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勇

作品数:178 被引量:69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5篇皮肤
  • 25篇红斑
  • 24篇皮肤病
  • 24篇基因
  • 20篇狼疮
  • 20篇红斑狼疮
  • 18篇系统性红斑
  • 18篇系统性红斑狼...
  • 18篇汉族
  • 18篇汉族人
  • 17篇银屑
  • 17篇银屑病
  • 14篇性病
  • 14篇皮肤性病
  • 11篇对称性
  • 11篇皮肤科
  • 10篇性病学
  • 10篇遗传性
  • 10篇影像
  • 10篇皮肤性病学

机构

  • 68篇中日友好医院
  • 6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6篇中华医学会
  • 11篇复旦大学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济宁市皮肤病...
  • 5篇北京大学
  • 5篇空军总医院
  • 4篇山东省皮肤病...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教育部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二人...

作者

  • 174篇崔勇
  • 65篇杨森
  • 59篇张学军
  • 27篇高敏
  • 19篇孙良丹
  • 11篇陈建军
  • 11篇于瑞星
  • 10篇杜文辉
  • 9篇周伏圣
  • 9篇何平平
  • 9篇林艳
  • 8篇王培光
  • 8篇薛珂
  • 7篇林达
  • 7篇肖风丽
  • 7篇左先波
  • 7篇张学军
  • 7篇韩建文
  • 6篇王再兴
  • 6篇刘洁

