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薇

作品数:5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制剂
  • 11篇皮肤
  • 10篇外用
  • 9篇药物
  • 9篇中药
  • 9篇外用制剂
  • 8篇透皮
  • 8篇给药
  • 7篇经皮给药
  • 7篇化妆品
  • 6篇药物组合物
  • 6篇莪术
  • 5篇多糖
  • 5篇脂质体
  • 5篇透皮吸收
  • 5篇活性
  • 5篇促渗
  • 4篇地榆
  • 4篇药材
  • 4篇提取物

机构

  • 54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药炮...
  • 1篇浙江桐君堂中...

作者

  • 54篇顾薇
  • 30篇陈军
  • 22篇陆兔林
  • 22篇毛春芹
  • 17篇季德
  • 10篇李林
  • 6篇王巧晗
  • 5篇许金国
  • 4篇陆姗姗
  • 4篇董洁
  • 4篇段金廒
  • 4篇童黄锦
  • 4篇张会
  • 4篇刘培
  • 3篇张科卫
  • 3篇徐飞
  • 3篇蔡宝昌
  • 3篇赵宏宇
  • 3篇顾薇
  • 3篇姚俊宏

传媒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香料香精化妆...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炒炭存性”理论研究炮制工艺对地榆抑菌功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从药效与灰化2个角度阐释“炒炭存性”原理,并优选地榆炒炭工艺及探讨炮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与灰化临界点参数。方法考察炒炭温度、时间对地榆炮制品外观性状、提取物得率、指标性成分、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的影响,以此优选炮制工艺。结果随炒炭程度增加,地榆炭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含量先增后减,鞣花酸一直增加。地榆在抗菌效果方面炮制增效,从而阐释“炒炭存性”;地榆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提取物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呈较强正向相关性。地榆炭提取物得率与提取物中鞣花酸含量呈极强的反向相关性(r=−0.96403),地榆炭提取物得率突然下降时,饮片质地开始出现脆化、灰化现象。获得的最优地榆炒炭工艺:在250℃温度条件下炒炭6 min,此时提取物得率约30%,没食子酸在提取物[(46.41±0.06)μg/mg]和饮片中[(14.20±0.02)μg/mg]含量相较于其他炮制条件最高。结论提出用没食子酸含量指导地榆炒炭工艺,用提取物得率控制灰化临界点的研究思路,并优化了基于抑菌效应的地榆炮制工艺。
顾薇顾薇陆梦梦姚俊宏邹俊清蔡徐艺赵宏宇宋金云赵宏宇李健童黄锦陈军
关键词:地榆炒炭存性没食子酸鞣花酸药效灰化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急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创新性的把岩黄连、莪术进行配伍,为进一步增加疗效、减少给药剂量,各自取有效部位进行配伍,即岩黄连总生物碱与莪术油进行配伍,通过正交实验结合药效学实验筛选有效配比(岩黄连总碱:莪术油=1:2~2.67)及优选最佳配伍...
陆兔林毛春芹顾薇毛靖吴杨
文献传递
一种测定黄芪药材中单糖组成与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黄芪药材中单糖组成与含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测定黄芪药材中单糖组成与含量的方法,该测定黄芪药材中单糖组成与含量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黄芪多糖的提取;S2:黄芪多糖的水解;S3:单糖对照品的衍生化;S4...
严国俊陆兔林余亦婷谢辉毛春芹成小兰顾薇张倩马丽霞张佳
文献传递
一种能够提高水溶性成分皮肤递送效果的脂质体及其组合物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能提高水溶性成分皮肤递送效果的脂质体,原料包括磷脂、神经酰胺,其中磷脂为大豆磷脂或/和氢化大豆磷脂。磷脂与神经酰胺重量比为10:1~3:1,最优选3:1;磷脂优选方案为重量比20:1~1:1的大豆磷脂、氢化大豆...
陈军顾薇董洁张启清盛俊娇
文献传递
一种复方丹参片的细胞生物效应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复方丹参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方丹参片的细胞生物效应的筛选方法,该复方丹参片的细胞生物效应的筛选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样品浓度筛选和细胞株筛选:CCK‑8法筛选复方丹参片作用细胞的合适药物质量浓度...
严国俊马晓斐顾薇陈军周悦马丽霞余亦婷张倩庄欣雅
文献传递
一种灵芝多糖与丁香油的组合物
皮肤衰老一直是化妆品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纯天然的由灵芝多糖和丁香油按一定比例所组成的组合物,能够发挥协同增效的效果,一方面,灵芝多糖的保湿效果可以促进丁香油成分渗入皮肤,减少丁香油的挥发;另一方...
陈军吴凤烨冯晗董昀菲溪江安文勇坤殳叶婷高洁顾薇
文献传递
一种快速识别不同基原莪术的方法
针对不同基原中药莪术饮片质量差异较大,而现有技术药典或文献中以药材成分含量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为依据判定,费时费力,而以个人经验判断又具有主观性,本发明引入一种能够准确量化中药颜色的技术,采用对不同基原莪术粉末测色的方法...
季德于梦婷陆兔林毛春芹顾薇童黃锦李林苏联麟
文献传递
能促进经皮吸收的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普萘洛尔经皮吸收的复合磷脂传递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磷脂材料——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大豆磷脂,作为复合磷脂材料,由此磷脂材料制备的普萘洛尔复合磷脂传递体,与现有技术中只采用单一磷脂材...
陈军蔡宝昌顾薇肖寒露李俊
文献传递
β-石竹烯透皮吸收促进剂及其在外用制剂、化妆品中的应用
针对现有氮酮、油酸等化学合成透皮促渗剂透皮促渗性能不高,部分品种有异味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的透皮吸收促进剂——β‑石竹烯(CAS:87‑44‑5),其具有促渗能力强、安全性高且气味芬芳等特点。经研究表明,β‑石...
陈军顾薇顾琦苏曼
文献传递
栀子花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栀子花作为化妆品原料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但由于对其研究较少导致其开发受限。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对栀子花精油(Gardenia jasminoides flower essential oil,GJFEO)的超临界CO 2萃取工艺和残渣中的栀子花总黄酮提取物(Gardenia jasminoides flower flavonoids extract,GJFFE)的乙醇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将得到的GJFEO和GJFFE按照质量比1∶24复配得到栀子花复合提取物(Gardenia jasminoides flower compound extract,GJFCE)。之后采用体外细胞实验,分别考察了GJFEO、GJFFE和GJFCE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GJFEO萃取工艺为萃取温度38℃、萃取压力32 MPa、分离压力12 MPa;GJFFE的萃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25∶1、提取2次、每次50 min。三种提取物对氧化损伤的人角质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且GJFCE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单一使用的GJFEO和GJFFE(P<0.001)。本研究为栀子花的深加工及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徐祯毛春芹顾薇顾薇苏联麟李林皮文霞李林
关键词:栀子花精油总黄酮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抗氧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