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才

作品数:155 被引量:222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2篇金属学及工艺
  • 41篇电气工程
  • 6篇理学
  • 3篇冶金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58篇永磁
  • 41篇磁材料
  • 39篇永磁材料
  • 37篇合金
  • 27篇稀土永磁
  • 24篇稀土永磁材料
  • 22篇纳米
  • 21篇凝固
  • 20篇矫顽力
  • 20篇磁体
  • 16篇冶炼
  • 16篇钕铁硼
  • 14篇稀土
  • 14篇快淬
  • 14篇薄带
  • 13篇纳米晶
  • 12篇铜冶炼
  • 12篇快淬薄带
  • 12篇ND
  • 12篇磁性能

机构

  • 133篇宁波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宁...
  • 11篇南昌航空工业...
  • 11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南昌航空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宁波金田铜业...
  • 3篇西南应用磁学...
  • 2篇宁波招宝磁业...

作者

  • 155篇刘新才
  • 127篇潘晶
  • 17篇周暾
  • 12篇郭鹏举
  • 12篇徐志锋
  • 9篇蔡长春
  • 9篇徐清
  • 9篇杨梦琳
  • 8篇史正兴
  • 7篇张文旺
  • 7篇干宁
  • 7篇徐峰
  • 7篇肖军
  • 7篇王清琪
  • 7篇熊威
  • 6篇鲁贻虎
  • 6篇庄建平
  • 6篇王红玉
  • 6篇潘建峰
  • 5篇张勇

