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及其与血清瘦素的关系被引量:21
- 2002年
- 摄入大量脂肪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 ,本工作根据StorlienLH的配方制作高脂饲料 ,分别喂饲成年雄性SD大鼠 30d和 或 6 0d ,用KraegenEW方法建立正糖钳技术评估IR ,观察IR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基础血清瘦素和胰岛素刺激下血清瘦素的变化。结果喂饲大鼠高脂饲料 30d形成IR ,其血糖 ,血清瘦素水平 ,肩胛区脂肪、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垫重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均P <0 0 1) ,但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 ;喂饲大鼠高脂伺料 6 0d ,IR程度和高血糖水平与 30d高脂组仍一样 ,血清瘦素水平和三处脂肪重量进一步升高 (P <0 0 0 1和 0 0 1) ,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P <0 0 5 ) ;但喂饲高脂 30和 6 0天动物体重增长和正糖钳实验中灌流胰岛素 2h后的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别。结果提示高脂饲料可诱导正常成年大鼠形成IR ,体脂增高 ,高血糖 ,高瘦素血症是这类IR大鼠的特征 ,而高瘦素血症可能是IR形成的原因 。
- 张荣许荣焜许岭翎向红丁单慧敏赵三妹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瘦素动物模型
- 针灸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针灸治疗42例胃脘痛患者,主穴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虚证配公孙、脾俞,实证配阳陵泉、太冲,虚实夹杂证配三明交、胃俞。结果全部有效.治愈显效率达90.18%。同时观察了胃镜、胃电图、胃蛋白酶、胃泌素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针灸对机体生理。力能具有调整作用。
- 周吕柳力公张荣李建中张德华
- 关键词:胃电图描记
- 褪黑素抑制雌二醇诱致的垂体PRL瘤生长与血浆PRL和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关系被引量:3
- 2001年
-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埋置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药泵诱发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瘤,并每日皮下注射褪黑素(melatonin,MLT),观察MLT对E2诱发PRL瘤生长的影响。另外,采用放免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浆PRL和过氧化脂质(peroxidative lipid,PL)浓度,观察PRL瘤重量与大鼠血浆 PRL、PL浓度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对照组、0.05、0.25、0.50、1.00和 2.00mg MLT组,PRL瘤重量分别为115.0±71.0、85.2±41.0、58.9±24.1、72.7±23.6、79.3±56.1、74.5±46.8mg;血浆PRL浓度分别为493.46±33.3、373.78±26.5、125.13±13.3、201.79±11.2、418.88±41.3、281.94±36.4ng/ml;血浆PL水平分别为1.21±0.23、0.89±0.32、0.92±0.27、0.64±0.24、0.41±0.14、0.43±0.21△D233/ml。相关性分析表明,PRL瘤重量与血浆 PRL浓度间的相?
- 高列许建萍单惠敏张荣许荣焜
- 关键词:褪黑素垂体催乳素瘤17-Β-雌二醇催乳素
- 雌激素诱发大鼠原位与移植垂体催乳素瘤中催乳素基因与TGFα和TGFβ1基因的表达被引量:5
- 1999年
- 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诱致SpragueDawley(SD)大鼠原位垂体和异体移植于肾囊的垂体同时形成催乳素(prolactin,PRL)瘤的动物模型,采用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我们观察了E2长期作用(120d)后诱发的原位与移植垂体PRL瘤中PRL基因和两种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TGFα和TGFβ1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在E2长期作用后,原位垂体与异体移植于肾囊,从而远离下丘脑的垂体均可形成垂体PRL瘤;原位与移植垂体PRL瘤中均表现PRL基因的高表达,但移植瘤中的PRL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原位垂体瘤;此外,仅在原位垂体PRL瘤中发现上述两种转化生长因子呈较高水平的表达,移植垂体PRL瘤与正常垂体中均检测不到这两种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上述结果提示,TGFα和TGFβ1可能涉及E2诱发的原位垂体PRL瘤形成;
- 吴雪梅许建萍张荣许荣焜
- 关键词:TGFΑTGFΒ1
- MLT抑制E_2诱发的大鼠垂体PRL瘤的增生涉及雌激素受体的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抑制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诱发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瘤的增生及其机制的初始阶段,MLT对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方法:在体实验采用每日定时给各组SD大鼠分别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MLT,建立MLT抑制E2诱发的垂体PRL瘤增生的动物模型。离体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细胞原位杂交方法,探讨垂体PRL瘤细胞MLT受体的表达、MLT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作用;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的方法,观察MLT对雌激素受体(ER)与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结合的效应。结果:每只大鼠每日定时皮下注射0.25或0.50 mg MLT能显著抑制E2诱发的垂体PRL瘤的增生(分别P<0.01、P<0.05);E2诱发的垂体PRL瘤细胞内有MLT受体MLT1a和MLT1b;给0.25 mg/day/rat MLT组的大鼠垂体PRL瘤细胞内ER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ER与ERE的结合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MLT能显著抑制E2诱发的SD大鼠垂体PRL瘤的增生,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MLT抑制ER的表达、及其部分阻断ER与ERE的结合有关。
- 杨全会许建宁张荣高列许荣焜
- 关键词:褪黑素催乳素瘤雌激素受体
- 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与血清瘦素的关系
- <正>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和组织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1988年Reaven首次使用术语X综合症,它实指一群疾...
