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敏霞

作品数:35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8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文化
  • 10篇旅游
  • 6篇人类学
  • 3篇遗产
  • 3篇中医
  • 3篇宗教
  • 3篇宗族
  • 3篇文化资源
  • 2篇动员
  • 2篇信仰
  • 2篇学子
  • 2篇游人
  • 2篇人类学视域
  • 2篇生态
  • 2篇氏族
  • 2篇迁徙
  • 2篇清代
  • 2篇族群迁徙
  • 2篇外学
  • 2篇文化遗产

机构

  • 3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2篇林敏霞
  • 1篇彭兆荣
  • 1篇徐新建
  • 1篇叶舒宪
  • 1篇郑杭生
  • 1篇徐杰舜
  • 1篇陆益龙
  • 1篇梁枢
  • 1篇彭伟
  • 1篇陈舒婷

传媒

  • 4篇青海民族研究
  • 4篇徐州工程学院...
  • 3篇广西民族大学...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民族论坛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文化遗产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宗教人类学
  • 1篇文化遗产研究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第八届人类学...
  • 1篇第二届旅游高...
  • 1篇首届旅游高峰...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四座“佛教”寺院看地方崇拜体系——以温州苍南蒲城为中心
2012年
通过对浙江省苍南县蒲壮所城的四座'佛教'寺庙现状和历史变化的描述和比较分析,论证变异的佛教神圣空间如何象征性地包含着地方崇拜体系,从而揭示地方社会在应对自上而下或者由外而内的文明推进过程中所具有的文化能动性。
林敏霞
旅游人类学视域下的创意型古村旅游探讨——基于“海外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项目的田野作业
2018年
当今旅游是窥见和探究"全球-地方"关系最合适的平台和路径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民族-国家组成部分的地方社会,通常会通过各种创新和创意的方式发展旅游来应对和融入全球化的潮流。正在运营中的浙江金华"海外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项目即为其中之一。它为全世界旅游形式增添了多样性,也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创造、传承、发展和交流的新景观。在日益发展的多样性的旅游世界中,这个项目除了自身所要追求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的和意义之外,实际上也为旅游的探讨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颖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有许多关于旅游人类学的经典讨论,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新的经验和问题。
林敏霞谢周宏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文化媒介
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肯尼亚经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必然涉及东道主社会的"主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两个概念被广泛讨论。两个概念在其生成的历史背景、内涵及其演变上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肯尼亚是全球著名的野生动物与自然观光旅游目的地之一,"生态旅游"也一直是其旅游业的典范标志。随着肯尼亚旅游业的深化,它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和决策、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具体内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生态与文化保护的自觉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此同时,参与程度差异、自然环境保护困境、生态旅游内涵单一、内部腐败、"过度参与"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等问题,也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林敏霞徐梓淇张钰
关键词:生态旅游社区参与
人类学视域下的文化产业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文化产品及其生产、流通、消费所形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构成了全球流动的景观,并成为深嵌于人们生活的社会文化现象,是长时段人类社会文化变迁和转型的重要组成,是文化研究的重要语境。此种现象挑战了传统意义上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也因此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交叉综合研究领域,也一直在吸纳着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思想和方法。人类学与文化产业之间有着文化概念上的辨证性、研究本质上的共通性、理论方法上的互补性。人类学的整体性、整合性、跨文化比较和文化相对论等基本研究视角、参与观察及民族志研究方法,能够为文化产业的研究提供独有的支撑,并能够就文化产业与社会文化变迁、群体认同、地方文化再生产、文化本真性、文化霸权、媒介景观、文化产业内部生产管理等关系领域提供理论资粮和研究视角,丰富文化产业的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开拓有关人类学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林敏霞
关键词:人类学文化产业
杨府爷信仰的“流变”——多元视角的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杨府爷在浙江温州一带具有广泛的群众信仰基础,被视为温州本土的信俗文化,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考察,这种信仰存在着复杂的、长时段的变迁。具体而言,杨府爷信仰经历了神职的多元化、神格的正统化、信仰体系的复合化以及信仰区域的"去坐落化"等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的"流变"。此种多元视角的关于杨府爷信仰流变的探讨,可明晰杨府爷信仰作为当前社会的"文化资本"所形成的历史路径。
林敏霞
关键词:民间信仰文化资本
宗族离散与重构——清代“迁界”前后温州沿海地区族群迁徙与认同状况研究
本文以温州苍南沿海地区蒲城一带的文本和田野材料为基础,描述该地区宗族社会的形成以及清代迁界前后宗族迁徙、离散与重构的过程。宗族重构过程中所运用的宗谱、祖坟、宗祠、祖训等文化手段,如何在空间、时间以及精神上强化了温州地区宗...
林敏霞
文献传递
转凡为圣:普陀山观音遗产旅游地与文化中国
宗教与旅游当前,旅游已然成为重要的大众休闲方式,规模化的大众旅游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变迁关系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流之一.宗教旅游目的地,因其具有宗教的神圣性因素,相关的讨论也就尤其敏感且重要.大众...
林敏霞
关键词:旅游地宗教文化朝圣者
疾病、医疗与文化转型——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医与文化
一、从医史看文化与文明1.疾病和医疗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之一1.疾病与人类相伴随而存在,没有一个地方的人不经历疾病。但是人们如何认识疾病、判断疾病、对待疾病却是受到各自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同社会和文化发展出了不同的关于疾病...
林敏霞
文献传递
怀旧旅游与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发展被引量:2
2019年
作为农耕社会形成并有效指导农事生产和生活的时间制度,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形式和功能上的转化问题。与此同时,现代社会所表现出的诸种"现代性"问题,又倒逼着人们对过去、传统、家园产生怀旧情绪,从而催生出各种"怀旧消费",怀旧旅游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二十四节气之于现代社会具有特殊的、无以伦比的怀旧意蕴,借助怀旧旅游的开发,一方面可提供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相关的"怀旧产品",救治现代社会人们的焦虑和断裂感;另一方面,使得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凸显其除了指导农事生产和生活之外的更多功能。
林敏霞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怀旧乡愁乡村旅游
“家园遗产”:情境、主体、实践——基于台湾原住民及“社区营造”经验的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如同遗产是一种文化过程,"家园遗产"的提出以及实践亦是一种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文化过程。它是针对在遗产运动过程中,遗产的原真性拥有者自身失语和被边缘化的处境所提出来的。它是对遗产真正主体的一种尊重,也是族群应对全球化、民族—国家权力、强化自我认同的工具。台湾当下的原住民"家园遗产"意义上的部落重建就是在此历史情境下生成的。同时,台湾社会一场意在应对全球化和自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危机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赋予台湾原住民重回部落、建设家园的一种"由上而下"的积极力量,亦是探讨台湾原住民家园意义上的遗产实践不可避开的情境。此外,"社区总体营造"与"家园遗产"概念有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它一方面例证了"家园遗产"实践的可能性和意义,另外一方面丰富了"家园遗产"主体的内涵。
林敏霞
关键词:族群认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