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芳萍

作品数:15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生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口腔
  • 10篇病例
  • 8篇病例对照
  • 8篇病例对照研究
  • 6篇肿瘤
  • 6篇吸烟
  • 5篇口腔癌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4篇鳞状
  • 4篇鳞状细胞
  • 4篇鳞状细胞癌
  • 4篇口腔鳞
  • 4篇口腔鳞状细胞...
  • 4篇非吸烟
  • 4篇病例-对照研...
  • 3篇饮茶
  • 3篇膳食
  • 3篇膳食因素
  • 3篇口腔肿瘤

机构

  • 1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5篇陈法
  • 15篇何保昌
  • 15篇刘芳萍
  • 14篇黄江峰
  • 13篇林李嵩
  • 11篇蔡琳
  • 7篇邱宇
  • 6篇刘凤琼
  • 5篇郑晓燕
  • 3篇胡志坚
  • 3篇何斐
  • 1篇陈珍
  • 1篇彭秀卿
  • 1篇王靖雯
  • 1篇黄舒雯
  • 1篇吴文丽
  • 1篇包晓丹

传媒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饮茶与牙龈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饮茶对牙龈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组为2 0 1 0年1 2月—2 0 1 6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牙龈癌新发病例1 2 1例,同期经性别、年龄成组匹配,选取医院体检人群及社区健康人群363例作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饮茶及其相关变量与牙龈癌发病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进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饮茶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OR=0.51,95%CI:0.29~0.90);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牙龈癌的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均Ptrend<0.05);此外饮茶年龄≥25岁、饮茶浓度适中、饮温茶以及饮绿茶和乌龙茶也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分层分析结果发现与吸烟者相比,在非吸烟者中饮茶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OR=0.40,95%CI:0.1 7~0.9 6),在非饮酒和饮酒者中饮茶的保护作用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结果并未发现吸烟与饮茶,饮酒与饮茶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饮茶是牙龈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且每日饮茶量、饮茶年限与牙龈癌发病风险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
刘凤琼鄢灵君陈法黄江峰刘芳萍邱宇林李嵩郑晓燕伍俊锋何保昌
关键词:牙龈癌饮茶病例对照研究
被动吸烟与舌癌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190例,并选取同期686例社区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仅18岁前、仅18岁后、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与舌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95%CI)值,并进一步对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与无被动吸烟者相比,仅18岁前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813(OR=2.813,95%a:1.581~5.005),仅18岁后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1.666(OR=1.666,95%CI:I.055~2.631);18岁前后均被动吸烟可增加舌癌的发病风险为2.690(OR=2.690,95%CI:1.674~4.322)。而且每日暴露时间越长、开始暴露年龄越小、被动吸烟年限越长,患舌癌的危险性就越大(均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被动吸烟人群中,女性或年龄960岁者比男性或年龄〈60岁者患舌癌的风险更高。结论被动吸烟是舌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被动吸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舌癌的发生。
鄢灵君何保昌陈法黄江峰刘芳萍刘凤琼邱宇林李嵩蔡琳
关键词:舌肿瘤烟草烟污染病例对照研究
膳食因素与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舌癌发病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膳食因素对吸烟和非吸烟人群舌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6年3月福州市某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251例,同期收集来自福州市某社区的健康对照1382例。面访调查研究对象的吸烟、饮酒史以及一年前的膳食情况等内容,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膳食因素与舌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值及其95%CI,并进行吸烟与食畜肉类之间的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进食鱼类≥3次/周、海鲜类≥1次/周、奶类及奶制品≥1次/周、绿叶蔬菜和非绿叶蔬菜≥1次/天以及新鲜水果≥3次/周均可降低舌癌的发病风险。按是否吸烟分层后,鱼类、海鲜类以及绿叶蔬菜和非绿叶蔬菜对舌癌的保护作用在吸烟人群中更加显著。而进食畜肉类≥3次/周仅与吸烟者舌癌的发病相关(调整OR=1.55,95%CI 1.02~2.34),且吸烟与食畜肉类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OR相乘=2.08,95%CI 1.43~3.03)。结论适量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鱼及海鲜类、奶类及奶制品,以及在吸烟者中减少畜肉类的过量摄入可减少舌癌的发生。
鄢灵君邱宇陈法蔡琳黄江峰刘芳萍伍俊锋林李嵩何保昌
关键词:舌癌膳食因素吸烟非吸烟病例-对照研究
