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晓燕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5篇凋亡
  • 5篇细胞
  • 4篇血清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
  • 4篇黏膜
  • 3篇血清护骨素
  • 3篇乙酰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肾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细胞凋亡
  • 3篇辣椒素
  • 3篇护骨素
  • 3篇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3篇鼻炎
  • 3篇N-乙酰

机构

  • 20篇徐州医学院
  • 9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周晓燕
  • 9篇应长江
  • 7篇张建福
  • 6篇张咏梅
  • 5篇李伟
  • 5篇马小波
  • 4篇凌宏威
  • 4篇范静静
  • 4篇孙娟
  • 4篇周冬梅
  • 3篇杜东书
  • 2篇徐娜娜
  • 2篇石玥
  • 2篇高殿帅
  • 2篇胡霞
  • 1篇蒋信伟
  • 1篇徐明
  • 1篇钮洪艳
  • 1篇乔伟丽
  • 1篇张学文

传媒

  • 5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生理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乙酰-L-半胱氨酸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胃缺血/灌注(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GI/R)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股静脉注射NAC后,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 min,再灌注1 h的GI/R模型,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ric mucosal damage index,GMDI),测定胃黏膜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股静脉注射NAC能降低GI/R胃黏膜损伤指数,使胃黏膜组织中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强,凋亡相关因子COX-2的表达减少。结论NAC对大鼠G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少胃黏膜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周晓燕马小波张咏梅张建福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
芦荟凝胶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变态反应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观察芦荟凝胶(AL)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n=12):正常对照组(NC组),AR组,AL 100 mg·kg^1·d^-1组(AL1组),AL 200 mg·kg^-1·d^-1组(AL2组),AL 400 mg·kg^-1·d^-1组(AL4组).以卵清蛋白造模为变应性鼻炎大鼠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干预,NC组药物以生理盐水替代.记录卵清蛋白攻击后30 min内大鼠抓鼻、喷嚏、流涕等变态反应症状的次数,计算大鼠行为学得分,并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鼻黏膜改变.结果 与NC组相比,其他各组炎性反应增高,变态反应症状显著增多(P〈0.01);与AR组相比,AL2组、AL4组炎性反应减轻,变态反应症状显著减少(P〈0.01),AL1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当AL剂量为200~400 mg·kg^-1·d^-1时,可有效减轻AR大鼠变态反应症状及鼻黏膜炎性反应.
徐娜娜周晓燕高殿帅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变态反应芦荟凝胶
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护骨素水平与尿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肾病(T1DN)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T1DM组)、尿蛋白组(T1DN组);40例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OPG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T1DM组和T1DN组血清OPG增高(P<0.05);与T1DM组比较,T1DN组血清OPG增高(P<0.05)。血清OPG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UAER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是T1D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1DN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护骨素作为重要的血管条件因子,可能在T1DN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应长江范静静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李伟
关键词:1型糖尿病血清护骨素糖尿病肾病
N-乙酰-L-半胱氨酸减轻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为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减轻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GI/R)损伤的机制,在大鼠股静脉注射NAC(150mg/kg),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min,再灌注1h制备GI/R模型。取胃后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gastric mucosal damage index,GMDI),用原位检测(TUNEL)法观察胃黏膜细胞的凋亡,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胃黏膜组织中p-ERK,p-JNK和NF-κB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TNF-α,Caspase-3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NAC可以减轻GI/R损伤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凋亡;促进大鼠I/R损伤的胃黏膜组织中p-ERK蛋白的表达,抑制p-JNK和NF-κB的蛋白表达,同时也抑制TNF-α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股静脉给予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1,VR1)拮抗剂(capsaizepin,CPZ)400mg/kg,能逆转NAC对大鼠GI/R损伤的保护作用。以上结果提示:NAC对大鼠GI/R损伤具有减轻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胃黏膜组织中p-ERK,下调p-JNK和NF-κB实现的,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VR1有关。
周晓燕杜东书马小波张建福
关键词:N-乙酰-L-半胱氨酸凋亡辣椒素受体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护骨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护骨素(OPG)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T2DM组),4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C组)。应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ELISA法检测血浆血清OPG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T2DM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MT及血清OPG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颈动脉IMT与血清OPG均有相关性。T2DM组血清OPG与IMT、FPG、Hb A1c、HOMA-IR具有线性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年龄、收缩压(SBP)、血清OPG呈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年龄、(SBP)与血清OPG是影响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的相关因素。
应长江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范静静李伟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护骨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护骨素与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护骨素与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患者116例作为病例组,5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IMT=...
应长江周晓燕李伟
文献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方法根据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选取Ⅲ期患者,再随机给予两种治疗方案,A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B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3个月的血压、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及Hb A1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好于单用前列地尔。
应长江周晓燕周冬梅凌宏威孙娟范静静李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尿微量白蛋白
缺血后处理对再灌注大鼠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再灌注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制备胃缺血后处理模型;实验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缺血后处理组(I-post)、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组(I-post+IPC)。记录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并检测胃黏膜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胃黏膜细胞的凋亡。结果与S组相比,I-R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和黏膜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胃黏膜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明显降低;在IPC组、I-post组和I-post+IPC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与细胞凋亡率较I-R组显著降低,胃黏膜MDA含量也显著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升高;I-post+IPC组对再灌注的胃黏膜损伤无叠加保护作用,分别与IPC组和I-post组相比,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后处理可显著减轻胃黏膜再灌注损伤,其效应与缺血预处理相似,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抑制胃黏膜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再灌注的胃黏膜细胞凋亡减轻有关。
马小波张建福张咏梅周晓燕杜东书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胃黏膜细胞凋亡
白芦藜醇对大鼠类固醇糖尿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白芦藜醇(Resveratrol)对大鼠类固醇糖尿病(SDM)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类固醇糖尿病组(SDM组)和白芦藜醇低剂量组(LR组),中剂量组(MR组)和高剂量组(HR组);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抵抗,血清中脂联素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改变,胰岛细胞凋亡率和胰腺组织细胞凋亡蛋白BCL2的变化。结果:与SDM组相比,MR组和HR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抵抗、TNF-α的表达、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MR组和HR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和胰岛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剂量和大剂量白芦藜醇对大鼠SDM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降低SDM大鼠血糖、抑制胰岛素抵抗、抑制胰岛炎性因子表达、上调增殖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降低胰岛细胞的凋亡有关。
周晓燕应长江
关键词:类固醇糖尿病血糖胰岛素抵抗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Α
辣椒素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saicin)对大鼠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 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辣椒素组(Capsaicin组),每日监测大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8,w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变化,心脏采血后处死动物,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细胞凋亡率。结果小剂量Capsaicin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和HbA1c,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使细胞凋亡率减少。结论 Capsaicin能改善大鼠DN,与降低血糖,降低蛋白尿,减轻肾组织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应长江周晓燕李伟
关键词:辣椒素糖尿病肾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蛋白尿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