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笑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上皮
  • 5篇上皮细胞
  • 5篇细胞
  • 5篇晶状体
  • 5篇晶状体上皮细...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3篇氧化应激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高糖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分...
  • 1篇修饰物
  • 1篇氧化应激作用
  • 1篇药物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7篇韩笑
  • 6篇阎启昌
  • 4篇王欣玲
  • 3篇张劲松
  • 3篇陆博
  • 2篇冯莉
  • 2篇姜凌峰
  • 1篇王春霞
  • 1篇石栋
  • 1篇马立威
  • 1篇周文凯
  • 1篇张良
  • 1篇董晓萱
  • 1篇吴迪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糖微环境下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赖氨酸乙酰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下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赖氨酸乙酰化生物学过程和功能。方法采用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系α-TN4建立正常处理组(葡萄糖5.5 mmol/L)和高糖处理组(葡萄糖45 mmol/L)。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标记2组细胞,使用泛乙酰化抗体富集,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和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基因本体(GO)、亚细胞定位、真核直系同源组(KOG)、GO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结构域富集和复合物富集分析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乙酰化生物学过程和功能。结果在高糖微环境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乙酰化分别在分子功能、细胞成分、生物学过程、KOG和亚细胞定位中存在上调或下调变化;功能富集显示乙酰化主要参与和影响物质和能量代谢以及线粒体生物学过程。结论高糖诱导的赖氨酸乙酰化参与和改变多种生物功能、通路、结构域和蛋白质复合物,进而改变众多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
韩笑阎启昌王欣玲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乙酰化糖尿病性白内障
miR-138调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机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miR-138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T-q PCR)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正常人透明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及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氧化应激模型中miR-138的表达水平。利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源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分别转染miR-138 mimics,mimic controls,miR-138 inhibitors,inhibitor controls 72h后细胞暴露于400μmol/L H_2O_2 1h,采用RT-qPCR检测p53和Bax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miR-13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内源性ROS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于对照组,miR-138 mimics组p53和Bax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miR-138 inhibitors组p53和Bax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miR-138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囊膜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正调控下游靶基因p53和Bax,下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的能力,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修复,从而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过程。
陆博马立威王欣玲韩笑冯莉姜凌峰王春霞张劲松阎启昌
关键词:P53BAX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增殖
AG490对高糖环境中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在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过程中JAK-STAT通路的作用及AG490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低糖(5.5mmol/L)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高糖(30.5mmol/L)处理细胞,按照是否加入AG490及其浓度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CCK-8试剂盒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活性,选择实验组AG490浓度为10μmol/L和50μmol/L,处理时间分别为6,12,24和48h;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TGF-β1,FN和α-SMA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在不同的处理时间(6,12,24,48h),高糖组(HG组)与低糖组相比,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加(P<0.05),TGF-β1,FN和α-SMA表达量增高(P<0.05);AG490组与HG组相比,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P<0.05),TGF-β1,FN和α-SMA的mRNA表达量下降。结论:JAK-STAT通路通过影响TGF-β1和细胞外基质转录表达参与了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过程。JAK抑制剂AG490对此过程有抑制作用,且随着AG490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
冯莉张良韩笑陆博王欣玲阎启昌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高糖JAK-STAT通路AG490
SUMO蛋白在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及对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在体外正常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内的表达以及由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条件下SUMO的变化,探讨其对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SUMO1,2/3,4蛋白在正常培养的SRA01/04内的表达及分布;通过RT-PCR法,观察不同浓度和时间高糖处理时SUMO 1-4 mRNA的表达变化。按浓度实验分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5、12.5、25、50 mmol/L作用24 h。按时间实验分组:葡萄糖浓度50 mmol/L作用0、6、12、24 h。将GFP-SUMO2质粒转入细胞后通过CCK8检测法和A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高糖(50 mmol/L)处理后,转染与非转染组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SUMO 1-4蛋白在SRA01/04细胞内主要分布于细胞核,SUMO 2/3同时少量分布于胞质;RT-PCR结果可见,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随着糖浓度增加SUMO1-SUMO4 mRNA表达增加(P〈0.05);与50 mmol/L高糖处理0 h比较,随着处理时间增加SUMO1-SUMO4 mRNA表达增加(P〈0.05)。与非转染组比较,转染GFP-SUMO2的SRA01/04经高糖处理后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 SUMO蛋白在SRA01/04内阳性表达,一定程度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影响SUMO mRNA表达。
