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春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TCGA数据库筛选和鉴定肺腺癌免疫治疗临床获益关键基因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探索影响肺腺癌免疫疗效预测的关键基因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癌症基因组图谱中肺腺癌数据集(MSKCC,Science 2015)为研究对象,根据免疫治疗疗效持续时间分为两组:持久临床获益组(durable clinical benefit,DCB)和非持久临床获益组(non-durable clinical benefit,Non-DCB)。分析两组之间基因突变谱的差异,进而探索影响肺腺癌免疫治疗的关键分子及潜在生物学功能。结果基因突变谱在DCB组和Non-DCB组之间存在差异;进一步对DCB组基因突变谱研究,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Ca2+通道、Rap1、PI3K-Akt等相关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中,筛选出6个节点度最高的核心基因KRAS、PPP2CB、CDC20、DYNCLI2、BRCA1、AKAP9,其中CDC20、BRCA1等基因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结论DCB组涉及的关键核心基因有可能指导肺腺癌的免疫特征分型,对于更加精准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CDC20和BRCA1有可能成为肺腺癌免疫治疗中潜在的治疗靶点。
- 齐晓光祁春艳秦博宇胡毅韩为东
- 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生物信息学分析
- 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突变阳性肺腺癌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59岁,主因“确诊左肺腺癌5月余”于2015年2月20日第7次入院。患者于2014年8月30日因上腹部不适,遂就诊外院行上消化道造影,结果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患者为进一步诊治,行胸部CT示: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纵隔内见略肿大淋巴结;双肺纤维灶表现、左肺炎症;左侧胸腔积液并左肺膨胀不全、双侧胸膜肥厚;胸水病理提示:可见肿瘤细胞;2014年9月12日行第1周期化疗,具体用药:贝伐珠单抗600mg静脉滴注第1天+培美曲塞二钠1g静脉滴注第2天+顺铂140mg静脉滴注第2天;2014年10月26日入院后复查,疗效评价SD(图1),结合基因检测结果:EGFR基因检测(2014年9月我院):21外显子L858R突变18、19、20外显子均为野生型;ALK、K—ras、Rosl,BRAF等均为野生型,故于2014年10月29日、2014年11月21日、2014年12月13日、2015年1月4日及2015年1月27日行第2—6周期双靶向联合治疗,具体用药:贝伐珠单抗600mg静脉滴注第1天;厄洛替尼150mg口服第1—28天;期间患者耐受可,皮疹反应l度,肝功能毒性1级;余未见异常;第3周期及第5周期后疗效复查均为PR(图1)。目前患者继续随访中。
- 齐晓光祁春艳秦博宇董伟伟胡毅
- 关键词:厄洛替尼肺肿瘤
- ALK融合基因阳性肺腺癌患者耐药核心基因鉴定及药物靶点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ALK融合基因阳性肺腺癌患者原发灶及转移灶基因表达谱的差异,从而探索转移灶耐药机制及相应的药物靶点分析。方法GEO数据库中选取GSE125864,根据肿瘤组织取材部位不同分为原发灶组和转移灶组。首先,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显著差异基因的表达,并分析这些显著差异基因在生物学功能和富集信号通路等方面的不同;其次,对显著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及关键模块、核心基因分析。最后,基于TCGA和癌症治疗反应门户数据库对筛选的10个关键核心进行预后、药物靶点预测等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27个差异基因,以肺腺癌原发灶为对照组,转移灶中共发现134个上调基因,93个下调差异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的功能主要涉及补体和凝血级联、化学致癌作用、视黄醇的新陈代谢等信号通路;通过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了10个核心基因,其中HRG、AHSG基因表达与肺腺癌不良预后相关,SERPINC1、HRG、APOA1、FGA、FGG等与多种潜在的小分子药物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显著差异基因涉及的分子功能及信号通路可能引起ALK阳性肺腺癌患者转移灶耐药。
- 祁春艳吴涛齐晓光
- 关键词:肺腺癌生物信息学药物靶点
- 西妥昔单抗疑致严重低镁血症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1例42岁男性患者,因确诊直肠癌多发转移1个月余入院,既往体健;入院给予西妥昔单抗注射液(700 mg,ivgtt, d1;500 mg,ivgtt,d8、d15);伊立替康注射液(120 mg,ivgtt,d1、d5);氟尿嘧啶注射液(750 mg,滴斗入,d1;3500 mg,持续泵入48 h,d1-2);亚叶酸钙注射液(300 mg,ivgtt,d1)。治疗后19 d出现严重低镁血症,监测期间血镁最低为0.12 mmol·L^-1(正常参考范围:0.7~1.2 mmol·L^-1),结合各药物不良反应特点,考虑患者出现低镁血症很可能与西妥昔单抗有关,给予大剂量补镁(硫酸镁注射液,补镁约4~6 g·d^-1,ivgtt)等对症治疗,治疗13 d后患者血镁恢复正常。
- 祁春艳齐晓光
-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低镁血症药品不良反应
- 标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观察
- 目的 评价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89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标准治疗组43例,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日,多潘立酮10mg,3次/日;实验组46例,在标准治疗基础...
