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雯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器官
  • 2篇肿瘤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功能不全
  • 2篇肝移植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移植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孙逸...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邓雯
  • 3篇冯佩
  • 3篇苏鸿君
  • 2篇朱晓峰
  • 2篇杜英
  • 2篇王东平
  • 2篇郭志勇
  • 2篇何晓顺
  • 2篇陈茂根
  • 2篇马毅
  • 2篇鞠卫强
  • 2篇杨洁文
  • 2篇赵强
  • 1篇苏春燕
  • 1篇吴燕峰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温度和时间对临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长距离运输的影响
2019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能力,而且没有免疫原性,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同种异体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组织修复等。但是干细胞的长距离运输和保存问题给间充质干细胞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运输过程中时间和温度对干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不是十分明确。本实验以6组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例,采集细胞清洗后重悬于密封的生理盐水瓶中,可以直接用于临床注射。对注射前的细胞进行细胞表面标记和分化潜能鉴定,同时检测0℃、4℃、冰盒环境(8℃-17℃)、常温和37℃等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干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存活率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设置温度为4℃的小型车载冰箱中运输的干细胞状态保存最好,在6小时内细胞存活率可以保持在90%以上,在保温箱中放置冰袋(8℃-17℃)保存的效果次之,在2小时内细胞存活率可以保持在90%以上。因此,推荐在超过2小时并保持在6小时内的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用4℃恒温小型冰箱保持干细胞的活性。如果运输时间超过6小时,不建议进行远距离运输,应该选择更快捷的交通工具,让运输过程保持在6小时内。
苏鸿君邓雯冯佩苏春燕杨洁文
关键词:干细胞温度
Gelsol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Gelsolin(GSN)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188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收集患者的肝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病理学标本,并切片进行石蜡包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GSN的表达水平。观察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SN蛋白表达情况;肝癌组织中GS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患者生存情况;并对肝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电话及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0月31日。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运用范围表示。计数资料运用双侧χ2或配对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S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呈强棕黄色染色。188例患者GS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95例呈高表达,93例呈低表达。18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2~1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96个月。188例患者随访期间,54例肿瘤无复发,134例肿瘤复发; 83例生存,105例死亡;术后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0. 53%、42. 0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1. 91%、28. 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肿瘤数量、肿瘤最大径、包膜浸润、脉管内癌栓、肿瘤Edmondson病理学分级及GSN蛋白表达水平均是影响肝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风险比OR=2. 06、0. 79、3. 16、2. 37、2. 87、3. 21、1. 62; 95%可信区间1. 34~5. 26、0. 07~0. 82、1. 79~7. 31、1. 49~4. 96、1. 21~8. 93、1. 19~7. 92、1. 11~2. 37,P <0. 05)及无瘤生存率(风险比OR=2. 17、0. 78、3. 66、2. 43、2. 23、3. 36、1. 74; 95%可信区间:1. 17~4. 23、0. 08~0. 79、2. 10~6. 42
邓雯张轶西冯佩苏鸿君杨洁文吴燕峰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GELSOLIN凋亡肝切除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及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沉、细胞间黏附分子、血清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活动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苏鸿君邓雯冯佩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强直性脊柱炎免疫调节
公民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49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49例公民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EAD)的发生情况,探讨EA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施的49例肝移植供、受体资料。在43个供体相关变量、6个手术相关变量及9个受体相关变量中筛选分析,寻找影响EAD的危险因素。结果移植术后EAD的发生率为40.8%,其中单纯由于术后7 d内谷草转氨酶(AST)或谷丙转氨酶(ALT)>2 000 U/L而获得诊断的受体比例为70.0%。EAD组和非EAD组术后1、6、12个月的受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0%、75.0%、75.0%和93.1%、93.1%、78.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多因素分析显示供体血ALT>200 U/L及血氯>115 mmol/L是E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供体血ALT>200 U/L及血氯>115 mmol/L是独立影响术后EAD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的供体维护、仔细的供体选择或可改善公民器官捐献肝脏移植的预后。
赵强邓雯陈茂根郭志勇鞠卫强王东平马毅朱晓峰何晓顺
关键词:肝移植预后
