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青

作品数:200 被引量:954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1篇中医
  • 50篇肿瘤
  • 50篇晚期
  • 44篇腺癌
  • 36篇化疗
  • 31篇中药
  • 28篇乳腺
  • 28篇乳腺癌
  • 22篇细胞
  • 22篇肠癌
  • 20篇疗效
  • 16篇癫痫
  • 14篇抑瘤
  • 14篇中医药
  • 14篇小细胞
  • 14篇肺癌
  • 13篇细胞肺癌
  • 13篇小细胞肺癌
  • 13篇化疗治疗
  • 11篇药物

机构

  • 17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浙江省中医院
  • 13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北京市昌平区...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微创医疗器械...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99篇张青
  • 69篇王笑民
  • 60篇杨国旺
  • 43篇赵文硕
  • 29篇徐咏梅
  • 26篇胡凤山
  • 25篇富琦
  • 22篇于洁
  • 21篇杨中
  • 20篇唐武军
  • 16篇王圆圆
  • 16篇郁仁存
  • 15篇陈柯羽
  • 13篇韩冬
  • 13篇迟惠昌
  • 12篇韩燕
  • 11篇刘金民
  • 11篇王潇慧
  • 9篇李娜
  • 9篇张玉

传媒

  • 26篇中国中医药信...
  • 23篇中医杂志
  • 14篇北京中医药
  • 10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国际中医中药...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环球中医药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世界中医药
  • 3篇2013京蒙...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西部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图...
  • 1篇首都医药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13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14篇2016
  • 28篇2015
  • 17篇2014
  • 16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医学理念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把基于问题寻找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思想应用于肿瘤临床教学是临床医学生培养的新方法。用循证医学理念培养临床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掌握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技能和方法,积极有效地查寻和应用相应的研究成果,使临床医学生改善临床思维习惯,积累、丰富和更新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并适应肿瘤学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临床学习中培养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理念,有效地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实行个性化治疗,更好地体现为患者服务的职业医学思想,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临床医学人才。
张青
关键词:循证医学肿瘤临床教学
灸法和固本抑瘤Ⅲ号结合化疗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凝血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观察灸法和中药复方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应用对化疗的辅助作用。方法 :将 81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化疗加焦三仙 (A组 16例 )、化疗加中药固本抑瘤Ⅲ号 (B组 35例 )和化疗加中药固本抑瘤Ⅲ号加灸法 (C组 30例 )治疗 ,并观察各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血象、细胞免疫、凝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化疗后淋巴细胞数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组化疗后淋巴细胞数下降不显著 (P >0 0 5 )。B组治疗后T3 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A组平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下降 ,B、C两组平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上升。C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表现出趋向于正常范围的双向变化。结论 :灸法治疗能防止化疗引起的淋巴细胞数下降 ,固本抑瘤Ⅲ号及联合应用灸法能防止化疗引起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下降 。
刘炬郁仁存唐武军赵文硕徐咏梅杨国旺胡凤山王笑民张青王禹堂
关键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恶性肿瘤机体免疫功能凝血机制
晚期大肠癌维持性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Pub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有关晚期大肠癌维持治疗的相关原始文献,整理并分析了晚期大肠癌在维持治疗方面的研究理论和进展,评价了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重点观察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晚期大肠癌患者经过维持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期,维持治疗的毒副反应尚可耐受。晚期大肠癌的维持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吴旋(综述)李婵张青
关键词:肠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中草药
