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亚辉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股骨
  • 1篇断层成像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性病
  • 1篇血管灌注
  • 1篇血液供应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损伤
  • 1篇四肢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髓内钉内固定
  • 1篇髓内钉内固定...
  • 1篇脱套伤
  • 1篇微型钢板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5篇戴亚辉
  • 3篇梅炯
  • 2篇祝晓忠
  • 1篇姜超
  • 1篇周艳雯
  • 1篇靳令经
  • 1篇聂志余
  • 1篇张英琪
  • 1篇王志远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型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Mallet骨折
2018年
目的介绍应用微型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Mallet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微型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11例M allet骨折患者,术中采用远侧指间(DIP)关节背侧"S"形或"L"形切口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后用微型钢板内固定骨折端,一枚克氏针外固定DIP关节。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加强DIP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行6~24个月随访,平均(15±6)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5±1.5)周。术后DIP关节按Crawford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5例,良4例,可2例。1例患者指甲出现轻微隆起,无关节炎、感染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型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Mallet骨折,既保留了钢板治疗的优势,又增加了骨折端稳定性,治疗效果满意。
姜超王志远戴亚辉祝晓忠
关键词:微型钢板
家兔与人股骨近端的解剖学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家兔与人股骨近端解剖学特点,探讨使用家兔作为动物模型研究股骨头坏死时,解剖学上的差异可能对实验结果影响。方法36只家兔从4个方面进行观察:(1)股骨近端外部形态学特点观察(n=5);(2)股骨近端骨内外血管分布观察(n=23,9只行Microfil灌注,14只行过氯乙烯灌注);(3)股骨头组织学观察[n=4,2只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2只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4)扫描电镜观察股骨头切面形态(n=4),结果与我院正常髋关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n=10)、既往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家兔与人股骨近端外部形态学特点有较大差异:相对人,兔股骨头直径与股骨干直径比值较小(兔:0.92±0.05,人:1.53±0.13,P=0.000),转子间径与股骨干直径比值较大(兔:2.51±0.12,人:2.32±0.18,P=0.015),股骨颈长度与股骨干直径比值较小(兔:0.25±0.03,人:0.67±0.07,P=0.000),颈干角较小[兔:(125.37±2.40)°,人:(133.80±4.33)°,P=0.000];(2)家兔与人股骨近端骨内外血管分布有较大差异;(3)家兔与人股骨头组织学观察类似;(4)扫描电镜结果与HE染色类似,未见明显动静脉吻合。结论家兔股骨头在形态、血液供应等方面与人类有较大的差异,在选用家兔作为动物模型研究股骨头坏死时,必须重视这些差异,针对不同研究目的,选用更加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分析实验结果。
戴亚辉梅炯
关键词:股骨头血液供应血管灌注
四肢脱套伤的处理
2015年
四肢皮肤脱套伤是一种常发生于车祸和工业意外的严重的损伤,由于皮肤和皮下的肌肉、肌腱、筋膜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受损严重,有时还可能会损伤到骨、关节以及其它的组织。如果对伤情估计不足或者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虽然由于患者的损伤程度不同,并且在诊疗过程中外科医生的观念也有所差异。但是无论选择哪种处理措施,都是以尽可能恢复肢体功能,尽量减少残疾的发生为目的。
戴亚辉梅炯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四肢脱套伤
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纳入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463例,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特点将患者分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组(AMBI)以及急性单发脑梗死组(ASBI),按改良TOAST分型标准对其进行病因分类。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分别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将其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老年组和高龄组,对可能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AM—BI组与ASBI组相比,饮酒史、高脂血症及下肢血管斑块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脂血症为AMBI组独立危险因素。在病因学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MBI组内各年龄段的比较中,中青年饮酒、吸烟较多见(P〈0.05),老年人群以心脏疾病多见(P〈0.05)。【结论】高脂血症及性别(男性)是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AMBI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青年急性多发性后循环脑梗死AMBI患者以吸烟及饮酒史较常见,而心脏疾病更多见于老年及高龄后循环AMBI患者。
周艳雯戴亚辉靳令经聂志余
关键词:急性病
计算机辅助术前设计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术前设计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2诊治的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将患者髋部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8.0软件建模,模拟骨折复位与InterTan固定,根据术前设计选择合适的InterTan髓内钉固定骨折。结果 3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8(6~2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InterTan主钉均位于九宫格中心位置,固定可靠,尖顶距适宜。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性愈合时间平均2.9(2.5~4.0)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患侧与健侧颈干角的差值为2.0°~7.5°,平均5.25°;患侧股骨颈长度较健侧缩短0.5~5.2 mm,平均3.25 mm。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髋内翻畸形、股骨颈短缩畸形。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Oxford评分为14~30分,平均22.5分。结论计算机辅助术前设计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获得精确的骨折复位与可靠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
祝晓忠梅炯倪明戴亚辉张英琪张芳芳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计算机辅助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