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莉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拟南芥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悬铃木
  • 1篇亚细胞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细胞
  • 1篇植物细胞质
  • 1篇致敏蛋白
  • 1篇突变体
  • 1篇器官
  • 1篇细胞系
  • 1篇细胞系统
  • 1篇细胞质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
  • 1篇颗粒物
  • 1篇基因

机构

  • 4篇上海大学
  • 1篇埼玉大学

作者

  • 4篇张卫
  • 4篇周树敏
  • 4篇张红莉
  • 2篇洪强
  • 2篇王伟倩
  • 1篇吕森林
  • 1篇王青躍
  • 1篇李杨
  • 1篇陈燕
  • 1篇郑帮
  • 1篇孙恒吉
  • 1篇赵慧

传媒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拟南芥翻译延伸因子EF1A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探讨了拟南芥的翻译延伸因子EF1A的亚细胞定位.以Col野生型拟南芥的cDNA为模板,通过高保真KOD扩增酶获得2 363bp的拟南芥转录延伸因子EF1A基因片段,将其与GFP融合后共同连入p1300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法将p35S∶GFP和p35S∶EF1A∶∶GFP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观察转基因植物细胞中GF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35S∶GFP转基因植物中,细胞核中GFP荧光强度显著高于细胞质中荧光强度,但是在p35S∶EF1A∶∶GFP转基因植物中,细胞核中荧光强度与细胞质中荧光强度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进行蛋白翻译时细胞质中的EF1A含量显著高于细胞核中,这也为翻译延伸因子EF1A的亚细胞定位提供了实验依据.
陈燕王伟倩张红莉夏群芳孙恒吉李瑞沙郑帮周树敏张卫
关键词:拟南芥GFP
植物细胞质介导GFP-NLS蛋白入核转运的HeLa细胞系统的建立被引量:1
2017年
细胞核作为细胞中重要的遗传物质存储、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涉及大量信息和物质的传输活动,尤其是蛋白质的入核转运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证明,植物细胞质可以有效应用于动物细胞体系研究蛋白质入核转运。本文利用病毒SV40抗原蛋白中的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标记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通过拟南芥细胞质的介导,利用He La细胞核建立研究蛋白质入核转运的半细胞体系。结果显示,植物细胞质结合NLS片段能改变GFP在He La细胞核内外的分布,实现对目标蛋白入核过程的介导,使GFP-NLS最后定位于细胞核内。这也意味着通过He La细胞建立起的半细胞体系能为蛋白质入核转运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体系。
李瑞沙洪强周树敏张红莉李杨张卫
关键词:核定位信号
上海春季大气颗粒物中致敏悬铃木花粉蛋白的分布特征
2019年
选择上海大气颗粒物中悬铃木致敏花粉蛋白Pla a3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工程手段表达Pla a3蛋白,并利用该致敏蛋白免疫大鼠,制备出单一致敏原的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分析上海大气颗粒物中Pla a3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颗粒物中总蛋白质量浓度在<1.1μm的粒径段内最高,为2.53.0μg/m^3;Pla a3蛋白主要分布在>7.0μm的粒径段内,其平均质量浓度为7.5 pg/m^3,但在<1.1μm粒径段内的质量浓度最低.在上述分析结果基础上,将进一步探讨颗粒物中主要有害组分与致敏蛋白分布之间的关系.
赵慧彭加仙洪强张红莉王伟倩王青躍谭正莹周树敏张卫吕森林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A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拟南芥bso-1突变体的基因定位及表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EMS化学诱变在拟南芥Columbia(Col-0)野生型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1株器官显著增大的突变体,命名为big size organ1(bso-1)。遗传分析表明,bso-1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表型观察发现,突变体植株的幼苗、花、果荚及种子与野生型相比都表现出明显的增大。组织切片结果显示,突变体种子的增大主要由胚细胞个体增大导致胚体积增大而实现,因此突变体种子的重量也较野生型有明显增加。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将相关基因初步定位在4号染色体上SSLP标记T5L19与F28M11之间58kb区间内,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此区间内未见调控植物器官大小发育相关的已知基因的报道。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bso-1突变体相关基因及探讨其在控制植物器官发育尤其是种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夏群芳周树敏王伟倩李瑞沙张红莉张卫
关键词:拟南芥器官基因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