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可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抑郁
  • 5篇双相
  • 4篇脑白质
  • 4篇白质
  • 3篇抑郁患者
  • 3篇张量成像
  • 3篇双相抑郁
  • 3篇皮层
  • 3篇全脑
  • 3篇网络
  • 3篇弥散
  • 3篇弥散张量
  • 3篇弥散张量成像
  • 3篇脑结构
  • 3篇成像
  • 2篇抑郁症
  • 2篇焦虑
  • 2篇表面积
  • 2篇磁共振
  • 1篇性激素

机构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市江宁区...

作者

  • 10篇赵可
  • 9篇阎锐
  • 9篇姚志剑
  • 7篇花玲玲
  • 5篇陈瑜
  • 5篇史家波
  • 5篇刘海燕
  • 4篇卢青
  • 4篇陈建淮
  • 2篇秦姣龙
  • 1篇汤浩
  • 1篇韩颖琳
  • 1篇毕昆
  • 1篇程宏
  • 1篇姚丽敏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网络连接强度与病程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男性正常对照者脑白质结构加权网络节点连接强度属性值的异同,分析患者不同脑区的连接纤维受损情况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25例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6例男性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AAL)模板将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racking,FACT)方法进行纤维追踪,构建脑白质结构加权网络。结果患者组右侧丘脑(P=0.03,校正后)、右侧颞横回(P=0.04,校正后)连接强度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患者组右侧丘脑连接强度属性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5,P=0.03)。结论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连接纤维受损的脑区主要位于丘脑和颞叶;同时,丘脑连接纤维的损害与病程有关。
陈建淮姚志剑秦姣龙赵可阎锐花玲玲卢青
关键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弥散张量成像
首发抑郁症患者皮层与皮层下结构连接模式异常改变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位居全球疾病负担前列,既往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表现出额叶、顶叶和颞叶等广泛区域的皮层厚度以及多个皮层下结构体积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抑郁症的神经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皮层...
赵可刘海燕阎锐花玲玲陈瑜史家波姚志剑
关键词:抑郁症
首次发病和复发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网络节点度属性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和复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脑白质结构网络中表示节点连接疏密程度的度属性值异同.方法 对29例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首发组)、20例复发抑郁症患者(复发组)、57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同时对全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构建脑白质结构网络.比较首发组、复发组与对照组,以及首发组与复发组间脑网络节点度属性值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首发组左侧壳核度属性值(11.83±2.28)较对照组(13.95±2.33;t=-4.02,P=0.000 13,通过校正)下降;(2)复发组节点度属性值(右侧背外侧额上回:7.80±1.43;左侧壳核:11.75±2.07)较对照组(9.70±2.89,13.95±2.33;t=-3.81、-3.73,P=0.000 31、0.00037,通过校正)下降;(3)复发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度属性值(7.80±1.44)较首发组(9.62±1.78;t=-3.80,P=0.000 42,通过校正)下降;(4)首发、复发组与对照组脑网络核心节点分布区域类似,其中左侧壳核为共同的核心节点;(5)抑郁症患者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度属性值与抑郁发作次数(r=-0.42,P=0.002 6)、病程(r=-0.41,P=0.003 7)呈负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额叶皮质及壳核的结构连接紧密性下降.其中,壳核在脑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所连接纤维受损是首次发病和复发抑郁症患者共同的结构改变;而额叶所连接纤维受损与抑郁症患者病程的复发性相关.
陈建淮姚志剑秦姣龙赵可阎锐花玲玲卢青
关键词:首次发病复发
焦虑抑郁全脑皮层厚度与灰质体积的结构磁共振研究
目的:焦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抑郁症亚型.临床上,焦虑抑郁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情绪,更差的疗效和预后,以及更高比例的自杀意念和行为.本研究采用结构核磁共振(sMRI)技术研究焦虑和非焦虑抑郁患者皮质和皮质下结构改变的异同...
赵可刘海燕阎锐花玲玲陈瑜史家波姚志剑
关键词:焦虑抑郁症
双相抑郁患者全脑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的变化
目的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精神障碍。既往研究发现,BD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是已知的遗传几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灰质体积是由灰质皮层表面积和皮...
赵可刘海燕阎锐花玲玲陈瑜史家波姚志剑
关键词:双相抑郁
双相抑郁患者全脑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的异常变化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处于抑郁症状期的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脑灰质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的异常变化,以及灰质皮层的异常改变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对28例双相障碍重性抑郁发作期患者、28例健康对照进行3.0 T磁共振扫描,采集得到的3DT1数据采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计算并比较全脑66个区域(左右半球各33个)的灰质皮层厚度和表面积数值,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左眶额叶内侧[(2.40±0.12) mm]、左背侧前扣带回[(2.66±0.21) mm]皮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2.55±0.18) mm;(2.88±0.27) mm]显著下降(P=1.2× 10^-3;P=3.1×10^-4).患者组左楔叶[(1 443.13± 131.00) mm^2]、右额上回[(6 634.70±600.16) mm2]皮层表面积较正常对照组[(1 596.93± 126.58)mm^2;(7 300.50±653.39)mm2]显著减小(P=2.7×10^-4;p=1.3×10^-3).进一步与临床资料的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组左楔叶皮层表面积与有效病程显著负相关(r=-0.494,P=0.027),背侧前扣带回皮层厚度和汉密尔顿17项量表总分显著负相关(r=-0.513,P=0.016).结论 双相障碍重性抑郁发作期患者情绪环路主要脑区的皮层厚度和表面积均发生异常变化,但区域并不完全重叠,相关分析提示皮层厚度与表面积分别与不同的临床特征相关.
