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宝玉

作品数:73 被引量:770H指数:20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2篇合作社
  • 30篇农民
  • 15篇农民合作
  • 15篇农民合作社
  • 14篇农民专业
  • 14篇农民专业合作
  • 14篇农民专业合作...
  • 14篇专业合作社
  • 10篇农村
  • 10篇农户
  • 10篇资本
  • 9篇政府
  • 9篇农业
  • 6篇公共
  • 6篇公共产品
  • 5篇社会资本
  • 5篇资本控制
  • 5篇乡村
  • 4篇电商
  • 4篇实证

机构

  • 48篇安徽大学
  • 15篇合肥工业大学
  • 13篇浙江大学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安徽外国语学...
  • 1篇三联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

  • 72篇崔宝玉
  • 6篇张忠根
  • 4篇简鹏
  • 3篇刘学
  • 3篇谢煜
  • 3篇李晓明
  • 3篇刘丽珍
  • 2篇刘峰
  • 2篇王纯慧
  • 1篇祁国志
  • 1篇张德元
  • 1篇刘艳
  • 1篇陈强
  • 1篇杨模荣
  • 1篇蔡文芬
  • 1篇赵建欣
  • 1篇汪恭礼
  • 1篇程春燕
  • 1篇肖瑶

传媒

  • 6篇农业经济问题
  • 5篇中国农村经济
  • 4篇农村经济
  • 4篇中国农民合作...
  • 3篇财贸研究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消费经济
  • 1篇经济纵横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经济经纬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关系的理论模拟被引量:4
2007年
文章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投资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崔宝玉张忠根
关键词:公共投资政府行为经济增长
“四重”嵌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被引量:13
2017年
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刻嵌入于制度结构、资源结构、市场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制度环境之中,其"内卷化"是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引致的必然结果,"去内卷化"本质上就是降低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制度环境嵌入不断增多,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将增强,这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带来挑战。对仅嵌入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而"内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可以通过改善政府供给的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完善政府立法和相关制度安排、合理框定政府作用空间、有效配置政府资源等来实现;对还嵌入于市场结构或文化结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更要求在市场化导向、农民高度分化等强烈冲击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性与公共性,充分赋予小农主体性。市场结构与文化结构嵌入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崔宝玉高钰玲简鹏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环境内卷化
企业家才能、治理冲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制度创新——对安徽绿湖鸭业合作社的个案解析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安徽绿湖鸭业合作社的个案解析表明,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必须与企业家才能进行匹配才能够激励合作社企业家充分发挥积极性,且可以通过合作社治理过程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创新来有效抑制合作社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规避合作社治理冲突,提高合作社经营绩效。
崔宝玉
关键词:企业家才能个案
专用性资产赋能合作社提升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及效果——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异质性分析
2022年
专用性资产规模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探索合作社最优生产规模,进而了解农业产业组织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安徽省示范社调查中的324个合作社样本,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专用性资产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固定资产、社会美誉度、农用机械等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能够提升合作社经营绩效,但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品牌对合作社当期绩效存在负向影响。(2)专用性资产能够增强合作社长期经营意识,并通过改善劳资关系和惠顾提升、管理规范等机制实现合作社绩效增进。(3)异质性分析认为,合作社需要维持同自身发展相匹配的专用性资产规模,非理性地扩增专用性资产反而会降低合作社绩效。通过多种内生性、稳健性检验相互验证,结论保持稳健。
高歌崔宝玉
关键词:专用性资产盈余分配经营绩效新制度经济学内生性
政府规制、政府俘获与合作社发展被引量:28
2014年
