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丽霞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4篇细胞
  • 2篇皮肤鳞状细胞
  • 2篇皮肤鳞状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鳞状
  • 2篇鳞状细胞
  • 2篇鳞状细胞癌
  • 2篇黑素
  • 2篇黑素瘤
  • 2篇病理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诊断准确率
  • 1篇指(趾)甲疾...
  • 1篇皮肤ROSA...
  • 1篇皮肤活检
  • 1篇皮肤镜
  • 1篇皮肤鳞癌
  • 1篇染色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8篇鲁丽霞
  • 6篇陈明亮
  • 4篇粟娟
  • 3篇李芳芳
  • 2篇施为
  • 2篇陈翔
  • 1篇李吉
  • 1篇谢红付
  • 1篇张江林
  • 1篇龙娟
  • 1篇赵爽
  • 1篇匡叶红
  • 1篇廖立秋
  • 1篇彭聪
  • 1篇曾伟奇

传媒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机械应力与黑素瘤:129例足底黑素瘤的回顾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机械应力在足底黑素瘤形成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29例足底黑素瘤的分布位置及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比较承重区(足趾、足前部、足中部外侧、足跟)与非承重区(足弓)皮损分布的差异,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足底承重区与非承重区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129例足底黑素瘤患者中,男66例(51.2%),女63例(48.8%),发病年龄(60.6±13.1)岁。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足跟(65个病变,1.31个/cm^(2)),其余依次是足前部(31个病变,0.41个/cm^(2))、足趾底面(15个病变,0.43个/cm^(2))、足中部外侧(11个病变,0.38个/cm^(2))、足弓(7个病变,0.16个/cm^(2))。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承重区较非承重区更易患黑素瘤(χ^(2)=66.59,P<0.001);与足弓部相比,足跟和足前部发病密度更高(χ^(2)值分别为38.29、5.23,P值分别<0.001、=0.022)。承重区与非承重区足底黑素瘤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左/右足受累、皮损Breslow厚度、溃疡情况、Clark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足底承重区较非承重区更易患黑素瘤,推测机械应力刺激可能与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吴清容高鑫鲁丽霞李芳芳陈明亮赵爽陈翔粟娟
关键词: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
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本综述旨在概述皮肤鳞癌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涵盖表皮生长因子、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肿瘤微环境及细胞凋亡等方面,以期为皮肤鳞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李家帅洪晴瑜陈明亮鲁丽霞
关键词:皮肤鳞癌发病机制
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进展
2023年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SCC)是常见的皮肤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2020年除基底细胞癌外的非黑色素瘤皮肤肿瘤新发病例119万,其中63731死亡人数,绝大多数的cSCC临床表现局限仅累及皮肤,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预后良好,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的cSCC患者,可考虑手术、放疗和系统治疗等综合治疗,本综述将介绍对cSCC的手术、非手术治疗,同时涉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可能对cSCC治疗有效的临床试验药物。
洪晴瑜李家帅鲁丽霞陈明亮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
CD147参与黑素瘤细胞线粒体有氧氧化及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黑素瘤细胞株的线粒体有氧氧化能力及其与侵袭能力的相关性;检测黑素瘤细胞株线粒体中CD147 参与有氧氧化过程及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运用transwell 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
鲁丽霞粟娟曾伟奇彭聪陈翔
浅析Fite染色在麻风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估Fite染色在麻风病组织病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科2013--2017年诊断的13例麻风及疑似麻风患者(临床及HE染色高度怀疑为麻风而抗酸染色阴性)组织病理学切片重新行Fite染色,并与抗酸染色结果对比,评估Fite染色在麻风诊断中的价值。结果6例抗酸染色阳性患者Fite染色亦为阳性;7例抗酸染色阴性的疑似麻风患者,6例Fite染色发现数量不一的麻风分枝杆菌,1例阴性。结论Fite染色可以提高麻风分枝杆菌的阳性检测率。
施为陈明亮李芳芳鲁丽霞李吉谢红付
关键词:麻风组织细胞化学
汗孔角化症47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分析
2023年
目的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PK)是一种表皮角化的罕见皮肤病,可合并基底细胞癌、鲍温病等,部分可发展为皮肤肿瘤。因此,提高PK的诊断准确性十分必要。组织病理学分析是PK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为汗孔角化症的47例患者,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以期分析其误诊病理的病理特点,提高皮肤活检的应用率。方法对2015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皮肤科和湘雅医院皮肤科病理诊断为PK的4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临床特征及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寻找拟诊与病理诊断不相符患者其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差异。结果本研究发现,男性PK患者更常见;PK皮损多发生在四肢,臀部及肛周亦常见。其可能的临床拟诊为银屑病、湿疹、扁平苔藓等疾病。皮损位于臀部、肛周、乳房等隐私部位时,被拟诊为其他疾病(例如湿疹、银屑病、鲍温病等)的概率更高(P=0.018)。角化不良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发生真皮浅层噬色素细胞浸润或色素颗粒沉积亦无明显差异。但是,被拟诊其他疾病患者棘层增生肥厚程度较直接诊断患者更明显(P=0.008),并且,颗粒层变薄或消失较诊断为其他疾病患者明显(P=0.0005)。结论PK患者皮损发生于臀部、外阴、肛周、乳房等隐私部位的PK患者常在初始就诊阶段被拟诊为其他疾病,包括湿疹、银屑病、鲍温病等,病理上棘层增生肥厚和颗粒层变薄消失在非拟诊PK患者中存在差异。当皮损发生于以上部位时,加强皮肤活检的开展可提高PK的诊断准确率。
闫思聿鲁丽霞匡叶红廖立秋
关键词:汗孔角化症病理学皮肤活检诊断准确率
常见甲病的皮肤镜表现被引量:7
2020年
指(趾)甲类疾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类似。皮肤镜为无创检查,可通过观察甲小皮、甲皱襞、甲板等部位,快速、全面地观察早期病甲的变化,可用于甲病的诊断及治疗或手术效果评价。本文结合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明确诊断的指(趾)甲类疾病的皮肤镜表现,总结常见甲病的皮肤镜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甲病的认识。
鲁丽霞陈明亮李芳芳李青玲张江林粟娟
关键词:指(趾)甲疾病甲癣
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被引量:4
2015年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1岁。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丘疹、结节,皮损不伴疼痛、瘙痒等症状。后皮损开始融合、增多,逐渐发展至腹部及双下肢。患者既往体健。 皮肤科检查:双面颊可见直径0.5cm~1cm大小不等的红色的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斑块,表面光滑有光泽(图1A),压之不褪色。
鲁丽霞粟娟施为龙娟陈明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