- 祁春艳
- 泛素连接酶WW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
- 2014年
- 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E3 WWP1(WW domain containing E3 ubiquitiin protein ligase 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结肠癌患者118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Duke分期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WP1在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WWP1染色阳性者分别为89例(75.4%)、25例(21.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WWP1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结肠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WWP1高表达与结肠癌伴肝转移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WP1可能是结肠癌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之一,有可能为结肠癌生物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齐晓光祁春艳汪进良尹航胡毅
- 关键词:结肠癌肝转移
- 不同时机营养干预在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肿瘤患者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并比较不同时机营养治疗在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肿瘤患者中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早期营养干预组和晚期营养干预组)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粒细胞、血小板等上升时间,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比例,死亡率等的差异。结果早期干预组在白细胞、血小板等开始上升时间(4.8±1.8)、(7.6±2.2)早于晚期营养干预组(7.2±2.5)、(12.2±3.1),且早期营养干预组细菌、真菌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17.10%、9.21%、3.94%)等亦低于晚期营养干预组(42.85%、26.98%、12.70%)。结论早期积极营养支持不仅有利于缩短白细胞等恢复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等。
- 齐晓光祁春艳秦博宇王李杰胡毅
- 关键词:骨髓抑制营养支持化疗
-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量与PD1单抗疗效关系的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量与PD1单抗疗效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D1单抗免疫治疗肿瘤患者,筛选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入组患者须行基因突变检测,剔除其中合并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患者;分析基因突变数量是否与免疫治疗疗效有关,同时分析对于是否带有基因突变,两组患者有效率、无进展生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带有非驱动基因突变,对于应用PD1单抗免疫治疗疗效,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带有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突变数量与PD1免疫治疗疗效关系,结果提示,多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有效率50%)有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有效率29%)的趋势,但统计分析显示,多基因突变患者疗效并不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且未见统计学差异(P=0.576)。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有多基因突变患者的疗效有优于单基因突变患者疗效的趋势,或许更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结果有待进一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证实。
- 齐晓光祁春艳王李杰康馨丹胡毅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 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干预的综合评价
- 目的:研究健康管理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积极意义.方法:选择2014.7-2014.12我院健康管理研究院国宾部住院体检中确诊为代谢综合征患者共1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人,通过信息采集,统...
- 祁春艳马一娜
- 关键词:健康管理代谢综合征干预治疗
- 血清维生素水平与肺鳞癌转移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检测并分析血清中九种维生素水平与肺鳞癌转移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8年08月,就诊于我院的肺鳞癌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78例肺鳞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在初始抗肿瘤治疗时检测其血清中九种维生素水平,记录并比较血清中九种维生素水平在非转移组及转移组中分布特征;对肺鳞癌转移组进一步分析,按照转移部位及数目分为寡转移组与多发转移组,按照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与非肝转移组,比较血清维生素营养状态在肺鳞癌不同转移特征中的差异。结果:在肺鳞癌患者中,血清维生素营养状态水平在非转移组与转移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肺鳞癌转移组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寡转移组与多发转移组在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对于转移组中是否发生肝转移分组分析中,结果显示,肝转移组与非肝转移组,在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方面无差异,但在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肺鳞癌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多发转移组中低于寡转移组,同时结果提示,对于伴有肝转移组,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亦低于非肝转移组;而对于肺鳞癌患者,发生多发转移与肝转移者具有更差预后,提示维生素D可能在肺鳞癌转移中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对于肺鳞癌患者补充维生素D水平或许有助于抑制其转移,但限于为单中心研究,其结论有待进一步多中心研究证实。
- 祁春艳齐晓光蔡少华
- 关键词:肺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