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燕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CTP血管介入术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效果比较
- 2014年
- 目的比较CT脑灌注成像(CTP)血管介入术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AS)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提供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66例IAS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采用CTP血管介入术治疗并给予抗凝药物,药物治疗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的脑血流量指标,及1年内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治疗后除rCBV外,其他指标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0.05);药物治疗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2组预后卒中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P血管介入术治疗IAS的安全性较高,疗效明显,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 关键词:血管介入术CT脑灌注成像氯吡格雷
- 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术后1年内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
- 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脑卒中
- 基于CTP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效果比较
- 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 通过比较基于CTP(CT脑灌注成像)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效果,经多方查阅资料,临床中详实统计数据、记录指标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有效。该课题旨在证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于CTP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
- 关键词:
- 关键词: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
- 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术前应用CT灌注成像评估的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术前应用CT灌注成像评估的意义,为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该院行血管内支架术的6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在术前根据CT灌注成像(CTP),狭窄≥70%为判定标准,分为轻度灌注组和常规灌注组各31例,跟踪随访1年,对2组患者术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MTT)、局部达峰时间(rTTP)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轻度灌注组患者rCBF比治疗前明显增加,rMTT、rTTP比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灌注组患者rCBF、rMTT、rTTP、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轻度灌注组mRS≤2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常规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灌注组mRS≤2的人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术前应用CT灌注成像评估具有较高的治疗引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王箐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术CT灌注
-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研究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新发脑卒中长期降压疗效及卒中复发情况。方法选择83例新发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组。左旋氨氯地平组42例,给予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贝那普利组41例,给予贝那普利降压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压水平及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降低(P <0. 05),左旋氨氯地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氨氯地平组脑卒中复发率为7. 14%低于贝那普利组的24. 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1)。结论在新发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但在脑卒中复发率控制上,左旋氨氯地平则优于贝那普利。
- 刘翠平侯永革朱荣彦苑欣然蔺辉前齐燕
- 关键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脑卒中高血压
-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时对夹心椎体进行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的必要性。方法:选择“三明治”型OVCF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病人58例,其中观察组29例在常规行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基础上进行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约2 mL)预防性强化,对照组29例未行夹心椎体强化,随访观察夹心椎体骨折情况。结果:2组术前骨密度、年龄、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例(3.45%)骨折发生,B组中有8例(27.59%)发生骨折,2组术后骨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结论:在常规对“三明治”型OVCF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时,行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能降低术后夹心椎体骨折风险。
- 李晓华佘丽君范金鹏王喜刘永强齐燕郝志鹏
-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椎体后凸成形术
- 椎体成形术后继发夹心椎体骨折风险因素的研究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夹心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拟定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3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A组(骨折组,16例)和B组(对照组,27例),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骨密度、骨水泥是否渗漏等因素,并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及骨水泥是否渗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骨密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低骨密度值是导致椎体成形术后夹心椎体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而与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水泥是否渗漏等无明显相关性,术后常规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必要时对夹心椎体进行骨水泥预防性强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晓华佘丽君范金鹏刘永强齐燕郝志鹏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