韩笑王欣玲吴迪张劲松阎启昌
关键词: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
糖皮质激素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调控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糖皮质激素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预测相关的微小RNA(miRNA)。方法下载GSE3040数据集,设置1 μmol/L地塞米松处理的人LECs细胞株HLE-B3细胞为实验组,1 μmol/L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的HLE-B3细胞为对照组,利用GEO2R工具分析2个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Metascape网站进行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通过EdU细胞增生实验检测2个组间细胞增生差异。通过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cytohubba app计算出hub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个组间hub基因的表达差异。利用mirCode数据库预测与hub基因相关的miRNA。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分析出341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为300个,下调基因为41个。下调基因中差异最显著的5个基因是SLC12A1、MED13L、ALDH5A1、SLC15A3和WWC1基因;上调基因中差异最显著的5个基因是SCNN1A、ANKRD36、FKBP5、PYY和ADH1B基因。列出了富集量排名前20的生物学功能关键词,结果显示富集量最大的是对HLE-B3细胞增生的负向调节。实验组细胞增生率为(8.09±0.20)%,低于对照组的(39.63±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3,P<0.01)。前10位hub基因分别是SST、CXCL8、GRM1、GNRH1、CXCL5、PPBP、CX3CR1、PYY、EDNRA和GRK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个组间SST、CXCL8、GRM1、PYY、EDNRA和GRK5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ub基因相关性强的前6位miRNA分别是miR-15abc、miR-214、miR-23abc、miR-129-5p、miR-132和miR-24。结论 1 μmol/L地塞米松即可对HLE-B3细胞的增生产生负性调控作用。SST、CXCL8、GRM1、PYY、EDNRA和GRK5基因可能是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靶点,miR-15abc、miR-214、miR-23abc、miR-129-5p、miR-132和miR-24最可能与hub基因相关。
闫楚凡韩笑张劲松
关键词:白内障糖皮质激素生物信息学分析晶状体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微小RNA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单药注射与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评价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单药注射与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协作网、Embase、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9月,并追述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获得的临床对照研究,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经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获得以上两种方案治疗DME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具有相关差异的相关证据。结果纳入6篇临床对照研究(单药注射组445只眼,联合激光光凝447只眼),质量评分均为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组与单药注射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幅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1,95%CI(-1.55,-0.87),P〈0.01];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48,95%CI(-13.21,22.17),P=0.62〉0.05];两组不良反应中结膜充血和球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1,95%CI(0.46,1.45),P=O.48〉0.05];白内障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2,95%CI(1.03,5.20),P=0.04〈0.05]。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显示,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DME时,比单药注射提高视力显著;对于降低黄斑水肿厚度的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别;但联合治疗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生率。受纳人研究的质量影响,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仍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对其验证。
董晓萱韩笑姬菁文阎启昌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激光光凝
基于计算机文本挖掘的白内障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功能富集及药物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利用计算机工具和已知的数据库进行挖掘和分析进而确定与白内障和抗氧化应激相关的基因集及信号通路,并进行白内障可能的有效治疗药物的预测和探索。方法利用文本挖掘工具pubmed2ensembl对白内障和抗氧化应激均相关的基因进行初步筛选,得到的基因集利用GeneC odis工具进行基因功能的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富集的结果则应用STRING工具进行进一步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选取相互作用紧密的基因,最后使用DGIdb工具得到基因-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然后对药物进行筛选,确定可能有效的白内障治疗药物。结果通过文本挖掘得到103个与白内障和抗氧化应激均相关的基因集,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生物学过程的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出22个基因,KEGG工具的进一步筛选确定了11个基因,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得到9个紧密联系的基因,与之对应的基因-药物相互作用分析筛选出了31种药物。结论利用文本挖掘和基因功能富集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可以进一步探索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并且能够很方便地预测可能有效的治疗药物,为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姜凌峰石栋陆博韩笑周文凯阎启昌
关键词:文本挖掘白内障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