- 张荣单慧敏赵三妹许荣焜
- 文献传递
- 17-β-雌二醇对大鼠垂本前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1998年
- 实验采用无血清原代培养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不同剂量(1010、108和106mol/L)的17β雌二醇(estradiol,E2)对大鼠垂体前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α,TG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mol/LE2作用24h后,对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而108mol/L和106mol/LE2则显著升高TGFαmRNA,分别为对照组的15倍和16倍(p<0001);同时明显降低TGFβ1mRNA,使TGFβ1mRNA水平分别降低为对照组的70%和55%(p<0001)。说明一定浓度的E2对正常大鼠垂体前叶细胞TGFα和TGFβ1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提示这两种生长因子可能以自分泌/旁分泌机制。
- 吴雪梅张荣张荣单惠敏许荣单惠敏
- 关键词:原位杂交17-Β-雌二醇
- 垂体催乳素瘤的病因及发病的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 许荣焜杨全会许建宁张凤珠李斌张荣
- 项目主要内容及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1.主要内容:该项目率先建立17-β雌二醇(E<,2>)诱发雄性SD大鼠形成垂体催乳素瘤(PRL瘤)的动物模型,继而采用SD同胞(Sibs)大鼠异体垂体移植于肾囊内,以E<,2>诱发原位...
- 关键词:
- 关键词:垂体催乳素瘤发病分子机制动物实验
- 异体垂体移植大鼠E_2诱致催乳素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 探讨催乳素瘤的发病机理,验证其原发于腺垂体的假说。方法 应用雄性S.D.大鼠进行异体垂体移植,并通过背部埋植17-β-雌二醇(E_2)药泵,观察E_2对大鼠原位垂体,异体移植于肾囊的垂体及血浆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影响。并利用上述垂体细胞原代培养及原位杂交组化方法,研究经E_2作用120d后的原位及移植垂体细胞中PRL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经E_2作用60d及120d后,大鼠体重分别降至正常大鼠的74%(P<0.01)和50%(P<0.001),原位垂体及移植垂体的重量则较对照组增加达三倍以上(P<0.001),并伴高催乳素血症,血浆催乳素水平为对照组的100~200倍(P<0.001)。原位杂交结果表明,E_2作用120d后,原位及移植垂体细胞中PRL mRNA水平分别升高为正常大鼠垂体细胞的3.1倍和3.5倍(P<0.001),且二者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提示E_2也可不经下丘脑机制直接作用于腺垂体水平诱发催乳素瘤,即催乳素瘤有可能原发于腺垂体。但本工作尚未进一步排除催乳素瘤的形成涉及下丘脑机制的可能性。
- 吴雪梅张荣许荣焜周远征狄安稞单惠敏黄曼影王悦
- 关键词:催乳素瘤垂体移植原位杂交病理学
- 延髓中缝核5-羟色胺对清醒大鼠胃运动的影响被引量:5
- 1989年
- 本工作采用应力传感器记录胃窦的运动,观察向清醒大鼠延髓中缝核注射1微升生理盐水中含6.25μg、12.5μg和25μg三种不同剂量的5-羟色胺(5HT)以及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或延髓中缝核注射5,6-双羟色胺(5,6DHT)以减少内源性5HT对胃运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25μg 5HT有兴奋胃窦运动的趋势,12.5μg和25μg 5HT使胃窦收缩活动加强。将上述三种剂量的5HT注入外周静脉均不影响胃的运动。腹腔注射pCPA后第四天和延髓中缝核注射5,6DHT后第五天,抑制大鼠胃运动。此时,颈髓、延髓、中桥脑、间脑5HT含量均明显下降。提示延髓中缝核5HT参与胃运动的中枢性调节。
- 张荣周吕
- 关键词:胃运动5-羟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