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融

作品数:26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骨折
  • 8篇3D打印
  • 4篇胫骨
  • 3篇动脉瘤
  • 3篇螺钉
  • 2篇动脉瘤夹
  • 2篇动脉瘤夹闭
  • 2篇动脉瘤夹闭术
  • 2篇有限元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枢椎
  • 2篇寰枢
  • 2篇寰枢椎
  • 2篇胫骨平台
  • 2篇胫骨远端
  • 2篇胫骨远端骨折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机构

  • 26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刘融
  • 4篇叶哲伟
  • 4篇刘彬
  • 4篇蒋国璋
  • 3篇吴星火
  • 3篇张清
  • 2篇周赤忠
  • 2篇邵增务
  • 2篇刘国辉
  • 2篇张奕
  • 2篇陆林
  • 1篇刘璠
  • 1篇向荣
  • 1篇吕红斌
  • 1篇汤欣
  • 1篇王黎明
  • 1篇侯志勇
  • 1篇冯世庆
  • 1篇刘娟
  • 1篇杨操

传媒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侧大腿高级别黏液纤维肉瘤1例
2022年
患者,男,44岁,发现左侧大腿包块1个月,于2021年6月28日至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就诊。查体:左大腿中上段前侧隆起包块,约11 cm×6 cm×5.8 cm大小,质韧,轻移动性,无压痛,表面光滑,无波动感,边界清楚;左髋、膝关节活动正常,左下肢末梢血运及皮肤感觉正常。
刘彬刘彬张清刘融
关键词:黏液纤维肉瘤
血清BALP、NTX在糖尿病足骨髓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在糖尿病足骨髓炎(DFO)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糖尿病足(DF)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DF患者是否并发骨髓炎将其分为非骨髓炎组(n=59)、骨髓炎组(n=8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ALP、NTX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BALP、NTX对DFO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WBC计数、血清BALP、NTX(对DF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骨髓炎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WBC计数、血清BALP、NTX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骨髓炎组(P<0.05),年龄、男/女比例、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比例、溃疡史比例、冠心病比例、高血压比例与非骨髓炎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BALP、NTX诊断DFO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63,截断值分别为99.98 mmol/L、9.45 nmol BCE/μM Cr,相应灵敏度分别为78.8%、75.0%,特异度分别为84.3%、88.1%;两者联合诊断DFO的AUC为0.908,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3%、83.1%;WBC计数(OR=1.847)、BALP(OR=1.278)、NTX(OR=1.243)均是影响DFO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FO患者血清BALP、NTX水平均显著升高,两者均可能在DFO发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BALP、NTX联合可提高对DFO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筛查DFO患者。
彭汉书刘彬陈令斌刘融
关键词:糖尿病足骨髓炎
基于三维骨折地图技术的跟骨骨折线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跟骨骨折在其解剖、生物力学、损伤机制等方面复杂性极高,治疗难度大。现有的骨折分类系统多样,临床选择尚不统一。近年来骨折地图绘制技术愈发完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为全身各部位骨折的骨折特征及损伤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目的:绘制跟骨骨折线图并转化为热图,分析跟骨骨折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68例(74足)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选取一位34岁健康男性(右侧)跟骨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作为骨折线绘制模板。将68例患者足踝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重建三维骨折模型,再将骨折模型导入3-matic 12.0软件,模拟骨折复位并与标准模板拟合,在标准模板上临摹骨折线,创建骨折线图并转化为热图,分析骨折特征。结果与结论:(1)跟骨骨折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44-55岁,其中男性患者占85.3%,女性病例占14.7%;(2)跟骨骨折地图明显可见3条弧形带状高发区,A带:外侧壁环形高发区;B带:包含整个Gissane角并向外侧结节与底部交接处走行;C带:从后距关节面中间向后内侧走行,在内侧壁靠结节部向前部延伸;(3)结果表明,骨折地图能直观展现跟骨骨折特征,在跟骨的进一步分型、内固定设计、置钉策略、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验证等方面可以提供参考。