HPV感染对口咽癌无病生存期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综合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口咽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联。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 Med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研究HPV感染与口咽癌无病生存期关系的文献,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评价文献质量,检验异质性,计算合并风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评估发表偏倚。结果纳入文献16篇,口咽癌病例共2 512例,其中HPV阳性1 210例,HPV阳性率48.17%,HPV阴性1 302例。与HPV阴性相比,HPV感染的口咽癌病例复发或转移风险较低(合并HR:0.371,95%CI:0.231~0.511),其中HPV-16型感染对口咽癌DFS的合并HR为0.248,95%CI:0.132~0.365;HPV阳性且p16蛋白表达对口咽癌DFS有保护作用(合并HR:0.281,95%CI:0.137~0.424)。结论 HPV感染对口咽癌无病生存期可能有保护作用。
陈法何保昌黄江峰刘芳萍林李嵩郑晓燕蔡琳
关键词:口咽癌人乳头状瘤病毒META分析
饮茶、咖啡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牛奶分层后饮茶、咖啡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OSCC新发病例593例和同期经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医院体检人群及社区健康人群1 128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咖啡、饮茶及其相关变量与OSCC发病风险的调整OR值及其95% CI,并进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对超危险度比、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等指标评价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在总调查人群及饮和未饮用牛奶人群中,饮茶均可显著降低OSCC的发病风险,其调整OR值及95%CI分别为0.54(0.41-0.71)、0.47(0.31-0.71)和0.57(0.40-0.81)。进一步分析发现,开始饮茶年龄≥25岁、饮茶浓度适中、饮温茶、饮用绿茶和乌龙茶在以上3个人群中也均有保护作用,且在饮用牛奶人群中各因素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此外,随着每日饮茶量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OSCC发病风险也随之降低(趋势检验均P〈0.05),但未见饮咖啡与OSCC的发病存在关联。饮茶与饮牛奶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0.52,95%CI:0.37-0.71),但未发现两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饮咖啡与饮用牛奶之间不存在相乘及相加交互作用。结论 饮茶是OSCC发病的保护因素,且饮茶与牛奶间存在交互作用,故适量饮茶、增加牛奶的摄入可一定程度降低OSCC的发病风险。
鄢灵君陈法柳迪萌黄江峰刘芳萍伍俊锋刘凤琼叶佳增邱宇林李嵩何保昌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咖啡牛奶病例对照研究
福建地区膳食因素与牙龈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膳食因素与牙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6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牙龈癌患者133例,为病例组;另于同期在福州市西湖、罗星等社区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3岁)匹配的健康成年人321例,为对照组。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Inter CHANGE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面对面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膳食习惯、口腔及卫生情况等。以一般情况、口腔及卫生情况为协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膳食因素对牙龈癌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海鲜和饮茶的交互作用。结果两组畜肉类、鱼类、海鲜、绿叶蔬菜、非绿叶蔬菜、水果的摄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加工肉类、禽肉类、奶类及奶制品、蛋类、豆类及豆制品、腌制食品的摄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畜肉类、鱼类、海鲜、绿叶蔬菜、非绿叶蔬菜、水果的摄入情况是牙龈癌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是否饮茶进行分层,在非饮茶者中海鲜摄入≥3次/周可以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调整OR=0.33,95%CI(0.17,0.66)〕。海鲜与饮茶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调整OR=0.70,95%CI(0.49,0.98)〕。与不饮茶且海鲜摄入<3次/周者相比,不饮茶且海鲜摄入≥3次/周者〔调整OR=0.39,95%CI(0.21,0.74)〕、饮茶且海鲜摄入<3次/周者〔调整OR=0.45,95%CI(0.24,0.85)〕、饮茶且海鲜摄入≥3次/周者〔调整OR=0.35,95%CI(0.17,0.74)〕的牙龈癌发病风险均降低。结论膳食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牙龈癌的发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经常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进食鱼类和海鲜,可降低牙龈癌的发病风险。
刘凤琼鄢灵君陈法黄江峰刘芳萍邱宇林李嵩何保昌
关键词:牙龈肿瘤膳食
男性口腔癌与膳食因素关系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膳食因素与男性口腔癌发病的关系,为口腔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9月—2014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颌面外科就诊的313例新发男性口腔癌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在其他科室就诊的575例男性非口腔相关疾病患者进行面访调查。结果病例组患者食禽类频率≥1次/天、食鱼类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食绿叶蔬菜频率≥1次/天、食非绿叶蔬菜频率≥1次/天、规律补充保健品、规律补充维生素片、饮用咖啡、食水果频率<1和≥1次/天的比例分别为1.28%、15.65%、7.35%、74.44%、69.97%、3.83%、2.56%、0.96%、46.01%和11.5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8%、43.48%、24.87%、94.61%、93.22%、12.17%、10.61%、4.52%、51.48%和34.43%,病例组患者饮食喜好较咸的比例(46.64%)高于对照组患者(43.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喜好较咸是男性口腔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食鱼类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食绿叶蔬菜频率≥1次/天、食非绿叶蔬菜频率≥1次/天、规律补充维生素片、规律补充保健品、食水果频率<1和≥1次/天是男性口腔癌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食用鱼类、海鲜、水果、绿叶和非绿叶蔬菜、规律补充维生素片和保健品、饮食喜好较咸等膳食因素对男性口腔癌的发病产生一定影响。
