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丙酮酸钠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选择性脑灌注中的脑保护作用
- 2014年
- 目的探索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期间,顺行选择性脑灌注(ASCP)含丙酮酸钠(Pyr)的血液能否有效缓解氧化应激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5只新西兰兔,18只作为供血兔,27只用于建立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9)、ASCP组(n=9)和Pyr组(n=9)。Sham组麻醉后开胸,建立体外循环但不转机;Pyr组在DHCA中ASCP含Pyr溶液(154 mmol/L)与血液的混合液;ASCP组则为氯化钠溶液(154 mmol/L)与血液混合液。在麻醉后(T1)、降温至28℃(T2)、开放升主动脉后10 min(T3)、停机后10 min(T4)及停机后120 min(T5)五个时点采集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动脉血气和采集颈静脉球部血液。停机后安乐死动物并进行脑组织取材。检测样本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S100B蛋白含量。结果 ASCP组MDA含量高于Sham组和Pyr组(P<0.05)。ASCP组SOD活性低于Sham组和Pyr组(P<0.05),与Pyr组在T3、T4和T5三个时点血浆S100B蛋白较组内T1时点高(P<0.05),ASCP组T3、T4和T5时点血浆S100B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同时点的Sham组和Pyr组(P<0.05)。结论 DHCA期间ASCP含外源性Pyr的血液可通过缓解氧化应激发挥较为完善的脑保护作用。
- 王甜吴树彬邹丽华刘晋萍吉冰洋唐跃吴爱丽
-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动物模型
- 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小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中无血浆预充策略对术后凝血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术后胸液引流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资料1 164例,根据年龄及预充液类型分为婴儿血浆组(n=336)、婴儿佳乐施组(n=335)、幼儿血浆组(n=225)和幼儿佳乐施组(n=268)。通过血液学检查、止血药物用量、术后胸液引流量、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血制品用量等指标分别对婴儿和幼儿群体评估无血浆预充策略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并统计分析不同预充策略组内患儿的住院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术后胸液引流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婴儿佳乐施组、幼儿佳乐施组分别与婴儿血浆组、幼儿血浆组相比,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婴儿佳乐施组与婴儿血浆组相比,术后12 h及24 h胸液引流量显著增加(P<0.05),但在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的血制品使用量显著减少(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幼儿佳乐施组在体外循环及住院期间的血制品使用量显著少于幼儿血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预充液类型、年龄、转机时间与婴儿术后胸液引流量显著相关。结论对于常规择期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根据临床指南合理应用人工胶体液替代新鲜冰冻血浆用于体外循环是安全可行的。
- 王甜刘晋萍邹丽华赵明霞崔勇丽冯正义赵举
- 关键词:体外循环小儿人工胶体新鲜冰冻血浆
- 多变量模型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预测的初步研究
- 目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是心脏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然而,目前尚无准确预测此类患儿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根据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建立多变量模型,探索低体重患儿术后心脏不良事件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本研...
- 邹丽华吴树彬王甜刘晋萍
- 胶体在婴幼儿体外循环转流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液体平衡始终是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管理的关键问题,低血容量或者液体超负荷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1],而CPB管路预充及转中液体输注则对此产生巨大影响。随着小儿CPB管路的迷你化与合理用血策略的发展,近年来人工胶体逐渐替代血制品用于婴幼儿CPB,发挥其重要作用。
- 王甜刘晋萍
- 关键词:胶体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输血
- 合理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在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王甜刘晋萍邹丽华
- 合理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在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中佳乐施替代新鲜冰冻血浆的可行性,并分析术后胸液引流量的相关因素。
- 王甜刘晋萍邹丽华
- 15kg以下先心病患儿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708例体重低于15 kg行择期手术的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9例(38.0%)、女439例(62.0%)。CK-MB取术后住院期间最大值进行分析,按术后CK-MB最大值将患儿分为三组:A组(CK-MB≤25 IU/L),B组(25 IU/L125 IU/L)。结果紫绀型先心病(P=0.002)、主动脉阻断(P=0.030)、体外循环时间(P=0.002)、主动脉阻断时间(P=0.016)、二次转机(P<0.001)、深低温停循环(P=0.024)与术后CK-MB升高独立相关。三组间术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表明CK-MB对术后住院死亡具有预测价值(P<0.001),最佳临界值为168.5 IU/L,该临界值点敏感度为54.2%,特异度为90.8%,阳性预测值为17.3%,阴性预测值为9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CK-MB>168.5 IU/L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6.364,P<0.001)。结论小儿心脏术后CK-MB的升高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术后CK-MB重度升高的患儿术后死亡风险增加。
- 邹丽华张浩刘晋萍吴树彬王甜
- 关键词:心脏手术肌酸激酶同工酶低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