蒋代翔鲁辉马玲章花刘定玺胜照友吴启梅刘融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线三维重建
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总结了15例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3D打印引导支架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满意,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胡蝶段玲俐周赤忠罗宽刘融伍博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3D打印穿刺引流术
经皮逆向螺钉模拟治疗耻骨上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2023年
背景:经皮螺钉固定耻骨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螺钉进针点位置的选择缺乏力学验证。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探讨经皮逆向螺钉治疗耻骨上支骨折不同进针点位置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健康志愿者的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对骨盆进行三维重建,3-Matic软件划分耻骨上支骨折模型,并建立不同进针点位置的经皮逆向螺钉,模拟治疗耻骨上支骨折;Mimics软件材料赋值后,Ansys软件模拟在S_(1)椎体终板上施加600 N载荷站立位时的受力情况,并比较力学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对于Ⅰ区耻骨上支骨折,如果进针点位于上部,对整个模型及螺钉产生的最大应力,均低于下部;进针点位于上部、下部,螺钉最大应力分别为4.57,10.50 MPa,上部明显低于下部,建议选择耻骨嵴中点上方作为进针点;②对于Ⅱ区耻骨上支骨折,进针点位于上部或下部效果相当;③对于Ⅲ区耻骨上支骨折,建议选择耻骨嵴中点下方作为进针点。
鲁辉徐玲蒋代翔吴启梅刘融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进针点生物力学
3D打印技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应用前景被引量:7
2020年
背景:介入治疗可以作为无法手术切除脑动脉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但是手术初期病灶的定位或者介入治疗时导管的走行等,仅通过二维图像无法得到准确而清晰的显示,并且与操作者自身的经验及对图像的理解力等因素有关。3D打印模型是具有高仿真度及个体化特征的物理模型,在医疗领域具有个性化、精准化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等,但是在颅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较少有报道。目的:归纳脑动脉瘤的分型及治疗现状,展望3D打印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EI数据库,检索词为"脑动脉瘤,临床分型,治疗,3D打印,Cerebral aneurysm,Clinical classification,treatment,3D printing"。检索出相关文献96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归纳出51篇文献进行汇总、归纳,具体包括脑动脉瘤的分型、开颅手术及介入治疗、3D打印技术应用现状等相关内容。结果与结论: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脑动脉瘤治疗手段各有其优势及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提出3D可视化和3D打印技术,是对脑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补充;②它可以通过放大、旋转、透明化等操作更直观、准确地显示器官解剖和空间结构,同时还可以准确定位动脉瘤发生部位、计算动脉瘤大小和体积、明确动脉瘤形态等,这对于颅脑动脉瘤的术前诊断、制定手术计划、手术中精确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③同时3D打印的实体模型在病情沟通、住院医师手术操作培训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④通过总结3D打印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上的研究进展,对于三维可视化及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无论是结合流体力学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还是在现有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处理,都推动了临床研究向前发展。
张耀春郑丽芳刘融
关键词:脑动脉瘤临床分型3D打印三维可视化
