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健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阿霉素
  • 3篇细胞
  • 3篇小鼠
  • 3篇吗丙嗪
  • 3篇丙嗪
  • 2篇多药
  • 2篇多药抗药
  • 2篇多药抗药性
  • 2篇肿瘤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2篇活性
  • 2篇谷胱甘肽
  • 1篇电镜
  • 1篇毒性
  • 1篇毒作用
  • 1篇心脏毒性
  • 1篇药物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机构

  • 10篇河南省医学科...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刘健
  • 7篇张覃沐
  • 5篇张予
  • 3篇叶启霞
  • 3篇王庆端
  • 2篇胡艳平
  • 2篇张长征
  • 1篇张云汉
  • 1篇王筠
  • 1篇华海婴
  • 1篇刘晨江
  • 1篇王东阳
  • 1篇李月华
  • 1篇章正琰
  • 1篇赵志鸿
  • 1篇李国栋
  • 1篇李月华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粉叶地锦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采用免疫器官称重法,溶血素形成、脾抗体分泌细胞及对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等实验方法(MTT法)观察粉叶地锦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与绞股蓝水提物相比较。发现二者在等剂量时均可增加小鼠胸腺及脾脏的重量,并能提高溶血索形成及脾抗体分泌细胞的形成。体外实验亦证实二者对T、B淋巴细胞均有兴奋作用。提示粉叶地锦同绞股蓝一样均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李月华刘健刘菁刘腾先张覃沐
关键词:绞股蓝免疫功能溶血素
对阿霉素产生多药抗药性后小鼠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分布及瘤细胞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
1992年
肿瘤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多药抗药性的产生。小鼠艾氏腹水瘤对阿霉素产生多药抗药性后,可以耐受5mg·kg^(-1)的剂量。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抗药现象,我们测定了小鼠艾氏腹水瘤对阿霉素产生抗药性后肝,心及瘤细胞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并比较了抗药瘤细胞及敏感瘤细胞的活性。
胡艳平刘健王庆端张覃沐
关键词:阿霉素谷胱甘肽转移酶
硫普罗宁的合成新工艺被引量:4
1997年
α-氯丙酸制成酰氯,与甘氨酸缩合得α-氯代丙酰甘氨酸,再与二硫化钠反应,经锌粉还原得硫普罗宁.总收率由原工艺的22.7%提高到29%(以氯丙酸计).
王东阳张长征刘健施文鸿
关键词:药物硫普罗宁生产工艺
吗丙嗪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
1992年
阿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治疗范围广,但毒副作用大,心脏毒性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不良反应。各国药理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阿霉素心脏毒性的防治方法。我们发现,阿霉素连续给药,小鼠心、肝、脾、胸腺及肾等脏器的重量明显下降,预先给予吗丙嗪上述脏器重量有所回升,其中以心、睥、胸腺增重较为明显。光学显微镜检查可见,10只动物中有4例出现“Ⅲ”级病变,6例为“Ⅱ”级病变,吗丙嗪与阿霉素合用组10只小鼠中,4例为正常心肌,无任何病变,4例为“Ⅰ”级病变,2例为“Ⅱ级心肌病变,无1例为“Ⅲ级”病变,经 Ridit 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电镜检查可见,单用阿霉素组小鼠心肌出现大量变性心肌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多,胞浆内大面积肌原纤维断裂,溶解;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及空泡比,预先给予吗丙嗪,阿霉素所致心肌病变明显减轻。
张覃沐李月华张予查世钦焉晋绚张云汉刘健朱咪娜
关键词:吗丙嗪阿霉素心脏毒性光镜电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冲剂中黄芩甙的含量
1998年
样品经甲醇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C18(4.6mm×250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线性范围0.12μg~1.2μg,平均回收率99.2%,RSD=2.0%。
刘晨江赵志鸿刘健张长征
关键词:黄芩甙高效液相色谱法
川芎嗪和维拉帕米纠正阿霉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抗药性被引量:48
1993年
阿霉素(adriamycin,ADR)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但易产生抗药性及多药抗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从而限制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MDR与细胞表型改变有关。抗ADR的人乳腺癌细胞和小鼠SEWA癌细胞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增高。ADR的MDR可被钙拮抗剂逆转,但是否与GST有关尚未见报道。
胡艳平刘健王庆端叶启霞张覃沐
关键词:川芎嗪维拉帕米阿霉素腹水癌
乙双吗啉等抗氧化剂对阿霉素诱导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1993年
本文以离体大鼠肝线粒体为模型,以 TBA 比色法测定厂双内酰亚胺类化合物乙双吗啉及抗坏血酸、EDTA 对阿霉素诱导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阿霉素诱导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增加,乙双吗啉可明显抑制阿霉素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抗坏血酸、EDTA 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乙双吗啉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而对抗阿霉素心脏毒性。
张予华海婴刘健张覃沐
关键词:阿霉素乙双吗啉线粒体脂质过氧化
吗丙嗪增强阿霉素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毒作用(英文)被引量:1
1994年
吗丙嗪(Pro)0.313,0.625和1.25μg·ml^(-1)可增强阿霉素(Dox)体外对艾氏腹水癌(EAC)的细胞毒作用;Pro 116.5,233和466 μg·ml^(-1)也可明显增加EAC细胞中的Dox含量,在S_(37)荷瘤小鼠中Pro可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而增加肿瘤细胞线粒体中Dox诱发的MDA含量。提示Pro的增效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肿瘤细胞中Dox积聚有关,或许与MDA含量亦有关。
张予叶启霞刘健章正琰张覃沐
关键词:阿霉素吗丙嗪丙二醛抗肿瘤活性
吗丙嗪和阿霉素合用对肿瘤细胞周期及DNA合成的影响
1997年
目的:观察吗丙嗪(Pro)和阿霉素(Dox)合用对肿瘤细胞周期及DNA合成的影响,以探讨吗丙嗪增强阿霉素抗肿瘤作用之机制。方法:采用拒染法观察Pro,Dox和Pro+Dox对小鼠体外艾氏腹水癌细胞(EAC)的杀伤作用;采用标记前体物参入法和显微分光光度术观察两药合用对EAC细胞周期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Pro21.46,42.92和64.38μmol·L-1增强Dox对EAC细胞的杀伤作用;Pro(214.59μmol·L-1)和Dox(18.02μmol·L-1)合用对EAC细胞DNA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后4~8hG1期细胞增加,DNA直方图左移,各用药组细胞分裂指数无明显差异。结论:Pro可增强Dox的抗肿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Pro加强Dox对DNA合成的抑制及对G1期细胞累积作用增强有关。
张予刘健王筠叶启霞张覃沐
关键词:吗丙嗪阿霉素联合用药肿瘤细胞周期DNA合成
多药抗药性的产生与谷胱甘肽的关系被引量:4
1994年
用荧光法对EAC及EAC/ADR细胞内GSH含量进行测定,发现EAC/ADR细胞内GSH含量较EAC细胞明显增高,分别为1.25±0.35及0.31士0.12μg/106细胞;但若对EAC/ADR细胞株停用ADR治疗36周后,则能使该细胞株部分恢复其敏感性,且GSH水平也随之下降。另外,长春新碱、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及VP-16对EAC/ADR细胞内GSH水平均无明显影响。提示:GSH水平增高,可能是多药抗药性产生的机理之一。
王庆端李国栋刘梅筠张予刘健张 沐
关键词:阿霉素抗药性谷胱甘肽抗癌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