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用药
  • 5篇合理用药
  • 3篇药品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药物
  • 2篇急诊
  • 2篇急诊科
  • 2篇处方
  • 1篇信息化
  • 1篇性疾病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品集中采购
  • 1篇药师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源性
  • 1篇药源性疾病
  • 1篇医保
  • 1篇抑郁
  • 1篇用药频度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史红
  • 6篇苏晔
  • 4篇朱莹
  • 4篇蔡乐
  • 3篇杨梅
  • 2篇包江霞
  • 2篇张岩
  • 2篇蔡乐
  • 1篇刘莹
  • 1篇安卓玲
  • 1篇司徒伟
  • 1篇王颖
  • 1篇闫迎
  • 1篇徐佳佳
  • 1篇李盟
  • 1篇张征
  • 1篇王华光
  • 1篇姚海燕
  • 1篇徐佳佳

传媒

  • 3篇临床药物治疗...
  • 2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医疗保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师对急诊科问题处方进行实时干预的分析与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药师对急诊科处方的实时干预是否有助于提高急诊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北京朝阳医院药师于2014年1—12月干预的急诊科处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2014年与20 13年急诊科不合理处方点评结果,用以评价急诊科处方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时处方干预,本院急诊科不合理处方发生率由2013年均4.45%降低为2014年均0.12%,与整体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下降趋势一致。结论:药师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并进行整改,对提高普通急诊科临床用药合理性有一定作用。
苏晔史红徐佳佳闫迎包江霞杨梅朱莹
关键词:处方干预急诊科合理用药
红曲单药制剂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红曲单药制剂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截至2017年5月。用Office软件对红曲单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共13例患者。红曲单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或)器官主要为肌肉骨骼系统损害(占38.46%),其次为肝胆系统损害(占23.08%)和泌尿系统损害(占15.38%)。结论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药品说明书药物不良反应项的修订,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红曲单药制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用药指导,避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蔡乐张东肃史红苏晔
关键词:红曲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基于人工智能的门诊处方前置干预工作实践被引量:38
2017年
目的: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处方前置干预工作模式进行描述,总结前置干预成功案例的分布特点,分析该院处方前置干预工作模式的利弊,为准备实施门诊处方前置干预实践的同行提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门诊前置干预的处方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问题处方分布特点、错误类型、实施处方前置干预与窗口实时干预患者满意度及门诊药费的变化。结果:共审核门诊处方85 630张,日均审核443.2张,干预成功处方1514张,日均7.9张。泌尿外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和生殖中心处方干预量占比高于50%,不合理处方中以"用法用量不适宜"问题最为突出,占问题总数的63.7%。实施前置干预工作后,门诊缴费后干预的处方数平均为每月(135.3±28.6)张,较2016年同比下降45.7%,干预成功所产生的退费金额平均为每月77691.1元,处方不合格率下降至0.02%,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5.98%。结论:实施门诊处方前置干预,提高了处方合格率,保障了合理化用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业内推广实施。
张东肃赵曼曼杨梅苏晔史红康怡蔡乐李盟司徒伟包江霞朱莹
关键词:信息化合理用药
门诊泌尿系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某院门诊泌尿系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评价抗感染治疗的合理性。方法调取某院2013年9月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的处方334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查的全部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334例次,即所有泌尿系感染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使用率为100%。不合理用药例数56例次,占16.8%。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为:给药剂量过大,给药频次不适宜,药物选择不适宜等。结论某院门诊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情况,需给予适当的用药指导,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姚海燕王华光史红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抗菌药物
医院2014年2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2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归类统计、评价。结果 2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0.8,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为115例(43.23%)。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抗肿瘤药物。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全身性损害,分别为31.20%,30.83%,9.77%,9.77%,严重不良反应15例(5.64%)。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加大药品不良反应宣传力度,重视抗菌药物及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蔡乐王颖史红苏晔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
国家集采和医保谈判药品协同管理实践分析——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北京市某三级医院集采和国谈药品协同管理的实践成效,为推动医院合理用药、完善医院药品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利用Excel软件,采用对比分析法探究医院2017年—2021年的药品采购数据。结果:协同管理后,集采和国谈药品占医院总药品目录品规的比重提高了4.35倍,集采中标药品采购数量占比提高了4.59倍,国谈药品采购频次提高了6.21倍,药品采购总金额下降了0.5亿元。结论:集采和国谈药品协同管理提高了药品可及性和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推动了医院合理用药、优化了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管理。
刘莹马岩蔡乐史红徐佳佳安卓玲
关键词:协同管理
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急诊科曲马多临床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患者使用曲马多的情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该院急诊科医生开具的包含曲马多的处方597张,采用限定日剂量法(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评价与分析,对该院曲马多缓释片和曲马多注射液在急诊中的临床使用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在本次随机抽取的该院急诊科医生开具的包含曲马多处方中,该品种主要应用于急性疼痛,曲马多缓释片DUI<1,曲马多注射液DUI<1。结论:该院急诊曲马多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需加强对医生合理用药的宣传。
蔡乐张征苏晔史红
关键词:曲马多急诊合理用药
沙利度胺不良反应14例文献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KI)、万方数据库,对2005年至2015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4例沙利度胺不良反应病例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沙利度胺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或)器官主要为皮肤黏膜系统(占35.7%),主要表现为剥脱性皮炎、滴状副银屑病样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和充血性荨麻疹。结论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沙利度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师应加强对沙利度胺的用药指导,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注意防范,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史红张岩
关键词:沙利度胺
北京某大型综合医院2009-2012年口服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某医院2009-2012年口服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使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为指标,对该医院2009-2012年口服抗抑郁药的品种、用量、金额及用药频度、年平均增长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抗抑郁药用药频度与用药金额快速增长,2012年抗抑郁药销售金额最高,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6%;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逐年上升,选择性5-羟色胺再提取抑制剂类连续3年均占据前三名的位置;复方制剂的表现也值得关注,从2010年的第12位跃升至2012年的第4位。结论该医院2009-2012年口服抗抑郁药的整体应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逐年增多。
张岩朱莹史红
关键词:抗抑郁药用药频度年平均增长率
101例药源性睡眠障碍文献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导致药源性睡眠障碍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7年)、万方数据库(1990–2017年)和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7年)有关药物致睡眠障碍的文献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8篇文献中报道的101例病例报告中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及发生时间、药品种类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例药源性睡眠障碍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24:1。青中年患者(20~59岁)报告例数较多,共计59例(58.42%)。不良反应发生以抗菌药物为主,共计35例(34.65%)。给药途径以口服给药为主共计66例(65.3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当天发生,共计62例(62.00%)。101例患者预后良好,痊愈、好转101例(100.00%)。结论:药源性睡眠障碍涉及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应提高对药源性睡眠障碍的认识,加强对高危人群及高危药物的预警防范。
张东肃蔡乐苏晔史红杨梅康怡朱莹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睡眠障碍药品不良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