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姬勇

作品数:35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冶金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6篇脊柱
  • 13篇后凸
  • 12篇脊柱侧
  • 11篇腰椎
  • 8篇手术
  • 8篇后路
  • 7篇椎体
  • 7篇畸形
  • 7篇脊柱侧后凸
  • 6篇骨折
  • 6篇骨质
  • 5篇胸腰椎
  • 5篇胸腰椎压缩
  • 5篇胸腰椎压缩骨...
  • 5篇压缩骨折
  • 5篇腰椎压缩骨折
  • 5篇椎体后凸
  • 5篇椎体后凸成形
  • 5篇椎体后凸成形...
  • 5篇内固定

机构

  • 25篇解放军第30...
  • 9篇解放军306...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35篇姬勇
  • 33篇吴继功
  • 33篇马华松
  • 27篇张乐乐
  • 16篇陶有平
  • 15篇邹德威
  • 14篇白克文
  • 13篇高博
  • 11篇李海侠
  • 9篇邵水霖
  • 6篇陈阳
  • 5篇彭军
  • 4篇周雪峰
  • 3篇鲍磊
  • 3篇陈志明
  • 3篇赵昌松
  • 2篇宋志
  • 2篇雍明
  • 2篇谭荣
  • 2篇陶飞飞

传媒

  • 6篇颈腰痛杂志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总装备部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七届北京骨...