赵可刘海燕阎锐汤浩陈瑜史家波姚志剑
关键词:双相障碍
双相抑郁患者脑白质网络介数中心度属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双相抑郁患者脑白质网络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17例双相抑郁患者、2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对大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基于复杂理论方法构建脑白质网络.对两组脑网络的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差异脑区的属性值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 (1)患者组左侧背外侧额上回(0.69±0.40;t=-3.74,P=0.03)、眶部额下回(0.27±0.19;t=-3.62,P=0.03)、扣带回前部(1.45±0.97;t=-3.53,P=0.03)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而右侧尾状核(1.89±1.02;t=4.08,P=0.02)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较对照组(1.15±0.35,0.49±0.19,2.69±1.15,0.85±0.51)上升;(2)两组脑网络核心节点分布差异主要位于左侧前额叶以及枕叶;(3)患者组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介数中心度属性值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r=-0.52;P=0.03)呈负相关.结论 双相抑郁患者左侧前额叶皮质在大脑信息传输活动中的重要性发生下降,而右侧尾状核作为信息集散地的能力上升;同时,患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在整个脑网络信息处理过程中作用地位的下降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陈建淮姚志剑赵可阎锐花玲玲贾凤南韦秋香卢青
关键词:双相抑郁弥散张量成像
焦虑和非焦虑型男性抑郁患者P300和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水平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焦虑和非焦虑型男性抑郁患者P300特征和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方法入组95例男性抑郁患者(焦虑型和非焦虑型分别为45和50例),检测患者P300电位N_1、P_2、N_2、P_3潜伏期和波幅,并测定其血清游离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T_3)、甲状腺素(FT_4、T_4)以及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ROG)、睾酮(TESTO)和垂体泌乳素(PRL)水平,同时利用HAMD17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 (1)焦虑型患者N_1、P_2、N_2和P_3潜伏期延长(t=2.45,P=0.02;t=3.55,P=0.00;t=2.92,P=0.00;t=2.62,P=0.01)。(2)焦虑型患者P3波幅下降(t=-2.52,P=0.01)。(3)焦虑型患者E_2和TESTO下降(t=-2.98,P=0.0;t=-2.48,P=0.01);而焦虑型患者T4上升(t=2.19,P=0.03)。(4)患者P_2和P_3潜伏期及T4均与焦虑因子分呈正相关(r=0.21,P=0.04;r=0.28,P=0.00;r=0.21,P=0.04);而E2、TESTO与焦虑因子分呈负相关(r=-0.30,P=0.00;r=-0.20,P=0.05)。结论男性抑郁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和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水平紊乱,且与其焦虑症状相关。
姚丽敏姚志剑程宏史家波阎锐陈瑜王强韩颖琳赵可刘海燕
关键词:P300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焦虑
基于结构磁共振的单双相抑郁多参数分类识别研究
目的: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精神障碍,在临床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期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从而造成治疗的延误.既往研究表明,单双相抑郁存在脑结构的异常改变,然而由于两种疾病病因及症状的复杂性,推测其大脑形态的改...
赵可毕昆阎锐花玲玲刘海燕卢青姚志剑
关键词:脑灰质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脑白质网络全局效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脑白质网络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的异同并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对24例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单相抑郁障碍组)、17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双相抑郁障碍组)以及5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同时对全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基于复杂理论方法构建脑白质网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3组脑网络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的差异,并对差异脑区的全局效率属性值与临床特征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3组间全局效率属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包括左侧扣带回前部(F=10.88,P=0.00)以及右侧内侧额上回(F=14.04,P=0.00)、尾状核(F=9.53,P=0.00)、苍白球(F=12.83,P=0.00).(2)单相抑郁障碍组左侧内侧额上回(0.44±0.03与0.47±0.03,t=-3.73,P=0.02)、丘脑(0.44±0.04与0.47±0.04,t=-3.29,P=0.03)以及右侧内侧额上回(0.40±0.02与0.42±0.03,t=-3.30,P=0.03)、右侧苍白球(0.37±0.01与0.39±0.02,t=-5.07,P=0.00)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3)双相抑郁障碍组左侧内侧额上回(0.43±0.03与0.47±0.03,t=-4.81,P=0.00)以及扣带回前部(0.47±0.03与0.51±0.03,t=-4.34,P=0.00)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而右侧尾状核(0.47±0.03与0.45±0.02,t=3.39,P=0.04)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对照组升高.(4)双相抑郁障碍组左侧扣带回前部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单相抑郁障碍组下降(t=-3.85,P=0.02);而右侧尾状核(t=3.91,P=0.03)以及苍白球(t=3.75,P=0.04)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单相抑郁障碍组升高.(5)单相抑郁障碍组左侧扣带回前部全局效率属性值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r=-0.43,P=0.04)呈负相关;双
陈建淮姚志剑赵可阎锐花玲玲贾凤南韦秋香卢青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弥散张量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