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全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肿瘤
  • 4篇小鼠
  • 4篇免疫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抗肿瘤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CTL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扩增
  • 2篇肿瘤作用
  • 2篇免疫表型
  • 2篇抗肿瘤作用
  • 2篇扩增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表型
  • 1篇电穿孔

机构

  • 9篇江西省医学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

作者

  • 9篇袁铿
  • 9篇江全
  • 7篇汪泱
  • 6篇袁芳
  • 4篇章红
  • 3篇戴志芳
  • 1篇吴绮明
  • 1篇卢大儒
  • 1篇薛京伦
  • 1篇邱信芳
  • 1篇张永福

传媒

  • 3篇江西医学检验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肿瘤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2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口腔癌患者LAK细胞体外扩增及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1998年
口腔癌患者LAK细胞体外扩增及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330006)袁铿汪泱江紫生袁芳江全江西省口腔医院(330006)张永福廖健兴LAK细胞是近年来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杀伤细胞。然而反复抽取患者外周血诱导LAK...
袁铿汪泱江紫生袁芳江全张永福廖健兴
关键词:口腔肿瘤LAK细胞体外扩增免疫疗法
经自身肿瘤细胞激活的脑胶质瘤特异性CTL免疫表型变化研究
1997年
汪泱袁铿江紫生江全
关键词:脑胶质瘤免疫表型特异性CTL胶质瘤细胞A-LAK细胞细胞表型
B_(7-1)基因转染后对小鼠体内的免疫增强作用
1999年
目的 研究转染B7-1基因后的小鼠宫颈癌U14 细胞在体内的免疫原性变化。方法 (1)分别用病毒感染法和电穿孔法将LNSm B7 和pCEPm B7 导入U14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阳性混合克隆细胞 U14/LNSm B7 和 U14/pCEPm B7 的B7-1 分子表达率;(2)取不同数量的U14、U14/LNSm B7 和U14/pCEPm B7 细胞分别皮下接种昆明种小鼠,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肿瘤大小和病理结果;(3)取1×107 数量的U14、U14/LNSm B7 和U14/pCEPm B7 减活细胞疫苗分别免疫小鼠2 次后,分离脾脏T 淋巴细胞并测定细胞毒T淋巴细胞(Cyototoxic T lym phocytes,CTLs)对U14 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 (1)各种细胞表面B7-1分子表达率分别 为: U14, 5.24% ; U14/LNSm B7, 57.39% ; U14/pCEPm B7,48.52% ;(2)各组小鼠肿瘤平均直径为:5×104组U14,1.19±0.47 cm ;U14/LNSm B7 ,0(P< 0.001);U14/pCEPm B7,0(P< 0.001)。5×105 组U14,2.26±0.95 cm ?
章红江全袁铿戴志芳袁芳江紫生
关键词:T淋巴细胞转染免疫原性
TIL细胞联合IL-2瘤内注射对荷瘤小鼠作用的观察
1998年
目的用TILIL-2对荷瘤小鼠进行瘤体内注射,使肿瘤生长受到抑制。方法将荷瘤小鼠分为两组,腹腔注射组和瘤内注射组,每鼠给药量TIL0.5×107+IL-2500U/次,每隔3~4天注射一次,共6次。测量肿瘤大小,病理切片进行分析。结果瘤内注射者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病理切片中可见肿瘤周围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而全身给药者治疗结果不及前者。结论瘤体内给药提高了肿瘤局部的免疫力,同时可以合理的安排杀伤细胞到达肿瘤部位的有效浓度,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也避免了全身用药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袁铿汪泱袁芳江紫生江全吴绮明
关键词:瘤内注射荷瘤小鼠IL-2TIL细胞病理切片肿瘤生长
肿瘤自分泌生长抑制因子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1998年
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人肺腺癌细胞(A549)无血清萃取培养上清液(ATI)。结果发现ATI在体外能明显抑制部分肿瘤细胞株DNA合成,尤以A549细胞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明显(P<0.01和0.05)。且这一作用较为稳定,耐热,无种属特异性,提示ATI中含调节A549细胞生长的物质,对A549细胞的生长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熊耀斌戴志芳江紫生袁铿汪泱章红江全袁芳
关键词:肿瘤抗肿瘤作用A549细胞
