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梦琳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合金
  • 4篇熔体
  • 3篇形成能
  • 3篇永磁
  • 3篇熔体过热
  • 3篇过冷
  • 3篇过冷度
  • 3篇非晶
  • 3篇非晶形成
  • 3篇非晶形成能力
  • 3篇ND
  • 3篇X
  • 2篇电工
  • 2篇烟尘
  • 2篇冶炼
  • 2篇永磁体
  • 2篇熔炼
  • 2篇铜杆
  • 2篇铜冶炼
  • 2篇钕铁硼

机构

  • 10篇宁波大学

作者

  • 10篇杨梦琳
  • 9篇潘晶
  • 9篇刘新才
  • 3篇肖晓燕
  • 2篇周暾
  • 1篇姜小丽
  • 1篇董友仁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d2Fe14B/Fe3B型合金过热熔体凝固组织和凝固特性研究
本文采用差热分析及凝固组织的结构分析研究了熔体过热度对 Nd9Fe85-xTi4C2Bx(x=10,12,15)合金形核过冷度及凝固组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熔体过热度的Nd9Fe70Ti4C2B15快淬薄带进行...
杨梦琳
关键词:熔体过热凝固特性磁性能
文献传递
熔体过热对Nd_9Fe_(70)Ti_4C_2B_(15)纳米复合永磁合金过冷度、非晶形成能力和晶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Nd_9Fe_(70)Ti_4C_2B_(15)永磁合金形核过冷度与其熔体过热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熔体过热度的快淬薄带进行凝固组织结构分析、磁性能测试和差热分析,研究了熔体过热度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168 K的过热度范围内,Nd_9Fe_(70)Ti_4C_2B_(15)合金的过冷度随着熔体过热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大了约80 K,它们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过冷度拐点对应的临界过热度为68 K,在小于68 K的过热度范围内,过冷度随过热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大了67 K,而在大于68 K的过热度范围内,过冷度随之而变化的幅度不大,其间的平均过冷度达到了174 K。熔体过热度为60 K时,快淬薄带的微观组织由Nd_2Fe_(14)B,Fe_3B和α-Fe纳米晶构成,其磁性能为H_(ci)=992.91 k A·m^(-1),B_r=0.56 T,(BH)_(max)=45.81 k J·m^(-3);熔体过热度提高至90和110 K时,快淬薄带的微观组织由纳米晶和非晶构成,且熔体过热温度越高,非晶的量越大;熔体过热度提高至150 K时,快淬薄带的微观组织由完全非晶构成。快淬薄带中的部分非晶或完全非晶在晶化退火过程中的相变都沿循以下路径:Am(非晶相)→Am'+Fe_3B→Fe_3B+Nd_2Fe_(23)B_3→Fe_3B+Nd_2Fe_(14)B+α-Fe。
杨梦琳潘晶刘新才董鸣月徐山雪董友仁
关键词:过冷度非晶形成能力晶化行为
一种制备钕铁硼精密永磁体的方法
一种制备钕铁硼精密永磁体的方法,属于稀土永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先将钕铁硼熔炼,通过循环冷却过热结合熔融玻璃净化法、磁悬浮熔炼结合循环冷却过热法中至少一种方法使合金熔体获得稳定深过冷度,然后熔炼吸铸成非晶坯料,然后以一定应...
潘晶刘新才杨梦琳
文献传递
一种低品位铜冶炼上引电工铜杆的环保方法
一种低品位铜冶炼上引电工铜杆的环保方法,属于铜加工技术领域。现有的独立氧化还原炉及其烟尘综合处理系统冶炼废杂铜排放烟尘中粉尘最优水平达30mg/m<Sup>3</Sup>,但粉尘80~95%为PM2.5细颗粒物,且含毒性...
刘新才杨梦琳潘晶周暾
文献传递
熔体过热度对Nd_9Fe_(85-x)Ti_4C_2B_x(x=10,12)磁性合金过冷度和非晶形成的影响(英文)
2016年
采用差热分析及凝固组织研究Nd_9Fe_(85-x)Ti_4C_2B_x(x=10,12)合金熔体过热度对其过冷度以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Nd_9Fe_(85-x) Ti_4C_2B_x(x=10,12)合金的过冷度随熔体过热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且每种合金均出现两个对应于平均过冷度急剧增大的临界过热度。两个平均过冷度转折点的存在与过热熔体中的结构转变有关,这最终导致凝固组织中非晶相体积分数的增加。
杨梦琳潘晶刘新才肖晓燕詹玉勇
关键词:磁性合金熔体过热过冷度非晶形成能力
一种制备钕铁硼精密永磁体的方法