年份

  • 3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 ̄2004年1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0例,女16例,年龄9 ̄37岁,平均17.4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4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7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5例。术前侧凸Cobb角76° ̄151°,平均98°,后凸92° ̄153°,平均106°,躯干偏移2 ̄7.9cm,平均3.6cm。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症状,18例存在中、重度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行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手术时间3.5 ̄5.5h,平均4.2h,术中出血量920 ̄2100ml,平均1120ml。术后1周左右戴支具下地,5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Cobb角30° ̄79°,平均52.3°,矫正率61.1%;后凸42° ̄86°,平均52.3°,矫正率51.6%;躯干偏移0 ̄1.9cm,平均1.2cm,矫正率71%;身高增长6 ̄11.5cm,平均7.2cm。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1 ̄5.2年),1例术后9个月发现假关节及固定棒断裂,经过再次手术换棒、植骨后融合。末次随访时96%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可安全实施,矫正效果良好。
海涌陈晓明吴继功邹德威夏平陈志明刘玉增姬勇彭军周立金
关键词:脊柱全脊椎截骨术
支具治疗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近期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支具治疗前与末次随访肺功能的变化,探讨支具治疗对患者近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0月在本院接受规范支具治疗的4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性4人,女性36人;初诊时年龄10~14岁,平均12.2岁,骨骼发育Risser征0~Ⅱ度,平均1.1度;观察支具治疗前、末次随访时主侧凸冠状Cobb角以及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6~17个月,平均8个月;支具治疗前主侧凸冠状Cobb角(28.41±6.45)°,末次随访时主侧凸冠状Cobb角(16.21±10.22)°,平均矫正率为43.5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支具治疗前、末次随访时肺功能指标VC(肺活量)、FEV1(第1 s时间肺活量)、MVV(最大通气量)实测值及占预计值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间患者脊柱侧凸的进展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及活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支具治疗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矫正效果;但是对患者近期肺功能可能有消极影响,患者在佩戴支具期间需要加强对肺功能的锻炼。
陶有平吴继功马华松邹德威陈志明谭荣张乐乐白克文姬勇
关键词:支具脊柱侧凸肺功能
新型可注射性人工髓核的生物力学测试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新型可注射性人工髓核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测试,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用聚碳酸酯聚氨酯(PCU)被囊和硅橡胶填充物制备而成的人工髓核在生物力学测试机上进行压缩模量试验、静刚度试验、动刚度试验、屈服极限试验,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10N/s的速度对假体纵向缓慢加载到150N、250N、350N、500N、1000N时人工髓核的应力和应变成非线性关系,弹性模量约为2.5MPa;以10N/s的速度纵向加载到1000N过程中静刚度逐渐增大,且为非线性;以10N/s的速度缓慢纵向加载到400N时,动刚度在0.5~3Hz激振频率范围内其应力滞后于应变的相位角约为13°,在激振频率为3Hz时,动刚度约为静刚度的3.5倍;以10N/s的速度从500N~2000N范围内缓慢加载,填充物没有塑性变形;在1200N时,1个假体发生屈服。结论:新型可注射性人工髓核具有良好的粘弹性,抗形变能力强,可试用于动物体内研究,但材料尚需进一步改进。
姬勇邹德威吴继功庹新林王晓工王婧周雪峰马华松
关键词:人工髓核生物力学硅橡胶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性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7-2009-03于我院行PKP治疗的23例老年骨质疏松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记录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矢状面节段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40-60 min/椎,平均55 min。随访12-18个月,平均13个月。背部垫高位侧位X线片椎体内存在"假关节"者(10例),VAS评分由术前(7.5±1.1)改善至术后(2.4±1.1)分。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术前(76.8±10.2)%,术后(30.4±9.8)%。矢状面节段后凸Cobb角:术前(32.5±2.5°),术后(14.25±4.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椎体内"假关节"形成者(13例):VAS评分由术前(7.3±0.9)改善至术后(2.6±1.0)分。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术前(74.6±9.2)%,术后(68.4±9.6)%。Cobb角:术前(30.3±4.25)°,术后(25.55±5.5)°。VAS评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比及矢状面节段后凸Cobb角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ODI指数分别71、68分,术后分别为25、23分。术后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骨水泥局部渗漏4例(占17.3%),无椎管内渗漏。结论术前选择合适的病例,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司泽兵吴继功马华松张乐乐陶有平邵水霖姬勇高博李海侠
关键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
后路提拉胸椎后凸成型法治疗前凸型脊柱侧凸畸形
目的 本组病例采取新型后路提拉胸椎后凸成型三维矫正应用在前凸型脊柱侧弯,进行评价和探讨.方法 本组病例:50例,同时合并有胸椎前凸,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8岁1月-26岁,平均16.5岁.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按照脊...
吴继功马华松张乐乐陶有平高博姬勇李海霞
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影像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测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面的形态及其三维空间角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正常人行颈椎CT检查,螺旋CT三维重建后在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上观察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形态特点,并测量关节面的曲度、关节突关节角。结果:横轴面,C3上关节面及C7的下关节面直面形多见。C3、C4、C5Ⅱ型关节面曲度比较无显著差异,C5~C7关节突关节面曲度逐渐变小(P<0.05)。C3-C4、C4-C5、C5-C6、C6-C7、C7-T1关节突关节面与矢状面的夹角分别为91.98°±9.92°、96.64°±9.01°、99.46°±7.66°、94.20°±8.72°、94.83°±10.88°,C4-C5、C5-C6夹角较大(P<0.05)。冠状面,C6/7节段椭圆形多见,C2/3、C3/4节段圆形多见。矢状面,下颈椎C3~C7关节突关节倾角分别为52.09°±6.28°、48.14°±4.75°、45.81°±4.07°、55.65°±4.15°、58.32°±5.77°,C3、C6、C7与C5关节突关节倾角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常人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在诸节段及横轴面、冠状面不尽相同。横轴面上,C3~C7的上关节面的方向逐渐从朝向正中矢状面转向外侧,渐渐与胸椎的小关节相适应,矢状面上,C3~C7的关节倾角均为锐角,且以C5为中心分布。
曾辉邹德威吴继功马华松姬勇张乐乐
关键词:颈椎
后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36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36例中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8例间歇性跛行、24例下肢放射痛消失,8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78%,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例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一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4.4%。结论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周雪峰马华松邹德威白克文彭军鲍磊宋志姬勇赵昌松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策略
2008年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应用PLIF(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6例,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消失,其中间歇性跛行28例、下肢放射痛24例均消失,有8例遗留慢性腰痛,其疼痛程度较术前减轻。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有1例术后15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1例出现植骨块吸收。结论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周雪峰马华松邹德威白克文彭军鲍磊宋志姬勇赵昌松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伴先天性心脏病脊柱畸形患者的后路脊柱矫形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目的 评估后路脊柱矫形治疗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脊柱畸形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间采用后路脊柱矫形术治疗的1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先天性脊...
陶有平吴继功马华松张乐乐姬勇高博李海侠司泽兵
单用椎间融合器与加用钢板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融合术(ACDF-CA)有无必要加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方法]对2003年4月~2010年10月实行多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手术的7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2组:A组3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单纯Cage植骨融合术(ACDF-CA),B组40例行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ACDF-CPA)。根据手术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两组患者作分析比较。[结果]出血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和放射性暴露时间B组比A组长(P<0.05)。术后症状改善率和融合率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颈椎生理曲度D值术后明显增加(P<0.01);术后随访1年时颈椎的生理前凸丢失程度A组大于B组(P<0.01)。两组椎间高度术后明显增加(P<0.01);术后随访1年椎间高度丢失程度A组大于B组(P<0.01)。[结论]多节段ACDF-CA与ACDF-CPA两种手术方式都是安全、有效的,加用钢板可以促进椎间融合、减少塌陷,有助于保持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
王方吴继功邹德威马华松白克文姬勇张乐乐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钢板椎间融合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