陈法何保昌刘芳萍黄江峰林李嵩郑晓燕蔡琳
关键词:口腔癌膳食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新发病例414例,同期收集来自社区的对照870例。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面访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史、饮酒史、饮茶史、口腔卫生、饮食习惯、肿瘤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等,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卫生习惯及慢性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95%CI)值;按照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及性别进行分层,分析不良修复体、复发性口腔溃疡及高血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联。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危险因素有目前牙齿数为20~27颗及〈20颗(以目前牙齿数≥28颗为参照)、不良修复体、复发性口腔溃疡,其调整OR(95%CI)值分别为2.01(1.49~2.73)、3.51(2.39~5.15)、2.33(1.79~3.04)、3.96(2.11~7.44);而刷牙频率为1次/d、刷牙频率〉1次/d、看牙医周期≥5年/次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保护因素,其调整OR(95%CI)值分别为0.24(0.13~0.43)、0.13(0.07~0.24)、0.37(0.26~0.53)。分层分析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增加非吸烟者和非饮酒者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风险,调整OR(95%CI)值分别为5.21(2.42~11.18)和4.71(2.37~9.36);在非吸烟者和非饮酒者中,高血压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存在关联,调整OR(95%CI)值分别为1.70(1.10~2.61)和1.58(1.07~2.34)。结论口腔卫生状况及慢性病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黄江峰何保昌陈法刘芳萍鄢灵君胡志坚林李嵩何斐蔡琳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卫生慢性病病例对照研究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病例组来源于2010年9月至2015年1月于福建某医院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新发病例113例。同期选取符合标准的社区人群作为对照组,共584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情况、肿瘤家族史等,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相关因素与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吸烟指数〉1000、18岁前被动吸烟、开始戴假牙年龄(35~55岁)及高血压,其OR(95%CI)值分别为14.63(3.88~55.13)、2.34(1.19~4.62)、2.35(1.17~4.73)、3.46(1.71~7.00);保护因素有:进食肉类≥1次/d、进食水果、服用保健品、补充维生素片,刷牙频率&gt;1次/d及进行口腔检查≥5年/次,其OR(95%CI)值分别为0.22(0.07~0.70)、0.18(0.08~0.41)、0.32(0.11~0.88)、0.22(0.07~0.73)、0.28(0.16~0.48)、0.28(0.13~0.60)。结论禁止吸烟、减少18岁前被动吸烟、规律的食用肉类、水果、保健品、维生素片以及定期检查口腔卫生有助于减少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发生。
刘芳萍何保昌陈法黄江峰鄢灵君胡志坚林李嵩何斐蔡琳
关键词:肿瘤口腔病例对照研究吸烟
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的发病影响因素,为口腔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9月—2014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1例非吸烟新发口腔癌患者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在其他科室就诊的547例非吸烟非口腔相关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患者〈18岁被动吸烟史、≥18岁被动吸烟史、不良修复体、刷牙频率〉2次/天、有口腔溃疡、食水果频率〈1次/天的比例分别为37.27%、49.07%、53.42%、5.59%、8.70%、49.6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97%、29.62%、36.56%、5.30%、2.01%、43.69%(均P〈0.01);病例组患者刷牙频率1~2次/天、食鱼类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食绿色蔬菜频率≥1次/天、食其他蔬菜频率≥1次/天、食水果频率≥1次/天的比例分别为84.47%、13.66%、53.42%、3.11%、83.23%、77.64%、25.4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2.87%、40.04%、55.94%、22.85%、97.26%、96.53%、47.90%(均P=0.000);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岁被动吸烟、≥18岁被动吸烟、有不良修复体、有口腔溃疡是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食鱼类频率≥1次/天、食其他蔬菜频率≥1次/天、食水果频率≥1次/天、食海鲜频率〈1次/天和≥1次/天是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被动吸烟、不良修复体、口腔溃疡及食鱼类、海鲜、其他蔬菜、水果是福建省非吸烟人群口腔癌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何保昌陈法刘芳萍吴文丽黄江峰林李嵩蔡琳
关键词:非吸烟人群口腔癌病例对照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