郁仁存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经验被引量:6
2013年
郁仁存教授在肿瘤治疗中提出了"内虚学说""平衡学说",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时以五脏辨证为主,尤其重视肺脾肾三脏。临床上郁教授注重中西医结合下的分阶段治疗:化疗前,以补益脾肾、抗癌解毒为主;化疗时,以运用旋覆代赭汤为主减轻患者消化道反应,以升血汤益肾填精防治骨髓抑制;化疗后,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
程培育李辰慧张青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中医治疗
固本抑瘤Ⅲ号、灸法在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的研究
郁仁存刘炬王笑民饶燮清王禹堂张青唐武军
该项目应用中药与灸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研究表明:固本抑瘤Ⅲ号与灸法合用可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灸法与中药相结合可以抑制实验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此项研究将灸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由...
关键词:
关键词:灸法化疗中晚期恶性肿瘤
“癌毒”异变之思考被引量:5
2015年
"癌毒"是近年来中医肿瘤学界提出的关于肿瘤形成和发展的新概念。"癌毒"的加重即为肿瘤的发展,临床上很大一部分肿瘤患者在接受多种现代医学治疗手段之后肿瘤仍在发展,"癌毒"仍在加重,其内在原因与中医所言正气虚损以及西医学界肿瘤"异变"密切相关。肿瘤容易"异变"是因为肿瘤细胞存在"异质性"和肿瘤耐药。
陈柯羽张青
关键词:癌毒肿瘤
张青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肿瘤并发症验案3则被引量:3
2016年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十分棘手的症状,随着现代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使用经方处理这些症状,常常能收到十分满意的疗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张青,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肿瘤。为了进一步发挥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现对张青教授应用经方处理肿瘤常见症状作一简述。
陈柯羽张青
关键词:经方肿瘤并发症小柴胡汤旋覆代赭汤茵陈蒿汤
化瘀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观察化瘀丸联合TC方案化疗对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化疗毒副反应。方法将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瘀丸联合TC方案化疗)30例、对照组(TC方案化疗)30例,观察2组血瘀证候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生活质量、化疗毒副反应、近期疗效以及血凝指标。结果2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46.7%、37.9%(P>0.05),临床获益率(CR+PR+SD)分别为86.7%、68.9%(P<0.05);治疗组化疗前后卡氏评分未见明显下降,对照组化疗后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肌肉关节痛轻微,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瘀证积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瘀丸联合化疗可减低血液高凝状态,缓解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中徐咏梅张青杨国旺唐武军王笑民
关键词:化瘀丸化疗晚期卵巢癌
宋代部分医籍对肿瘤的记述与认识被引量:2
2015年
中国古代对肿瘤的认识较早。殷周时代,甲骨文上已记有“瘤”的病名。《黄帝内经》也有关于肿瘤的记述;晋代《鬼遗方》、隋代《诸病源候论》已有较丰富的肿瘤病名,唐代《千金方》已对瘤进行了初步分类。宋代关于肿瘤的记述更加丰富,认识也更为深刻,尤其对恶性肿瘤的认识超越前代,出现了恶性肿瘤专有名词“癌”。目前,关于宋代对肿瘤认识的专题研究尚不多,本文整理了宋代重要医籍中关于肿瘤的记述,希望为肿瘤学科史的研究提供资料。通过研读宋代中医典籍发现,记载肿瘤疾病的古籍数量很多,经筛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9本古籍进行分析,分别是《济生方》《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卫济宝书》《圣济总录》《苏沈良方》《疮疡经验全书》《妇人良方》《仁斋直指》《小儿卫生总微论》。
张一鸣张青杨国旺牛亚华王笑民
关键词:宋代医籍《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圣济总录》《卫济宝书》
固本抑瘤Ⅱ号对乳腺癌小鼠RECQL4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观察固本抑瘤Ⅱ号及其联合阿霉素对4T1乳腺癌荷瘤小鼠原位瘤生长及RECQL4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T1乳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阿霉素组和中药+阿霉素组,每组6只,每7天测量体重和瘤体积,给药第28天取原位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和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检测原位瘤组织中RECQL4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中药组、阿霉素组、中药+阿霉素组小鼠瘤重均小于对照组(P<0.01),中药+阿霉素组小鼠瘤重均小于中药组、阿霉素组(P<0.01),阿霉素组小鼠瘤重小于中药组(P<0.01)。在给药第28天,中药+阿霉素组小鼠原位瘤体积小于中药组(P<0.05)和对照组(P<0.01),阿霉素组和中药+阿霉素组小鼠体重均较对照组减轻(P<0.01),中药组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P<0.05)、阿霉素组(P<0.01)、中药+阿霉素组(P<0.01)中RECQL4蛋白表达和阿霉素组(P<0.05)和中药+阿霉素组(P<0.01)中RECQL4 mRNA表达均偏低。结论固本抑瘤Ⅱ号及其联合阿霉素均能抑制4T1乳腺癌荷瘤小鼠原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原位瘤组织中RECQL4蛋白的表达有关。
徐晓华刘敏李可欣张青
关键词:乳腺癌阿霉素小鼠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