空心螺钉固定Sanders ⅡB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空心螺钉内固定方式在Sanders ⅡB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在一名志愿者(男性,26岁,身高173 cm,体重70 kg)跟骨CT基础上,通过Mimics 22.0、Geomagic12.0、Solidworks2019、ANSYS Workbench 2022等数字医学软件建立跟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Sandres ⅡB型跟骨骨折模型。螺钉分为以下3种:①纵螺钉:自跟骨结节向前部;②横螺钉:自跟骨外侧壁向载距突;③垂直螺钉:自跟骨底部向丘部,垂直于后关节面。螺钉配置方案如下:纵螺钉自跟骨结节上方、中部、下方为进钉点分为上方组、中部组、下方组,再依据双横螺钉+单垂直螺钉、单横螺钉+单垂直螺钉、双横螺钉+无垂直螺钉和单横螺钉+无垂直螺钉的配置方式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最终得到12个模型(a、b、c、d、e、f、g、h、i、j、k、l模型)。在后距关节面和中距关节面分别施加420 N和200 N载荷模拟成人单足站立时跟骨受力,分析各个模型的总形变位移,丘部、前部、关节面骨折裂缝相对位移,骨折断端、螺钉的应力峰值。结果i、j模型的总形变位移最低,k、l模型的形变位移最高;其余模型的最大形变位移变化幅度较小。丘部骨折裂缝平均相对位移在上方组最低(0.27 mm),下方组相对较高,其中k、l模型的变异最大;前部骨折裂缝平均相对位移在下方组最小(0.16 mm),其中i、k模型表现最佳;关节面骨折裂缝相对位移在所有模型中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上方组模型骨折断端平均应力峰值最低(60.20 MPa),中部组和下方组接近(分别为103.88 MPa和99.76 MPa)。上方组的螺钉平均应力峰值最小(222.77 MPa),下方组k、l模型的平均应力峰值最高,分别达到331.48、349.82 MPa。结论i模型(下置纵螺钉+双横螺钉+单垂直螺钉)在降低总形变位移和前部骨折裂缝相对位移方面具有优势,值得推荐。纵螺钉、垂直螺钉和横螺钉在跟骨骨折固定中�
蒋代翔饶鑫鲁辉蒋鹏纪振中张奕刘融
关键词:跟骨空心螺钉
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疼痛智能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提高疼痛评估的快捷性、直观性、连续性、准确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面部表情图像的疼痛强度智能评估模型,为准确评估疼痛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实施有效镇痛措施提供补充依据。该方法采集7位志愿者在6种不同疼痛强度状态下的表情图片,通过预处理和数据增广形成数据库,设计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进行训练,使用特征级差异进行面部疼痛表情分类。在JAFFE、CK+数据库上进行模型性能验证和评价。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8.15%、90.91%,训练速度19 ms/step。模型在JAFFE、CK+数据库上的验证效果良好。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疼痛表情识别中准确有效,评分结果具有显著性。
刘定玺蒋国璋蒋国璋胜照友刘康鲁辉刘融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面部图像图像预处理分类器设计
个性化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的研制及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研制个性化C1/2椎弓根螺钉置入导向器,并应用于临床寰枢椎骨折的治疗并观察其早期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17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将患者的颈椎CT数据导入数字骨科工作站,三维重建、数据建模,3D打印制作个性化寰枢椎导向模板;术中在导向模板辅助下置入c1、c2椎弓根螺钉,行骨折复位短节段融合固定;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损伤脊髓及椎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36—222min,平均168.0min;术中出血量为260~556mL,平均356.0mL。17例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4—6个月(平均4.8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疗效按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ASIA92)感觉评分由术前的(7.4±3.2)分提高至(13.1±5.9)分;运动评分由术前的(5.3±3.1)分提高至(11.7±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退出等并发症。结论3D制定个性化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导向器,可使复杂、高风险的寰枢椎螺钉置入手术变得准确、安全、操作简便,大幅度提高手术精确性并降低手术风险。
吴星火刘融唐超冯立平徐松陆林杨操刘国辉叶哲伟
关键词:颈椎外科手术骨钉3D打印
基于3D打印的可监测腕部矫形器设计
2021年
研制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可监测腕部矫形器。通过三维扫描仪采集患者腕掌关节轮廓信息,按照生物力学相关要求设计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的腕部矫形器。选用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材料进行3D打印制备。功能上,该智能矫形器能辅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利用矫形器搭载的MPU6050惯性传感器、磁力计、时间模块等传感装置,监测其训练动作并记录训练时长,确保康复训练安全高效的进行,帮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盛然蒋国璋刘康刘融
关键词:3D打印增材制造偏瘫早期康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