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恭礼

作品数:30 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法学会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乡村
  • 5篇农村
  • 4篇法治
  • 3篇企业
  • 2篇疫情
  • 2篇营商环境
  • 2篇政策支持体系
  • 2篇三农
  • 2篇社会救助
  • 2篇社会救助体系
  • 2篇农村经济
  • 2篇农民
  • 2篇农业
  • 2篇农业农村
  • 2篇皖江文化
  • 2篇文化
  • 2篇民营
  • 2篇民营企业
  • 2篇救助
  • 2篇救助体系

机构

  • 29篇安徽大学
  • 1篇中国法学会

作者

  • 29篇汪恭礼
  • 1篇崔宝玉

传媒

  • 3篇南方农村
  • 2篇国家治理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经济纵横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决策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当代职业教育
  • 1篇农业部管理干...
  • 1篇人民周刊
  • 1篇全球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农视角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单向的、片面的城镇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依托,共同解决在推进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农视角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的新路径是:一、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确定城乡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让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三、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城乡资本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格局,等等。
汪恭礼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被引量:3
2021年
乡村治理好坏、水平高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是否有效,也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未来指明了新方向。2018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对乡村治理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但随着乡村社会深刻的变革,产生了新情况、新问题,对乡村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当前乡村治理现状入手,发现分析当下乡村治理的困境及不足,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准确把握乡村治理的中央提出新部署新要求,寻求其科学的解决办法,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以达到乡村善治的目的。
汪恭礼
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与法治保障问题探析被引量:4
2020年
优化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法治保障是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基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以"放管服"改革为中心,推动营商环境制度化建设,但仍然存在设计缺乏整体性,部分审批环节多、时间长,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对此,应切实推动"放管服"政策落地见效,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提升民营企业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政府监管执法效率,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诚信体系。
汪恭礼
关键词: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民营企业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资产收益帮扶模式探析
2022年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相对贫困问题怎么解决?中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各地纷纷试点资产收益帮扶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资产收益的概念入手,分析走访调查的四镇两乡908户和SH村资产收益帮扶模式具体案例,探讨了资产收益帮扶的意义、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资产收益扶持机制等相应政策建议。
汪恭礼
关键词:脱贫攻坚资产收益帮扶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法治乡村建设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乡村".建设法治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汪恭礼
社会救助面临的难题与破解对策被引量:1
2016年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人全面小康社会。为此,笔者重点梳理了新常态下社会救助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践,提出了几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汪恭礼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破解对策全面小康社会人民共享困难群众
由小岗村“大包干”谈乡村振兴之道被引量:2
2019年
安徽素有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1978年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单干,包产到户"的大包干,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2000年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催生了这一千古变革。201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视察安徽,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安徽省要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小岗村当年"大包干"精神对现今乡村振兴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汪恭礼
关键词:大包干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考被引量:16
2018年
随着市场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地方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出现了大量"无钱办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集体经济的强弱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质量,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凝聚力、
汪恭礼
关键词:集体经济乡村农村经济社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民问题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民营企业新型劳动关系构建
构建稳定、和谐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用工管理不规范,使劳资纠纷数量不断上升,甚至肆意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导致劳资关系紧张。通过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劳...
汪恭礼
关键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
文献传递
新常态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2016年
完善救助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可持续救助模式。新常态下,我国逐步把救助范围从绝对贫困群体拓展到相对贫困群体,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生活困难;适时较大幅度地提高社会救助的待遇标准,建立社会救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
汪恭礼
关键词:社会救助体系资金筹措机制贫困群体救助模式救助范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