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伟

作品数:25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7篇心肌
  • 6篇冠状
  • 5篇心病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5篇冠心病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主动脉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3篇伊班膦酸
  • 3篇伊班膦酸钠
  • 3篇酸钠
  • 3篇主动脉瘤
  • 3篇老年
  • 3篇老年冠心病
  • 3篇腹主动脉

机构

  • 24篇浙江医院
  • 11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萍乡市人民医...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慈溪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医学会
  • 1篇江西省萍乡市...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作者

  • 25篇刘小伟
  • 20篇唐礼江
  • 12篇徐晨凯
  • 9篇杜常青
  • 6篇金红峰
  • 4篇曾广忠
  • 2篇毛根祥
  • 2篇潘婷婷
  • 2篇朱可夫
  • 2篇王三应
  • 1篇杨家虎
  • 1篇刘元伟
  • 1篇王欢
  • 1篇朱敏
  • 1篇吴万振
  • 1篇陈建明
  • 1篇杨海华
  • 1篇汤益民
  • 1篇陈晓锋
  • 1篇王琳

传媒

  • 7篇心脑血管病防...
  • 5篇浙江医学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老年病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抑制小鼠腹主动脉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腹主动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6 d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48只,随机分为5组。其中8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余40只均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1000 ng·kg^(-1)·min^(-1))持续皮下注射诱导腹主动脉瘤模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AngⅡ组、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组(双药联合组),每组10只。记录实验前和实验末各组小鼠的基础情况(包括体重、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小板计数等),获取腹主动脉组织并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和MMP-9的表达。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组间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5组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实验前收缩压、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实验末收缩压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70,P<0.05)。除对照组小鼠未形成腹主动脉瘤外,其他4组小鼠腹主动脉瘤成模率为50.0%~80.0%、破裂发生率为30.0%~50.0%。5组小鼠腹主动脉瘤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70,P<0.05),其中AngⅡ组、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腹主动脉瘤直径均明显大于双药联合组(P<0.05或0.01)。5组小鼠IL-1β、TNF-α及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500、21.940、49.650、199.100,P<0.05或0.01),其中双药联合组各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AngⅡ组、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P<0.05),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组各指标表达水平均与Ang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可抑制小鼠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及生长,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腹主动脉内炎症反应有关。
刘小伟娄江杰翁莹政唐礼江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阿司匹林
羟苯磺酸钙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羟苯磺酸钙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急诊PCI治疗的164例STEMI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指南规定用药,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术后当日予以羟苯磺酸钙500mg/次,3次/d,连续应用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72h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I(c TNI)峰值及其释放的峰值曲线下面积;术前及术后3个月心超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术前及术后多个时间点检测血清N端B型利尿肽前体(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DI)和血小板聚集率等。结果术后两组CK-MB、c TNI峰值及其释放的峰值曲线下面积无差别。术后3个月研究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6MW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NT-pro BNP、hs-CRP、ET-1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含量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STEMI患者在PCI术后应用羟苯磺酸钙虽短时间内并不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但3个月后能改善心功能。这可能与羟苯磺酸钙通过改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性能,进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抑制STEMI区域的局部炎症反应有关。该药可作为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的辅助用药应用于临床。
王江挺刘小伟岑镇波唐礼江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羟苯磺酸钙冠状动脉微循环
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缺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后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SLE)和社会支持缺陷(SSD)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后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医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威胁事件列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评估结果分为A组(无SLE无SSD)、B组(有SLE无SSD)、C组(无SLE有SSD)和D组(有SLE有SSD)。1年后采用社会和职业功能评定量表(SOFAS)、WHO残疾评定量表检查者12项(WHODAS-12)、WHO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估并比较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共纳入652例ACS患者,其中398例完成1年随访。4组患者在性别、独居、Montgomery Asberg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焦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这4个协变量后,经协方差重复测量分析发现4组患者SOFAS、WHODAS-12评分以及WHOQOL-BREF的生理因素、社会关系、环境背景评分均存在组间及时间的交叉反应(均P<0.05)。结论ACS早期阶段存在SLE和SSD,预示患者后期功能恢复差和生活质量低下。
潘婷婷吴万振刘小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应激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
