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成业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瘤
  • 2篇少儿
  • 2篇颅内
  • 2篇脑积水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窦
  • 2篇静脉窦血栓
  • 2篇积水
  • 2篇潮汐
  • 1篇大小便
  • 1篇大小便失禁
  • 1篇弹簧圈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栓塞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疑难病
  • 1篇肢体抽搐
  • 1篇神经胶质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南省第三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刘成业
  • 5篇李钢
  • 4篇李安民
  • 3篇李钢
  • 2篇朱儒远
  • 2篇余新光
  • 1篇陈宏尊
  • 1篇陈利锋
  • 1篇王鹏

传媒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显微及介入手术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开颅显微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Internal carotid artery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A)患者治疗中的预后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Pc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显微术组(48例)和介入组(6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Rankin评分、Rankin评分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Rankin评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显微组患者的致死率(4.2%)、致残率(12.5%)比介入组(1.7%,3.3%)高。在年龄≥60岁、发病时间〉14d、Hunt-Hess分级≥III级时,介入组患者的Rankin评分水平均显著低于显微组患者(P〈0.01)。显微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介入组(P〈0.05),其中显微组的动脉瘤复发率(2.1%)低于介入组(8.3%),瘤颈残留率(6.3%)低于介入组(13.3%),两组再出血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开颅显微手术相比,PcoA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优势更加突出,且应尽量在早期(0~3d)实施手术。
刘成业李钢
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现状和展望被引量:3
2016年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该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的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2年生存率约为3%。本文对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现状进行综述。
刘成业李钢
关键词: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恶性肿瘤
岩斜部脑膜瘤锁孔术后炎症因子变化及治疗效果研究
2016年
目的探究岩斜部脑膜瘤锁孔术后炎症因子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27例在我院接受岩斜部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16例)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对照组(11例)采用常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结果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27例在我院接受岩斜部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16例)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对照组(11例)采用常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具有术后炎症反应较小、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佳、复发率低等优点。
刘成业李钢
关键词:锁孔手术炎症因子
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总结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l月至2012年12月应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弹簧圈微导管穿越支架网孔技术栓塞10例,支架平行释放技术栓塞6例。结果 16例患者支架均成功放置,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瘤完全填塞8例,大部分填塞6例,部分填塞2例。16例病人术后随访3-15个月,复查DSA未见动脉瘤显影,动脉瘤颈部与弹簧圈之间没有造影剂充盈;未发生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可靠,短期临床疗效较好。
李钢余新光李安民陈利锋刘成业郑杨睿
关键词: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弹簧圈
颅内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二五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例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方法。1例海绵窦段动脉瘤行颈动脉血流阻断试验(Matas试验)后,行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及动脉瘤孤立术,10例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3例行假性瘤颈加固或夹闭术。结果手术切除获取假性动脉瘤标本3例,病理学检查显示为大量血栓及机化物,无弹性纤维或平滑肌细胞等正常血管壁成分,符合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出院时GOS评分5分6例,4分4例,3分4例。14例患者随访了6个月至6年,其中10例DSA或CTA检查显示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所有被随访的患者均未再出血。结论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特殊动脉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前需充分认识到假性动脉瘤的特点,了解颅内血管的代偿情况。充分认识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并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李钢陈宏尊刘成业郑杨睿
关键词:颅脑创伤颅内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疑难病例析评:第314例 外伤后头痛-肢体抽搐-意识丧失
2014年
病历摘要患者男,16岁,因车祸致头痛4h于2013年6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患者因骑电动车与小轿车相撞致伤,左顶枕部受力,伤后头痛,无昏迷、肢体抽搐、幻视、大小便失禁等.急诊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当日复查头颅CT无明显变化,患者头痛无缓解.
李钢余新光李安民王鹏刘成业郑杨睿
关键词:外伤后头痛肢体抽搐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CT大小便失禁
少儿静脉窦血栓并脑积水“潮汐样”改变一例报道
目的 介绍一例窦汇巨大血栓形成并发脑积水,在分流手术后反复出现潮汐样的积水加重-自行缓解的患者.方法 9 岁男孩,因“头痛并发作性肢体抽搐伴意识障碍3年”于2008年1月初诊,MR 提示窦汇巨大血栓并脑积水,DSA 检查...
李钢李安民朱儒远刘成业郑杨睿
少儿静脉窦血栓并脑积水“潮汐样”改变一例报道
目的介绍一例窦汇巨大血栓形成并发脑积水,在分流手术后反复出现潮汐样的积水加重-自行缓解的患者。方法 9岁男孩,因"头痛并发作性肢体抽搐伴意识障碍3年"于2008年1月初诊,MR提示窦汇巨大血栓并脑积水,DSA检查确诊为窦...
李钢李安民朱儒远刘成业郑杨睿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