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临床意义,为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将广安市人民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B组,将同期6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A组。检测A、B两组研究对象的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B组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分别为(142.17±15.48)ug/L、(13.47±2.78)μg/L、(15.12±3.02)mg/L、(298.12±23.45)ng/L,均高于A组的(102.12±10.18)μg/L、(5.12±0.98)μg/L、(4.78±1.02)mg/L、(154.12±20.7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水平明显升高,其表达水平变化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对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何兴林 刘君 王益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4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和实验组(n=120)。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 刘君 刘万平 何兴林 彭张辉 刘莉 邓虹关键词:氟桂利嗪 血塞通 偏头痛 血液流变学 血浆Hcy、FIB及hs-CRP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对患者脑梗死程度进行评定,监测血浆Hcy、FIB、hs-CRP水平,随访1年,分析以上各指标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关系。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脑梗死患者Hcy、FIB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程度与Hcy、FIB及hs-CRP水平呈正相关性(r=0.51、0.43、0.39,P<0.05);复发者FIB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FIB及hs-CRP水平越高脑梗死越严重,且脑梗死复发患者FIB及hs-CRP的水平显著上升,临床应紧密检测指标,尽早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陈捷 刘万平 彭张辉 何兴林 罗家明关键词:脑梗死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纤维蛋白原 复发 广安市卒中相关健康观念行为和危险认识调查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调查广安市居民在脑卒中高危因素的认识水平和卒中相关健康观念行为,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问卷调查表,调查我院住院、出院的脑梗死患者和家属500 例,调查资料采用SPSS 软件分析处理. 结果 对突发偏瘫、昏迷、口角歪斜、失语的识别率最高,而对突发视力障碍、眩晕、精神行为异常识别率最低.对脑卒中危险因素识别最高的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吸烟.仅28.4%调查对象有较好的卒中相关健康观念行为.结论 多数广安市居民健康行为和卒中相关健康观念行为差,不能识别脑卒中危险因素,卒中警示症状知识贫乏,应加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教育和提高居民的卒中相关健康观念行为,该项调查为我市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何兴林 刘万平 彭张辉 匡静 刘君 廖科关键词:脑卒中 问卷调查 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循环酶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在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蛋白(a)在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在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与脂蛋白(a)有助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徐远久 温晓峥 熊异平 陈仕银 廖联琼 何兴林关键词:半胱氨酸 脑血管障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β2-MG和D-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ACI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I患者10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ACI组于入院1d、7d、14d,对照组于体检当天,采集外周静脉血,均行血清SAA、β2-MG、D-D水平的测定。ACI患者均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按病灶最大径将患者分别纳入大梗死组(>5cm)、中梗死组(3~5cm)、小梗死组(<3cm),并根据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对各组血清SAA、β2-MG、D-D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CI组血清SAA、β2-MG、D-D水平随入院时间的延长均呈降低趋势(P<0.05),但入院1d、7d、14d时血清SAA、β2-MG、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梗死面积增大,ACI患者血清SAA、β2-MG及D-D水平均逐渐增高(P<0.05)。ACI组入院1d、7d、14d时,血清SAA、β2-MG及D-D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AA、β2-MG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AA、β2-MG、D-D水平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95%CI:0.544~0.803)、0.984(95%CI:0.000~1.000)、0.668(95%CI:0.547~0.789)。结论SAA、β2-MG、D-D在ACI患者中表达增高,或许可作为AC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血清标志物。 陈捷 程亚玲 何兴林 陈海燕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淀粉样蛋白A Β2-微球蛋白 NIHSS评分 广安市卒中相关健康观念行为和危险认识调查 目的:调查广安市居民在脑卒中高危因素的认识水平和卒中相关健康观念行为,为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建立问卷调查表,调查我院住院、出院的脑梗死患者和家属500例,调查资料采用SPSS软件分析处理.
结果:对... 何兴林 刘万平 彭张辉 匡静 刘君 廖科关键词:脑卒中 噻氯匹啶与疏血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噻氯匹啶(Ticlopidine)与疏血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噻氯匹啶250mg/日,疏血通6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用噻氯匹啶250mg/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一年后复发率,治疗组12.5%,对照组20%,低于国内大宗病例与阿司匹林的比较。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优于单用噻氯匹啶的治疗,两者联合应用,既预防又治疗,两者兼顾。 高昌益 何兴林关键词:噻氯匹啶 疏血通 缺血性脑血管病 MIF、S100β蛋白及SF检测在急性脑出血中的表达及预后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S100β蛋白(S100β)及血清铁蛋白(SF)检测在急性脑出血中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出院时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46)及死亡组(n=26),同时选取同期61例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MIF、S100β蛋白及SF在各组间的表达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MIF、S100β蛋白及SF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MIF、S100β蛋白及S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MIF、S100β蛋白及SF水平均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S100β蛋白及SF异常升高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死亡呈正相关(P<0.05)。MIF、S100β蛋白及SF及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2、0.810、0.646、0.915,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MIF、S100β蛋白及SF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可作为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王益 刘万平 何兴林 官念 杨小芳 袁偲旖 彭川 陈倩关键词:MIF S100Β蛋白 急性脑出血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率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病率及风险因素,为AD患者预防SA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09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D患者130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SA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分为对照组(不合并SAS)和观察组(合并SAS),对比两组打鼾、夜间憋醒、晨起口干情况及AHI及SaO2值,采用自制问卷及查阅患电子病历床收集A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AD病程、烟酒史、有无神经性退行性病变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AD患者发生S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0例AD患者中发生SAS 43例(33.08%),其中观察组打鼾、夜间憋醒、晨起口干比例及AH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O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年龄、AD病程、BMI、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神经性退行性病变、PSQI评分及CDR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PSQI评分>16分、CDR评分≥2分是AD患者发生S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D合并SAS的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主要为BMI≥28 kg/m^(2)、PSQI评分>16分、CDR评分,应定期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预防SAS的发生。 彭张辉 刘君 刘万平 匡静 何兴林 刘莉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