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 作品数:8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现况调查研究:指南与实践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现况及和指南推荐的差距,发现二级预防药物在老年CHD患者中的使用特点,同时分析影响其服药的因素,以促进CHD二级预防的改善。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老年CHD患者(≥65岁)1150例进行横断面、非干预性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调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性CHD患者中的使用率分别为61.3%、54.5%、51.2%和85.6%,而未服用任何上述药物比例高达8.5%,全部服用比例仅有20.7%。分析影响各类药物服用的因素发现: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CHD二级预防知识及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收入、教育程度、CHD二级预防知识及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ACEI/ARB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收入、教育程度及CHD二级预防知识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及CHD二级预防知识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除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尚可外,其它3种CHD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普遍偏低,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实现"健康老龄化",噬待规范CHD二级预防用药。 刘小伟 王江挺 林森娜 杜常青 徐晨凯 朱可夫 唐礼江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 服药率 影响因素 血清总胆红素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在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75例,依据疾病程度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35例,另随机纳入非冠心病患者40例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一步对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检查,术前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分析ACS组和SAP组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差异,比较3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与斑块性质关联性。结果:ACS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SAP组和NC组(P<0.05);IVUS显像特征显示ACS组管腔面积、纤维帽厚度显著低于SAP组,而斑块负荷、脂核大小、偏心指数、重构指数均显著高于SAP组(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纤维帽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306,P<0.01),与脂核大小、偏心指数、重构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15、-0.324、-0.310,P<0.01)。结论:血清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预测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血液学指标。 朱可夫 王宁夫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 胆红素 川芎嗪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组和川芎嗪+氯尼达明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三组均建立在体SD大鼠心肌IRI模型,川芎嗪(10 mg/kg)于缺血前5 min静脉注射,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mPTP)抑制剂氯尼达明(50 mg/kg)于松开结扎线前10 min经腹腔注射。比较各组间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氧化损伤指标以及心肌线粒体解耦联蛋白3(UCP3)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川芎嗪组和川芎嗪+氯尼达明组的心肌梗死面积、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组织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UC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川芎嗪组相比,川芎嗪+氯尼达明组的心肌梗死面积、血浆CK、CKMB、LDH水平、心肌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ATP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而两组间UCP3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川芎嗪预处理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有效减轻心肌IRI,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和UCP3相关的信号通路作用有关。 朱可夫 吴少泽 娄江杰 李琳 翁莹政 唐礼江关键词:川芎嗪 线粒体能量代谢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改变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朱可夫 唐礼江冠心病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改变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滴蛋白5(perilipin 5)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入选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13例作为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55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58例,同期选择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113例年龄性别匹配人群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选者的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分析脂滴蛋白5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69μg/L vs 4.29μg/L,P<0.01);ACS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显著低于SAP患者(2.30μg/L vs 3.29μg/L,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r=0.18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36,95%CI:0.603~0.898,P=0.003)。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较低,低血清脂滴蛋白5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可以作为冠心病新的生化指标。 朱可夫 王玉茗 俞勤凯 杜常青 刘小伟 徐晨凯 唐礼江关键词: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绞痛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清总胆红素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既往研究发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呈负相关,而目前国内外尚无研究报道其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本研究首次探讨了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在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作用。方法 入选冠心病的患者75例,依... 朱可夫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 胆红素 文献传递 环孢霉素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和治疗进展 2014年 在溶栓和介入治疗问世之后,通过早期再灌注治疗使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成为了可能。而再灌注之后的二次心肌损伤使得早期再灌注疗效减弱。目前人们发现环孢霉素A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尤为突出,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从而阻滞了心肌细胞死亡的级联反应。现综述环孢霉素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最新机制、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旨在为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寻找新的更佳途径。 朱可夫 王宁夫关键词:环孢霉素A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暴发型心肌炎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分析影响暴发型心肌炎预后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统计自2005年1月~ 2012年12月期间笔者医院诊治的暴发型心肌炎患者3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对出院后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30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平均年龄22.33&#177;7.62岁,起病症状以胸闷(80.00%)、气急(46.67%)、乏力(43.33%)为主.主要并发症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63.33%)、心源性休克(60.00%)、室性心律失常(53.33%)、阿斯综合征(26.67%)、急性肾衰竭等(26.67%).其中有11例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7例患者使用ECMO,7例患者植入IABP辅助.暴发型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21例治愈,9例(27%)死亡,其中2例救治不够及时,使用ECMO治疗仍无效.死亡患者均死于住院1周内.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出现心源性休克、使用机械通气和暴发型心肌炎急性期死亡相关.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低(EF<50%)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恢复正常,11例ST-T心梗样心电图患者,出院1个月后心电图均恢复正常.21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出院后随访,心功能均恢复正常(NYHA Ⅰ),2例患者复发;普通急性心肌炎患者出院后随访50例,有2例患者出院后复发,复发患者均表现为急性心肌炎,营养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 暴发型心肌炎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出现心源性休克、使用机械通气和暴发型心肌炎急性期死亡相关,暴发型心肌炎出院后预后较好,和急性心肌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谢剑昶 李虹 汪洋 朱可夫 王宁夫关键词:暴发型心肌炎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