮喘70例为病例组,并于同时间、同群体中选择与支气管哮喘无关的非呼吸系统和免疫性疾病的患儿70例为对照组。引入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方案所列之饮食因素内容,并进行个别修改,进行2组问卷调查。对进食高热量饮食、豆类及其制品和喂养及添加辅食时间等有关饮食因素,共计19项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喜食高热量饮食和豆类及其制品的变量及常数项系数值B分别为0.966和0.973,经wald检验,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处B均为正值,OR分别是2.762和2.647,表明排除进入模型的其他因素混杂作用后,喜食高热量饮食和喜食豆类及其制品促使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性分别是不喜食这2种食物的2.762和2.674倍,促进发病。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与P值意义相符,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喂养和添加辅食的月份,B值分别为-1.650和-1.536,经wald检验,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处B均为负值,OR分别是0.192和0.215,表明排除进入模型其他因素混杂作用后,母乳喂养和≤6个月添加辅食促使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性分别是牛奶及其制品喂养和>6个月添加辅食的0.192和0.215倍,阻止发病,其95%可信区间内均不包含1,与P值意义相符,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进食高热量饮食和豆类及其制品是儿童哮喘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和≤6个月添加辅食为其保护因素,予以相应防治措施。
刘国强张春玲于飞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儿童饮食因素
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儿科病房婴幼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儿科婴幼儿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病房自2017-02~2018-05收治的100例婴幼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1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儿。对照组肺炎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肺炎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婴幼儿肺炎患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家属对于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肺炎患儿的发生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肺炎患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炎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预防婴幼儿肺炎患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感染几率,提高患儿的满意度。
李叶荣刘国强
关键词:婴幼儿院内交叉感染护理满意度
一种儿科呼吸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科呼吸管,空气进入管、氧气进入管、水蒸汽进入管均通过混气球与出气管相连,出气管一端螺纹安装有大小尺寸可替换的出气球,空气进入管、氧气进入管、水蒸汽进入管上均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空气进入管一端连接有空气供...
王继春任少敏刘国强张春玲吕晓春宋冬梅多红英谢早霞杨国芳
文献传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热性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针对性地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病例来源于我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32例,为病例组;未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3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温等,共计9项可能的发病相关因素予以收集记录。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排出进入模型的其他因素混杂作用后,体温的变量及常数项的系数值(B),经检验,体温每升高1℃,促进热性惊厥发生的危险是原理的3.610倍(=3.610>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P<0.01),促进发病。而年龄每增大1mo促进热性惊厥发生的危险是原来的0.904倍;(OR=0.904<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P<0.01),阻止发病。结论:体温升高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大为其保护因素。应予以针对性的护理。
刘国强郝星霞王继春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性惊厥护理干预
PDCA循环理论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概述
2020年
阐述PDCA循环理论的概念和内涵,概述我国现阶段PDCA循环理论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的PDCA循环理论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乌吉斯古楞刘国强
关键词:PDCA循环儿童支气管哮喘
白血病强化治疗儿童家长心理应激的调查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引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白血病强化治疗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积极心理品质引导与建立的对策。方法:将2018-03~2019-03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四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280名进入巩固治疗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儿童的家长纳入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韧性量表(RS-14)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目标调查和访谈资料分析上述患儿家长在日常照顾过程中的心理状况,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家长同步积极心理品质的引导性干预,对实施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白血病强化治疗儿童家长心理状况普遍不理想,与国内常模比较,在焦虑、人际关系、抑郁、躯体化等4项因子分上分数升高显著(P<0.05),提示负性心理(应激)症状明显;经护理团队根据家属的心理需求实施系统干预后,1mo后重测,患者家长在身心上的不良反应减轻,与干预前比较,(SCL-90)量表部分因子分改善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RS-14)量表总分及两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也有提高,但统计学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血病强化治疗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下降明显,临床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机构支持功能,针对心理应激的危险因素,从积极心理品质方面进行心理干预,以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有利于患儿的配合治疗以及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武俊丽刘国强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家长心理应激积极心理品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