传媒

  • 27篇中国皮肤性病...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3篇中华皮肤科杂...
  • 10篇中华医学信息...
  • 8篇皮肤科学通报
  • 7篇中日友好医院...
  • 7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医学文摘...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3篇国际皮肤性病...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健康博览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皮...
  • 2篇健康世界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13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汉族人6家系42例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的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 了解中国汉族人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PSEK)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 : 对我们收集的一个PSEK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将结果与 1980年以来文献报道的 5个中国汉族人PSEK家系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结果 :  (1)PSEK在家系中的传递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2 )中国汉族人群中PSEK的临床表型特征为初发于掌跖的固定、边界清楚的角化性红色斑块 ,对称分布 ,部分患者皮损可扩展至四肢近端及躯干等处 ,但多局限 ,不影响患者健康 ,多幼年发病 ;(3)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表现度可存在明显差异 ;(4 )患者多不伴发其他疾病 ;(5 )部分家系的发病情况呈现不规则显性。结论 : PSEK是一种具有高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中国汉族人群中报道不多 ;临床表型以对称分布的散在、固定的角化性红色斑块为特征 。
崔勇周文明李明何平平高敏陈建军张学军
关键词:中国汉族人家系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临床表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二维码”在医院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应对北京市新发地疫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运用"支付宝"健康码和自行开发的电子版筛查表二维码等辅助新冠肺炎筛查的"二维码"工具,在某综合医院开展三级预检分诊管理实践的科学性。方法在北京市新发地疫情期间,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确定预检分诊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病例定义;通过强化医院进出口管理,科学设置预检分诊点,完善三级预检分诊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筛查效率,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分诊体系。数据来源包括全国、该地区疫情发布信息和该院工作量日报告信息。结果在北京市新发地疫情期的流行期(6月11日-7月5日),网络预约挂号量和普通门诊量较之前、后期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地疫情时期的发热门诊接诊量占整个疫情时期门诊患者接诊量的2.1%(6647/322041),与新发地确诊病例数时间分布呈正相关(rs=0.755)。同期,该院确诊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例无症状感染者;经预检分诊筛查出阳性流行病学史25例,发热920例,均被有序引导至发热门诊;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零感染。结论三级预检分诊体系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健康码和电子版筛查表的应用对提高预检分诊效率,实现精准防疫具有重要意义。
朱瑞芳崔勇郭丽萍张铁山张铁山赵菁高峰应娇茜刘聪王卫华王颖郑爱辉王振虎
关键词:二维码疫情防控
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影像分类被引量:7
2018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分类、检测等任务中相对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2017年1月,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皮肤镜和临床皮损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代表了皮肤图像自动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从数据库建立、研究方法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等角度对这一研究工作进行解读,并分析国内皮肤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多源皮肤影像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辅助诊断的发展空间,以期推进我国皮肤疾病的医疗诊断水平。
周航宁谢凤英姜志国刘洁晋红中孟如松崔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诊断卷积神经网络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对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在新西兰白兔(16只)双耳建立直径6 mm的圆形全层创面,构建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耳3个瘢痕创面,左耳瘢痕作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实验组,右耳瘢痕为基质对照组,分别外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和基质乳膏,1只兔耳用药量约0.4 g,2次/d,连续6周。分别在用药开始第0天(手术14 d)、14天(手术后28 d)和42天(手术后56 d)取瘢痕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评估组织病理评分,检测瘢痕厚度、胶原纤维密度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给药42 d对照组存在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炎症细胞浸润和局部充血等,而实验组未见明显改变。给药0、14、42 d,对照组兔耳瘢痕组织病理结构评分明显升高,分别为4.16±1.61、6.50±1.46、6.53±1.34(F=13.69,P=0.001),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4.65±1.52、5.13±1.83、5.38±1.60;F=0.78,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给药42 d对照组胶原纤维含量极高,被染成深蓝色,而实验组胶原纤维含量有所下降;随着给药时间的增加,与给药前相比,对照组瘢痕组织厚度明显增加(F=5.64,P=0.007),而实验组无明显变化(F=1.48,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给药0 d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点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F=0.22、0.92,均P>0.05),但对照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和Ⅰ/Ⅲ型胶原蛋白比例明显上升(F=7.47,P<0.001;F=4.70,P=0.005);给药42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和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明显下降(t=3.04,P=0.007;t=2.35,P=0.030)。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局部应用可有效降低瘢痕厚度和抑制胶原纤维增生以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预防和抑制瘢痕增生。
竞艳费文敏李承旭崔勇
关键词:瘢痕葡糖氨基聚糖类增生
MicroRNA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产生针对多种器官的自身抗体为特点。MicroRNAs(miRNAs)是一种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s,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miRNAs作为转录调节器参与SLE的发病环节。本文主要从DNA低甲基化、Ⅰ型干扰素通路、调节性T细胞、雌激素四个方面,对miRNAs与SLE发病机制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璐闻雷雷崔勇
关键词:MICRORNAS自身免疫系统性红斑狼疮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把100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应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组)、复方维A酸凝胶(对照组)外涂痤疮皮损,按1次/天×8w方案,在治疗前、治疗2、4、8w随访观察,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1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治疗组44例,对照组45例),失访11例(治疗组5例,对照组6例)。治疗8w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组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方维A酸凝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安全,疗效满意。
刘盛秀杨春俊杨森范利林达林国书崔勇
关键词:异维A酸红霉素寻常性痤疮
长痘痘时 该怎么吃
2017年
痘痘是痤疮的俗称,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皮脂腺分泌增多、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在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痘痘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控制痘痘复发、发展的重要因素。
于瑞星崔勇
关键词:毛囊皮脂腺痤疮丙酸杆菌体重过重单不饱和脂肪酸低糖饮食
皮肤共聚焦显微镜探头压力测定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共聚焦显微镜探头压力测定装置,属于医疗测量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承压件和与承压件配合的施压件;承压件包括承压面,承压面的中部具有通孔以供显微镜探头穿过,在承压面的面向施压件一面的通孔外周均...
崔勇
文献传递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皮肤镜对阴囊Paget病的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有关阴囊Paget病的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的影像特点,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辅助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皮损的RCM和皮肤镜表现。结果:皮肤镜图像:5例患者皮损处均可见红色背景,乳白色的无结构区,白色鳞屑、溃疡,血管形态为不规则血管。其中3例可见亮白色的线,3例皮损处可见白色的圆点。RCM图像:5例皮损均表现为表皮结构紊乱,正常的蜂窝状结构消失,可见许多暗孔,体积较正常细胞1.5倍大小。在表皮下层,接近真皮与表皮交界处的水平处可见Paget细胞合并成较大的肿瘤巢,类似于暗色腺状结构,巢内可见血管结构,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在真皮层正常的乳头状结构不可见。典型Paget细胞体积一般为正常角质细胞的2倍。其中1例肿瘤巢内可见大量树突状细胞。1例表皮及真皮浅层均可见高折光的不规则噬色素颗粒。结论:皮肤镜与RCM联合使用可以对阴囊Paget病进行实时的体内诊断。
竞艳李承旭费文敏崔勇
关键词:皮肤镜乳腺外PAGET病阴囊
IKZF1基因与SLE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IKZF1基因编码的Ikaros锌指蛋白是淋巴细胞转录因子,有调节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和血液肿瘤抑制的作用。本课题组对SLE进行的GWAS研究发现IKZF1基因遗传变异体与SLE有相关性,且有研究表明IKZF1基因的低表达可能在激活信号传导通路中起关键作用,如SLE发病中涉及的STAT4和干扰素信号传导通路。此外IKZF1基因参与多种血液学的异常改变,如红细胞数目异常、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纤维化,这些血液异常既可能是SLE患者的临床表型,也可能是与SLE同时罹患的血液病。本文将在现有IKZF1基因研究基础上,讨论其与SLE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为开展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也为将来研发新的SLE治疗靶点提供有益的视角。
闻雷雷胡素娟崔勇
关键词:发病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