中国二类DCD供肝移植后早期肝功能不全42例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中国二类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EA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实施的42例DCD供肝移植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所有42例DCD供者均为中国二类。对供者相关变量40个、手术相关变量4个及受者相关变量9个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找到术后早期发生EAD的危险因素。结果42例受者中,术后诊断EAD20例,发生率为47.6%(20/42)。术后发生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4例,发生率为9.5%,且均满足EAD的诊断标准。EAD组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的受者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1%、73%、73%、73%,非EAD组分别为94%、94%、84%、8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供者丙氨酸转氨酶(ALT)〉80U/L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EAD的独立危险因素。当供者ALT〉80U/L时,其诊断EAD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0.955和0.550,曲线下面积为0.720。结论供者ALT080U/L是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EAD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的供者维护,严格的供者选择可改善DCD肝移植的预后。
赵强金倩雯邓雯陈茂根郭志勇鞠卫强王东平马毅朱晓峰何晓顺
关键词:器官捐赠肝移植肝功能不全
原发性肝癌基因突变筛查及免疫微环境检测2例报道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肝癌的基因突变筛查和免疫微环境检测可指导抗肿瘤治疗,但同时检测基因突变和肝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目前较少,本研究报道了1例肝细胞和1例胆管细胞癌相关检测结果,并根据本研究结果对未来的肝癌治疗提出初步见解。方法在本研究中采用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2例患有肝癌的患者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并实行肿瘤基因测序。后续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例患者均属于免疫无反应型。总体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对于单药免疫治疗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部分基因检测结果也提示2例患者可能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可能有效。但2例患者均未使用免疫治疗。结论这2例患者的检测结果提示对于免疫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对于肝癌而言,免疫治疗是目前极具希望的治疗方法,联合免疫治疗对肝癌可能具有一定的帮助。
邓雯邓雯杜英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基因检测联合免疫治疗
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对机体Th17相关因子、sICAM-1、MMP-1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分析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对机体辅助性T细胞17(Th17)相关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IL-17、sICAM-1及MMP-12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h17、Treg细胞等水平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 2 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 IL-17 、sICAM-1及MMP-12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以 P <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 117例患者31例发生术后感染(26.5%),共分离病原菌38株,革兰阴性菌24株(63.2%)、革兰阳性菌13株(34.2%)、真菌1株(2.6%)。感染组外周血Th17、Th17/Treg显著高于未感染组( P <0.05),外周血Treg细胞显著低于未感染组( P <0.05),血清IL-17、sICAM-1、MMP-12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 P < 0.05)。IL-17、sICAM-1及MMP-12术后感染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 0.867、 0.742 ( P <0.05)。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可致机体Th17/Treg失衡,引发自身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引起血清IL-17、sICAM-1、MMP-12水平升高,血清IL-17、sICAM-1、MMP-12检测可作为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指标。
余伟儇张传钊王力斌李洪刘铭张运达邓雯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环指蛋白11调控Akt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环指蛋白11(ring finger protein 11,RNF11)对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阐明BMSCs成骨分化机制和用于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从健康人体新鲜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并传代,取第4代细胞经流式细胞术,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培养鉴定后用于实验。BMSCs成骨诱导分化培养0~14 d,通过茜素红染色和ALP染色检测其成骨分化程度,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NF11蛋白表达。取第4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B组)和敲低RNF11(Lv-ShRNF11)组(C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0~14 d,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NF11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和ALP染色检测其成骨分化程度,14 d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BMSCs成骨标志物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kt、Smad1/5/8及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以磷酸化前后比值表示。为研究RNF11对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取第4代BMSCs分为Lv-NC转染组(A1组)、Lv-ShRNF11转染组(B1组)和添加Akt信号通路激活剂SC79的Lv-ShRNF11转染组(C1组),14 d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NF11和Akt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茜素红染色、ALP染色及qRT-PCR检测成骨相关指标。结果流式细胞术及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培养鉴定显示分离培养细胞为BMSCs。RNF11蛋白相对表达量随成骨分化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P<0.05);下调RNF11后,茜素红和ALP染色示C组相较于A、B组BMSCs成骨分化程度降低,qRT-PCR检测示Runx2、OCN、OPN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5)。随成骨分化时间延长,RNF11与Akt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上升(P<0.05)。下调RNF11后,C组相较于A、B组,其Akt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对Smad1/5/8以及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影响(P>0.05)。B1、C1组相较于A1组,其RNF11蛋白相对表达量�
邓雯龙婷杜英
关键词:BMSCS成骨分化AKT信号通路组织工程骨骨缺损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