ACEI/ARB在高血压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中的作用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全球肆虐,截至2020年4月18日,全球累计确诊高达2 199 321例,累计死亡153 386例,新增确诊病例及死亡病例仍未停止、不断攀升。令人惊讶的是,在COVID-19死亡病例中,合并高血压者高达60.9%。众多研究表明,COVID-19病毒感染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密切相关,于是有专家建议高血压合并COVID-19者,应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舷为其越煙的降压药[1]。
刘小伟唐礼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ACE2合并高血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
微栓塞球联合凝血酶粉栓塞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2017年
目的通过微栓塞球联合凝血酶粉制剂栓塞冠状动脉制作Beagle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用体重10~12kg的30只Beagle犬经股动脉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影,经微导管先把聚乙烯微球2ml(4×104/ml)悬浮制剂快速注入,随后注入凝血酶粉制剂2ml(1000u/ml)栓塞左前降支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结果全部Beagle犬均行左冠状动脉造影成功,栓塞即刻成功率为83.33%,术中死亡率为16.67%,2周的存活率为70.00%。术后1小时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心脏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1/3收缩减弱,LVEF值明显下降。术后1周示左心室前壁出现节段性运动减弱及反向运动,LVEDd增大,LVEF值恢复正常范围。结论微栓塞球联合凝血酶粉制剂行冠状动脉介入封堵法建立Beagle犬心肌梗死模型,具有建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动物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成活率高,且具有可逆性等优点,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犬急性心肌梗死造模方法。
金红峰曾广忠徐晨凯王云龙刘小伟唐礼江
关键词:心肌梗死模型冠状动脉栓塞
老年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现况调查研究:指南与实践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现况及和指南推荐的差距,发现二级预防药物在老年CHD患者中的使用特点,同时分析影响其服药的因素,以促进CHD二级预防的改善。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老年CHD患者(≥65岁)1150例进行横断面、非干预性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调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性CHD患者中的使用率分别为61.3%、54.5%、51.2%和85.6%,而未服用任何上述药物比例高达8.5%,全部服用比例仅有20.7%。分析影响各类药物服用的因素发现: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CHD二级预防知识及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收入、教育程度、CHD二级预防知识及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ACEI/ARB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吸烟状况、收入、教育程度及CHD二级预防知识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的独立影响因素;CHD确诊病程、CHD类型及CHD二级预防知识是影响老年CHD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除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尚可外,其它3种CHD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普遍偏低,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实现"健康老龄化",噬待规范CHD二级预防用药。
刘小伟王江挺林森娜杜常青徐晨凯朱可夫唐礼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服药率影响因素
伊班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肌重构与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背景:  心肌纤维肥厚、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肌血管周围的改变是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最常见的病理变化。伊班膦酸钠(Ibandronate),为一含氮双膦酸盐(N-BPs),...
刘小伟
关键词:伊班膦酸钠心肌重构心脏功能
高糖对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趋化因子受体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高糖对循环纤维细胞增殖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浙江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5例T2DM患者(T2DM组),以及同期体检健康的15名血糖正常者(NGT组)。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培养、鉴定后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DMEM培养基(5.5、25、30 mmol/L葡萄糖和5.5 mmol/L葡萄糖+30 mmol/L甘露醇)干预不同时间(24、48、72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XCR4和CTGF的表达情况(48h)。另收集两组外周血各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循环纤维细胞含量。结果经14d培养,循环纤维细胞光镜下呈典型梭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细胞CD45(绿色)和胶原蛋白Ⅰ(COL-Ⅰ)(红色)表达明显,且T2DM组梭形细胞较NGT组增多。CCK-8检测显示葡萄糖对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以30 mmol/L干预48h最显著(P<0.01)。Western blot显示,干预48h后,葡萄糖呈浓度依赖性刺激循环纤维细胞CXCR4和CTGF的表达(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2DM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D45+COL-Ⅰ+双染阳性的循环纤维细胞含量高于NGT组[(1.93±1.01)vs(0.52±0.35),P<0.01]。结论 T2DM患者外周血中CD45+COL-Ⅰ+循环纤维细胞含量明显升高。体外高浓度葡萄糖可刺激循环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CXCR4和CTGF分泌,提示循环纤维细胞可能参与糖尿病器官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翁莹政娄江杰杜常青刘小伟徐晨凯曾广忠唐礼江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5-氮胞苷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起搏细胞
王欢唐礼江刘元伟徐晨凯刘小伟
心外膜脂肪组织对冠状动脉斑块分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对冠状动脉斑块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浙江医院冠状动脉造影后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34例患者影像资料。将同一血管、无分支汇入段、紧贴心包腔结构(血管中膜距心包腔≤1 mm),且斑块负荷最大帧影像归为组一,并依据毗邻心包腔的关系分为心包腔组(P组)和心肌面组(M组);非紧贴心包腔结构且斑块负荷最大帧影像归为组二,并依据毗邻心包腔的关系分为心包腔组(O组)和心肌面组(I组)。分别测定各组斑块面积。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图像中血管相应位置,分别测量心包腔侧和心肌面侧的EAT厚度。结果组一中,P组斑块面积小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二中,O组斑块面积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一P组EAT厚度小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二O组EAT厚度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无分支汇入段,斑块分布易受心外膜脂肪组织影响。
叶晨唐礼江汤益民毛萍王江挺杨家虎郭亦韬刘小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超声回顾性分析心包腔心外膜脂肪组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