肿瘤细胞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诱导产生胶质瘤特异性CTL的实验研究
1998年
目的 通过自身肿瘤激活诱导产生高活性的胶质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G-S-ChL)。方法应用淋巴细胞、肿瘤细胞混合培养(MLTC)方法,诱导产生G-S-CTL,采用3H-TdR释放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G-S-CTL的细胞毒活性及免疫表型。结果G—S-CTL与自身LAK相比,抗肿瘤活性大为提高,CD3+、CD4+、CD8+和CD25+细胞明显增多。结论G-S-CTL抗肿瘤活性及免疫表型类似于胶质瘤浸润的淋巴细胞(GIL),对脑胶质瘤过继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汪泱袁铿江紫生江全
关键词:特异性CTL胶质瘤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抗肿瘤活性
穿梭质粒pCEPmB_7的构建及其对小鼠宫颈癌U_(14)细胞体内生长的影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构建可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基因表达载体pCEPmB7,并研究该质粒转染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后的体内致瘤性变化。方法:(1)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Ⅲ和XhoⅠ分别对质粒pCEP4和pLXSNmB7进行双酶切,分别回收10.4kb的线性pCEP4DNA片断和0.9kb的mB7cDNA片断,将上述两片断混合,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连接液转化受体菌TG-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连接是否正确;(2)用电穿孔法将pCEPmB7转染U14细胞,转染后的细胞经HygromycinB(200μg/ml)选择培养2周后得到选择阳性混合克隆细胞U14/pCEPmB7,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14/pCEPmB7细胞中B7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率;(3)将U14和U14/pCEPmB7细胞分别以不同的剂量皮下接种昆明鼠,找出两种细胞的最小成瘤剂量(minimaltumorigenicdoses,MiTD)。结果:(1)连接后的新质粒经双酶切和单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连接正确,该质粒即为pCEPmB7;(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U14细胞的B7表达阳性率为5.24%,U14/pCEPmB7细胞的B7表达阳性率为4?
章红江全袁铿戴志芳袁芳江紫生
关键词:质粒共刺激分子B7细胞系致癌性试验电穿孔法
小鼠TIL细胞体外实验性扩增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研究通过在普通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PHA(植物凝集素)改善TIL细胞的培养体系,延长其培养时间,使TIL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这种扩增后的TIL细胞与常规培养的TIL细胞在小鼠体内具有相同的抗肿瘤作用。这项研究为临床上更多获取TIL细胞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袁铿汪泱江紫生袁芳江全
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扩增
反转录病毒载体G_1NaCⅨ的构建及其在离体细胞中的表达
1998年
目的构建高效、安全、可用于基因治疗的反转录病毒载体G1NaCⅨ。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Bg1Ⅱ和HindⅢ将CMV-FⅨcDNA从质粒pCMVⅨ-10上切下,将该片段与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的G1Na连接,连接后的载体经鉴定连接正确后即为新载体G1NacⅨ,将G1NaCⅨ通过包装细胞PA317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小鼠成肌细胞C2C12和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中,选择培养两周后分别测定G1NaCⅨ在上述细胞中的Ⅸ因子表达量。结果(1)经酶切电泳鉴定,G1NaCⅨ连接正确;(2)G1NaCⅨ在N1H3T3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60ng/106细胞·天-1,在C2C12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1580ng/106细胞·天-1,在HT1080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3600ng/106细胞·天-1,其中80%~90%的Ⅸ因子具有凝血活性。结论构建成功的反转录病毒载体G1NaCⅨ在C2C12和HT1080细胞中均能高效表达。
章红卢大儒江紫生汪泱江全袁铿邱信芳薛京伦
关键词:反转录病毒载体细胞CMVHTNIH片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