在我国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中,政府规制与政府俘获是并行不悖的。不同层级政府出现了规制行为的分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侧重于立法规制与执行规制,地方政府规制的选择性激励赋予了功能型合作社通过构建政治性社会资本和实施政治策略,从而进行政府俘获的制度操作空间,政府规制与政府俘获的夹杂共同造就了合作社的"二元化"发展格局与分化路径,把以小农为主体的合作社排挤出我国的财政扶持体系之中,催生出大量的大农控制型合作社,同时加剧了合作社对政府规制资源的依赖,导致政权软化,削弱政府合法性,陷入了政府权力与合作社发展低效率的"锁定"。
崔宝玉
关键词:合作社政府规制政府俘获行为逻辑
家用汽车是否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基于CHFS2017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的计量方法,对家用汽车影响居民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拥有家用汽车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幸福感,其使人民幸福感处于低水平的概率下降,处于高水平的概率上升。其中边际效应分析显示,家用汽车能使居民感觉"非常不幸福""不幸福"和"一般幸福"的概率分别下降0.2%、0.8%、3.6%,而使感觉"幸福""非常幸福"的概率分别上升1.3%和3.4%。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构造反事实框架纠正选择性偏误和调换被解释变量再次回归后,结论依然支持家用汽车的正向幸福效应。分样本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男性群体拥有家用汽车比城镇居民、女性群体获得的幸福感更高;中部地区居民比东西部地区获得的"幸福效应"更明显;相比于其他年龄段,只有25-40岁的中青年人获得了家用汽车的"幸福效应"。研究结果为汽车消费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了实践启示。
王孝璱崔宝玉石玉娟
关键词:家用汽车幸福感汽车消费PSM
内部人控制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现实图景、政府规制与制度选择被引量:40
2012年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症结是内部人控制引发的合作社治理失范。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初级阶段,内部人控制具有必然性、应然性和现实性,但其极易诱发合作社社员利益冲突、利益侵占和委托代理等合作社治理失范问题。政府规制和外部条件改善是合作社健康和规范发展的根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规范合作社治理和纠正合作社治理失范的关键,尤其是正式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从长期看,它是我国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崔宝玉刘峰杨模荣
关键词:内部人控制合作社政府规制
农民合作社的贫困治理功能会失灵吗--基于结构性嵌入的理论分析框架被引量:14
2020年
农民合作社是农村贫困治理的理想载体,具有一定的贫困治理功能,但在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中,农民合作社的贫困治理功能容易失灵。农民合作社贫困治理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贫困治理主体之间的多向互构,依赖于贫困主体之间有为意愿、有效能力和有序行动的多维互嵌。在实践中,农民合作社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其贫困治理意愿和能力均较弱,需要地方政府补偿其贫困治理成本和贫困农户主动参与其贫困治理实践,然而,地方政府贫困治理行为的偏差、贫困农户内生发展能力缺失及其分利者、保护者特征都会导致贫困治理主体之间互构失效以及基于意愿、能力和行为的多维脱嵌,进而可能导致农民合作社贫困治理功能失灵。
崔宝玉孙倚梦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贫困农户贫困治理
交易类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被引量:20
2017年
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交易,合作社治理本质上是对不同类型交易的治理。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交易的类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选择与调整具有决定作用。在外围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个别交易中,商品契约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商品契约的风险已在交易过程中得到补偿,难以对要素契约形成反向治理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不会按交易额分配盈余。在积极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复交易中,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会被强化;在核心社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交易中,要素契约的治理作用会得到增强;按交易额分配盈余实质上体现了对交易过程中商品契约的剩余风险以及对积极社员和核心社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组织与管理的补偿,而交易的关系治理机制也使按交易额分配盈余成为可能。
崔宝玉刘丽珍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交易契约治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双重控制”机制及其治理效应被引量:43
2014年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中,大农对合作社的主导与控制是通过股权和社会资本的"同时动用、相互配合"来实现的,股权控制是基础,社会资本控制具体的实现形式是社会连带,当内部和外部的连带由弱变强时,合作社的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更容易实现。横向科层型合作社是最理想的治理形态,大农领办的合作社不必然完全排斥合作社本质规定性所要求的合作社功能,这要求大农在追求效率机制的同时寻求合作社的合法性机制。
崔宝玉谢煜
关键词:合作社股权控制社会资本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