一种制备钕铁硼精密永磁体的方法,属于稀土永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先将钕铁硼熔炼,通过循环冷却过热结合熔融玻璃净化法、磁悬浮熔炼结合循环冷却过热法中至少一种方法使合金熔体获得稳定深过冷度,然后熔炼吸铸成非晶坯料,然后以一定应...
潘晶刘新才杨梦琳
一种低品位铜冶炼上引电工铜杆的环保方法
一种低品位铜冶炼上引电工铜杆的环保方法,属于铜加工技术领域。现有的独立氧化还原炉及其烟尘综合处理系统冶炼废杂铜排放烟尘中粉尘最优水平达30mg/m<Sup>3</Sup>,但粉尘80~95%为PM2.5细颗粒物,且含毒性...
刘新才杨梦琳潘晶周暾
文献传递
Nd_9Fe_(72)Ti_4C_2B_(13)合金过热熔体的过冷度及其对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的影响
2018年
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Nd_9Fe_(72)Ti_4C_2B_(13)永磁合金形核过冷度ΔT^-与其熔体过热度ΔT^+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熔体过热度的薄带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热分析和磁性能测试,研究了熔体过热度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组织演化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过冷度拐点对应的临界过热度为67K。在8~67K的过热度范围内,ΔT^-随ΔT^+的提高而急剧增大了58K;而在67~146K的过热度范围内,ΔT^-随ΔT^+而变化的幅度不大,其间的平均过冷度达到了181K。ΔT^+为60K的快淬薄带的微观组织由Nd_2Fe_(14)B、Fe_3B、α-Fe、Nd_2Fe_(23)B_3相的纳米晶和少量非晶组成。随着ΔT^+从60K提高至130K,快淬薄带中的Nd_2Fe_(23)B_3、α-Fe和Fe_3B纳米晶逐步消失,而非晶含量逐步增大,最终得到完全非晶。ΔT^+为60K的薄带退火组织中存在有损于磁性的亚稳相Nd_2Fe_(23)B_3,其磁性能低下;而ΔT^+分别为90,110和130K的薄带退火组织均由Nd_2Fe_(14)B、Fe_3B、和α-Fe纳米晶组成,它们的磁性能较ΔT^+为60K的薄带的大幅提高。其中,ΔT^+为90K的退火薄带的磁性能取得了最大值,其最佳值为H_(ci)=521.57kA/m,B_r=0.75T,(BH)_(max)=66.31kJ/m^3,M_r/M_s=0.67。
赵丽潘晶刘新才杨梦琳董鸣月凌安
关键词:非晶形成能力微观组织演化磁性能
添加铌对铜模吸铸Nd_9Fe_(81-x-y)Ti_4C_2B_xNb_y(x=11,13,15;y=0,4)合金铸态组织及其晶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铜模吸铸制备了厚度为0.8 mm,成分为Nd9Fe81-x-yTi4C2BxNby(x=11,13,15;y=0,4)的Nd2Fe14B/Fe3B型纳米复合永磁合金块体样品,研究了添加Nb对合金铸态组织及其晶化行为的影响,并测试了其磁性能。结果表明:在合金中添加4%(原子分数)Nb元素,不仅能抑制吸铸样品表面Nd2Fe23B3软磁性相、Nd1.1Fe4B4非磁性相和未知相的形成,导致Nd2Fe14B,Fe3B和α-Fe相的相对量增加,而且促使样品内部在非晶基体上形成了少量的Nd2Fe14B和α-Fe,Fe3B纳米晶。添加了Nb的合金吸铸样品表现出一定的硬磁性,其中Nd9Fe66Ti4C2B15Nb4吸铸样品具有最高的矫顽力(Hci=116.66 k A·m-1);添加4%(原子分数)Nb使得合金在晶化过程中由原来的异相同温一步晶化转变为两步晶化,且初始晶化温度Tx均明显降低,两个放热峰的ΔTpx均增大。
姜小丽潘晶刘新才肖晓燕詹玉勇杨梦琳
关键词:铸态组织晶化行为
纳米复合永磁合金Nd_9Fe_(85-x)Ti_4C_2B_x(x=10~15)的热物性和相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差热分析(DTA)和X 射线衍射分析(XRD)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米复合永磁合金Nd9Fe85-xTi4C2Bx (x=10~15)铸锭进行研究,确定了合金的液相线温度、固相线温度以及其它相变的温度区间,推断了合金凝固过程中发生的相变.结果表明,随着合金铸锭中B含量从10%(原子分数)增加至15%(原子分数),合金的液相线温度从1498.5 K 逐步降低至1472.5K,而固相线温度从1353.5 K 逐步升高至1358.3K.可以推断合金铸锭的凝固相变如下:在它们的液相线下的第-个相变温度区间,L→γGFe,L+γGFe→Nd2Fe14B;在第二个相变温度区间,L→γGFe,L→Nd2Fe14B+Fe3B;在第三个相变温度区间,L→Nd2GFe14B,L→Nd2Fe14B+Fe3B + Nd1.1Fe4B4.
肖晓燕潘晶刘新才杨梦琳詹玉勇
关键词:相变温度热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