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玲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4篇晚期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恶性
  • 3篇肺癌
  • 3篇安全性
  • 2篇蛋白
  • 2篇动蛋白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双特异性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驱动蛋白
  • 2篇晚期恶性肿瘤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腺癌

机构

  • 12篇山西医学科学...

作者

  • 12篇张俊萍
  • 12篇杨晓玲
  • 11篇冯慧晶
  • 5篇宋东
  • 4篇刘静毅
  • 4篇杨雪晶
  • 3篇许辉茹
  • 2篇贾原
  • 1篇韩亚萍
  • 1篇王晓琴

传媒

  • 5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以1例长期生存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及"肺癌全程化管理"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女性左肺黏液腺癌Ⅳ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复杂病程不同阶段合理应用化疗、ALK-TKI抑制剂治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及放疗,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初诊即为晚期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经过规范、精准的治疗,生存期已达50个月,仍高质量生存中。结论基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子特征基础上的"精准治疗"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全过程,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提示"肺癌全程管理"至关重要。
杨雪晶杨晓玲冯慧晶宋东刘静毅张俊萍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阿帕替尼治疗二次术后复发化疗失败晚期骨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手术及多线化疗失败后晚期骨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收治的1例青年晚期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经过规范化、多样化的治疗,多线化疗无效后,口服阿帕替尼联合局部放疗、生物治疗,疾病控制时间达7个月,效果显著。结论晚期骨肉瘤采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许辉茹冯慧晶杨晓玲张俊萍
关键词:骨肉瘤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预后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临床少见的原发于肺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患病率低,导致临床医师对其认识相对偏少.有研究[1]发现其生物学行为介于非典型类癌和小细胞肺癌之间,预后比同期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差,与小细胞肺癌较相似.由于目前对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研究较少,术后是否需要辅助化疗,尚无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未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2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以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
高炯杨晓玲冯慧晶张俊萍
关键词: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指标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研究非典型类癌生物学行为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65例经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非小细胞肺癌32例,小细胞肺癌12例,卵巢癌15例,腹膜癌6例,分析其客观总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ORR为43.7%(14/32),DCR为68.8%(22/32);小细胞肺癌ORR为8.3%(1/12),DCR为25.0%(3/12);卵巢癌ORR为33.3%(5/15),DCR为73.3%(11/15);腹膜癌ORR为0(0/6),DCR为33.3%(2/6)。非小细胞肺癌中位PFS时间8.0个月(95%CI 6.2~9.8个月),小细胞肺癌中位PFS时间3.0个月(95%CI 1.9~4.1个月),卵巢癌中位PFS时间5.0个月(95%CI 3.1~6.9个月),腹膜癌中位PFS时间2.0个月(95%CI 0.0~5.6个月)。药物相关非血液学不良事件中,高血压最为常见,Ⅰ~Ⅱ级6例(9.2%),Ⅲ~Ⅳ级1例(1.5%);药物相关血液学不良事件中,血小板减少最为常见,Ⅰ~Ⅱ级8例(12.3%),Ⅲ~Ⅳ级1例(1.5%),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是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选择之一。
杨雪晶宋东杨晓玲冯慧晶张俊萍
关键词:肿瘤
埃克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后加量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埃克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展后加量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一线给予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后疾病出现缓慢进展、给予原药加量治疗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9例患者一线埃克替尼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9.5个月,加量(250mg,3次/d)后的中位PFS时间3.4个月。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耐受性良好。结论埃克替尼加量治疗对于一线埃克替尼治疗后疾病缓慢进展的NSCLC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冯慧晶杨晓玲许辉茹刘静毅王晓琴张俊萍
关键词:埃克替尼
恶性积液局部灌药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总结恶性积液局部灌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科治疗的65例恶性积液患者局部灌注药物剂型及用量,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局部灌注肿瘤坏死因子(TNF)单药的疗效可达88.2%,而香菇多糖单药的有效率仅66.7%,若香菇多糖联合白介素-2(IL-2)有效率可上升至80.0%,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的疗效可达77.8%;各组仅有少数出现发热、胸腹痛等不良反应,均为轻至中度,对症治疗可好转。结论:肿瘤晚期合并恶性积液者,局部灌药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控,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许辉茹冯慧晶杨晓玲张俊萍
关键词:恶性积液肿瘤坏死因子香菇多糖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分析比较DC-CIK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与疗效相关的参数,评估以DC-CIK为基础免疫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58例DC-CIK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的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同期临床特点相近的病例68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近期疗效、生存质量等,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DC-CIK联合治疗组患者CD8^+、NKT细胞治疗后细胞百分比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CD3^+、CD8^+、NKT细胞百分比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细胞胞内细胞因子同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Th1细胞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观察,DC-CIK联合治疗组DCR 75.9%,与对照组(58.8%)相比较有所提高(P<0.05);DC-CIK联合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以DC-CIK为基础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缓解率。
宋东杨晓玲冯慧晶韩亚萍刘静毅张俊萍
关键词: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胃肠道肿瘤细胞免疫功能
DC-CIK免疫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DC-CIK治疗联合姑息或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山西大医院肿瘤内科进行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姑息治疗组、姑息治疗+DC-CIK治疗组、化疗组和化疗+DC-CIK治疗组,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等,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DC-CIK联合组治疗后患者CD8+、NKT细胞较治疗前细胞百分比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CD3+、CD8+、NK、NKT细胞百分比均有提高(P<0.05);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m PFS及m OS无明显延长(P>0.05)。结论:与单纯姑息治疗和化疗相比,联合DC-CIK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延长。
宋东杨晓玲杨雪晶冯慧晶张俊萍
关键词:DC-CIK晚期胰腺癌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靶向KIF20A阳性胰腺癌双特异性抗体介导CTL抗肿瘤效应研究
研究背景: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五年生存期仅为5%左右,且预后效果极差。手术是目前可以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方法,但胰腺癌患者可手术人群比例仅为9-22%。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疗效更优的治疗方法。研究目的 :目前...
贾原张俊萍杨晓玲冯慧晶刘鹏敏
关键词:胰腺癌ADCC效应
文献传递
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山西大医院收治的54例初治或经多线治疗失败后给予250mg(29例)和500mg(25例)两种不同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癌15例,肺癌11例,卵巢癌9例,肝癌7例,软组织肉瘤6例,食管癌3例,黑色素瘤2例,腹膜癌1例。分析其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评估其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54例患者均可评价不良反应,非血液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蛋白尿最为常见,血液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最为常见,所有患者耐受性均较好。250mg剂量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500mg剂量组,其中Ⅰ~Ⅱ级高血压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8,P=0.012)。近期疗效:250mg与500mg剂量组患者ORR分别为6.9%(2/29)和12.0%(3/25),DCR分别为41.4%(12/29)和52.0%(13/25),500mg剂量组均优于250mg剂量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R:χ2=0.416,P=0.519;DCR:χ2=0.609,P=0.435)。远期疗效:500mg剂量组与250mg剂量组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3.9个月和3.6个月,中位OS时间分别为7.8个月和7.6个月,500mg剂量组均优于250mg剂量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FS:χ2=0.472,P=0.492;OS:χ2=0.261,P=0.609)。结论低剂量阿帕替尼可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易耐受,便于长期服用,是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选择之一。
宋东杨晓玲冯慧晶杨雪晶张俊萍
关键词:恶性肿瘤低剂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