传媒

  • 15篇功能材料
  • 11篇中国稀土学报
  • 9篇磁性材料及器...
  • 7篇稀有金属材料...
  • 6篇稀土
  • 4篇稀有金属
  • 3篇材料科学进展
  • 2篇金属学报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 2篇电加工与模具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南昌航空工业...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热处理技术与...
  • 2篇第三届全国高...
  • 1篇焊接学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9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20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化软磁相的双相复合热变形磁体及其制备方法
强化软磁相的双相复合热变形磁体的制备方法,涉及永磁材料和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制粉技术、热变形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只有当磁体中α-Fe的含量很低时,如2~4vol%,才能通过热压使复合组织的R2Fe14B晶粒充分...
潘晶刘新才
文献传递
贫稀土钕铁硼合金与Nd_(67)Cu_(33)混粉热变形磁体组织演变过程及其对磁体矫顽力的影响
2018年
分别真空感应快淬贫稀土钕铁硼合金Nd_(11.5)Fe_(81.8)B_(6.0)Nb_(0.7)与Nd_(67)Cu_(33)薄带,然后制备Nd_(67)Cu_(33)含量0,3%,6%,9%,12%(质量分数)的混粉热变形磁体,分析讨论了贫稀土钕铁硼合金与Nd_(67)Cu_(33)混粉变形磁体中组织演变过程及其对磁体矫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当变形量由0增到30%时,混粉热变形磁体中Nd-Cu的扩散导致与之相邻区域的α-Fe晶粒尺寸减小、局部出现富稀土相、2∶14∶1相中稀土含量部分补偿性增加,整个磁体中α-Fe相体积分数减少、2∶14∶1相与软磁相α-Fe交换耦合作用增强,混粉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变形量进一步增加,在双相磁体中富稀土相消失,2∶14∶1相和α-Fe相晶粒尺寸增大,一旦α-Fe晶粒尺寸超过交换耦合的临界尺寸将导致双相交换耦合作用恶化,2∶14∶1相晶粒尺寸增大导致其对磁体矫顽力的贡献降低,整个混粉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当变形量达到70%时,混粉热压热变形磁体随Nd_(67)Cu_(33)添加量的增加尽管2∶14∶1等效平均晶粒尺寸增大但磁体的矫顽力不断提高,原因在于随Nd_(67)Cu_(33)的增加磁体分别出现α-Fe消失、富稀土晶界相出现、且富稀土晶界相体积分数增大,富稀土晶界相的去磁耦合作用增强。
陈兵蒋美琴肖恢芸潘晶刘新才
关键词:交换耦合
放电等离子烧结永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烧结技术,近年来利用该技术进行材料制备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利用SPS技术进行单相微米晶、纳米晶以及双相纳米永磁体烧结的研究进展。
张辉潘晶刘新才郭鹏举屠风华徐锋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永磁材料磁性能
变形量对热压/热变形纳米复合Nd_9Fe_(84.5)Co_1B_(5.5)永磁体晶粒尺寸和矫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热压/热变形工艺制备纳米复合Nd9Fe84.5Co1B5.5永磁体,研究了热变形过程中的变形量对磁体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晶间相互作用和矫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变形量54%的磁体中的硬、软磁性相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61.0和51.8nm,与其热压状态时的两相平均晶粒尺寸(52.1和54.0nm)接近;而变形量74%的磁体中的硬、软磁性相的平均晶粒尺寸则分别显著减小至19.2和22.4nm。随着两相晶粒尺寸的显著细化,磁体中的晶间相互作用由以静磁耦合作用为主转变为以晶间交换耦合作用为主,这导致其矫顽力提高了64%。
刘艳君潘晶张文旺林金荣刘新才
关键词:变形量晶粒尺寸矫顽力
SmCo_5和FeCo两种快淬薄带混合物机械研磨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在钼辊表面线速度V=35m/s条件下制备SmCo5和FeCo快淬薄带,对70(SmCo5)/30(FeCo)%(质量分数)的薄带混合物进行15~240min的短时间机械研磨实验,研究了该过程中研磨磁粉的微观组织演化和磁性能变化。XRD分析表明,机械研磨后的磁粉由SmCo5与α-(Fe,Co)两相构成;经过15min研磨后,SmCo5达到约6.5nm,而α-(Fe,Co)达到约23.9nm,而经过120min研磨的磁粉中两相的尺寸都〈10nm。VSM分析表明,经过60min机械研磨的磁粉的磁滞回线已呈现单一硬磁性相磁化的特征;在15~240min的机械研磨时间范围内,磁粉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研磨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大,从研磨15min的0.92T到研磨240min后达到1.3T,而磁粉的剩磁和矫顽力都在研磨90min时达到极大值,分别为0.32T和9.6×10^4A/m。
潘晶屠风华刘新才郭鹏举张辉徐峰
关键词:快淬薄带机械研磨磁性能
热变形Pr-Fe-B-Cu磁织构的形成机制及〔006〕织构的获得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提出Pr-Fe-B-Cu热压历程判据的计算式:f(T,ε)=T2211539.9lgε+18957488。判据认为:在变形温度≥1173K时,f(T,ε)>1,则热压磁体的其它峰强比较小,I(006)/I(105)≥0.60;I(006)/I(105)与变形量ε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I(006)/I(105)=0.983ε+0.465;分析了{105}成为主滑移系的原因。在T<1173K,f(T,ε)>1时,首次得到热压Pr-Fe-B-Cu的〔006〕织构,并讨论了〔006〕织构的形成原因。当f(T,ε)≤1,热压磁体均破断开裂,形成不完善的〔105〕织构。在热变形中,Pr2Fe14B均存在严重的点阵畸变、原子错位,热处理后可恢复正常。
刘新才潘晶徐志锋蔡长春庄建平刘敏余东明
关键词:织构热变形永磁材料
一种可聚合的β-二酮配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聚合的β-二酮配体的制备方法,该可聚合的β-二酮配体结构式如下式,其中R<Sub>1</Sub>,R<Sub>2</Sub>为三氟甲基或C<Sub>1-10</Sub>烷基;其制备方法为:用聚乙二醇、K...
徐清王清琪熊威刘新才潘晶干宁
文献传递
高性能纳米晶永磁材料关键技术研发
刘新才潘晶李天华彭兴元曾丽芬周雄王晓和郭鹏举谢忍张文旺李柱柏
近三十年来,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围绕合金成分、不同工艺手段和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各向同性组织和磁性的影响来开展的,而各向异性纳米晶永磁材料的瓶颈是当磁体中软磁相的体积百分数高于5%时难以制备出硬磁相各向异性的磁...
关键词:
关键词:纳米晶永磁材料生产工艺
NdFeB基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介绍了近年来NdFeB基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纳米复合双相材料的耦合机制和矫顽力机制等理论方面进行了总结,包括晶粒交换耦合作用、成核理论、钉扎理论、成分关系理论、自钉扎理论、晶体内部缺陷钉扎作用、脱溶相对主相晶粒钉扎作用等相关理论,然后从元素替代、掺杂元素对双相复合材料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潘仲彬刘进军尹鸿运潘晶刘新才
关键词:交换耦合作用矫顽力机制
Nd10.5Pr2.5Fe80Nb1B6非晶快淬薄带等温晶化行为及矫顽力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Nd10.5Pr2.5Fe80Nb1B6非晶快淬薄带在943,973和1003 K等温晶化与薄带组织和矫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Nd10.5Pr2.5Fe80Nb1B6快淬薄带在943 K等温晶化所需晶化孕育时间为12 min,973 K时为5 min,而1003 K时不足5 min。Nd10.5Pr2.5Fe75NbB6在1003 K晶化25 min后所得的(Nd,Pr)2Fe14B平均晶粒尺寸为163 nm,添加Nb显著延缓了Nd10.5Pr2.5Fe80Nb1B6快淬薄带晶化后的晶粒尺寸长大。加Nb,Pr能有效提高Nd10.5Pr2.5Fe80Nb1B6的矫顽力。在973 K晶化处理19 min时得到平均晶粒尺寸为96 nm的(Nd,Pr)2Fe14B单相组织,其最大矫顽力为1616 kA.m-1。
刘新才徐峰潘晶郭鹏举
关键词:ND-FE-B快淬薄带等温晶化矫顽力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