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病毒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原体
  • 1篇支原体
  • 1篇中苯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伤风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肿瘤
  • 1篇体外抗肿瘤活...
  • 1篇培养法
  • 1篇破伤风
  • 1篇破伤风抗毒素
  • 1篇肿瘤

机构

  • 5篇长春生物制品...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李婷婷
  • 4篇刘辉
  • 4篇杨红育
  • 2篇柏丛
  • 2篇陶冬
  • 2篇赵红丽
  • 2篇张楠
  • 2篇丁壮
  • 2篇赵虹
  • 2篇徐志强
  • 2篇张波
  • 2篇邱璐
  • 1篇夏青娟
  • 1篇曹宇
  • 1篇惠琦
  • 1篇李帅
  • 1篇林洪娟
  • 1篇崔越
  • 1篇张雪楠
  • 1篇刘智慧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牛副流感病毒3型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在Vero-E6、MRC-5和MDBK 3种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进行分析。方法将BPIV3分别接种至Vero-E6、MRC-5和MDBK 3种细胞,盲传3代,逐日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3种细胞盲传3代后BPIV3的增殖情况;将病毒滴度为1.0×104TCID50/ml的BPIV3分别接种至MDBK和Vero-E6单层细胞中,培养7 d,逐日测定各细胞中的病毒滴度。结果BPIV3在MDBK细胞中盲传1代即可观察到明显的CPE;在Vero-E6细胞中盲传2、3代可见CPE;在MRC-5细胞中盲传3代未见CPE。在MDBK细胞中盲传3代可检测到较强荧光信号;在Vero-E6细胞中盲传3代荧光强度较弱;在MRC-5细胞中盲传3代未检测到荧光信号。BPIV3在MDBK和Vero-E6细胞中分别于培养第5和6天时病毒滴度达峰值,分别为1.2×1010和1.0×105 TCID50/ml。结论 BPIV3在MDBK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强于Vero-E6细胞,最适用于培养该病毒,MRC-5细胞不适用于培养BPIV3。
赵红丽刘智慧李婷婷黄晓娜初佳芮陶冬张楠柏丛霍琦刘辉
关键词:VERO-E6细胞
牛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研究旨在获得牛细小病毒分离株,并对牛细小病毒(BPV)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进行探讨,为牛细小病毒疫苗的开发筛选出合适的病毒株及适宜病毒扩增的细胞株。将96批次牛血清样品分别接种于BT细胞中,盲传3代,逐日观察细胞病变(CPE),对出现典型细胞病变的样品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分离得到1株牛细小病毒,并且对这株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将牛细小病毒接种在Vero、BT和MDBK 3种细胞中,筛选出适合牛细小病毒培养用的细胞株。结果,通过对96批次牛血清样品接种于BT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获得4株病毒阳性株,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获得1株牛细小病毒,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这株牛细小病毒能凝集豚鼠、马、人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家兔、山羊和鸡的红细胞。这株牛细小病毒在BT细胞中可稳定传代,在MDBK和Vero细胞中盲传3代仍未检测到牛细小病毒。结果表明,通过细胞体外培养法分离得到1株牛细小病毒,可以作为牛细小病毒疫苗制备的病毒株,对这株牛细小病毒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BT细胞是最适合培养这株牛细小病毒的细胞,候选细胞株MDBK和Vero细胞不适合这株牛细小病毒的扩大培养。本研究为牛细小病毒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刘辉杨红育赵红丽李野赵虹李婷婷丁壮
关键词:病毒分离
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及体外抗肿瘤活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3型标准株(Reovirus 3)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动力学,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将低浓度的呼肠孤病毒分别接种于Vero-E6、MRC-5和MDBK 3种细胞,盲传3代,逐日观察细胞病变(CPE);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盲传3代后的病毒复制情况;将黑色素瘤细胞与MDBK细胞置同一个器皿中用呼肠孤病毒进行攻毒,每日观察CPE。结果接种低浓度的呼肠孤病毒后72 h,即可在MDBK细胞中观察到明显的CPE;在MRC-5细胞中盲传3代未发现CPE;在Vero-E6细胞中盲传3代可发现轻微的CPE。呼肠孤病毒在MDBK细胞中可稳定传代;在MRC-5细胞中盲传3代未检测到病毒;在Vero-E6细胞中盲传2代即可检测到病毒,但荧光强度较弱。接种呼肠孤病毒后30 h,黑色素瘤细胞出现破裂且大面积死亡,MDBK细胞局部区域开始出现CPE,且病变区域逐渐扩大。结论 MDBK细胞是最适合培养呼肠孤病毒的细胞,Vero-E6细胞中病毒可以繁殖,但是复制动力较MDBK细胞弱,MRC-5细胞不适于培养呼肠孤病毒。呼肠孤病毒在体外具有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的特性,但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相对体外更加复杂,体内具有的抗肿瘤活性尚需在肿瘤动物模型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刘辉杨红育丁壮陶冬徐志强赵虹李婷婷柏丛张楠佐毅曹宇
关键词:呼肠孤病毒抗肿瘤活性
NaHCO_3缓冲体系的动态变化对培养法支原体检查的干扰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NaHCO3缓冲体系的动态变化对培养法支原体检查的干扰作用,确保生产过程中支原体污染检查的准确性。方法用NaHCO3缓冲液和NaOH分别调整狂犬病病毒收获液及不含病毒样本的病毒稀释液p H至6.92、7.51、7.65、7.85、8.04和8.48,分别接种于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和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进行培养法支原体检查,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分别用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复检。结果用NaHCO3缓冲液调整狂犬病病毒收获液p H值至7.85以上时,培养法支原体检查结果为阳性,但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复检结果均为阴性,排除样品污染支原体的可能性。结论用NaHCO3调整病毒培养物等生物样品p H值达7.85以上时,对培养法支原体检测结果产生干扰作用。
刘辉李婷婷邱璐张波崔越戴长河林洪娟夏青娟惠琦杨红育
关键词:支原体NAHCO3培养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超纯水(体积比1∶1);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进样量:5μl。对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检测限、准确性、精密性验证。用验证后的方法检测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的苯酚残留量。结果供试品溶液中加入60μg/ml的苯酚对照品溶液和间甲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为99.9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139 3%;在1~60μg/ml范围内,苯酚对照品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869 19 X+1.082 34 e-1,r=0.999 96;按照信噪比(S/N)≥3确定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苯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5%和97.03%,RSD分别为0.025%和0.796%;供试品溶液5次检测结果的RSD为1.485 9%。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的苯酚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890μg/ml的要求。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快速、简便,且专属性、线性、准确性、精密性良好。
邱野李帅李婷婷张波徐志强邱璐张雪楠杨红育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破伤风抗毒素苯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