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弘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病变
  • 3篇眩晕
  • 3篇眩晕患者
  • 3篇原发性
  • 3篇杀伤
  • 3篇椎动脉
  • 3篇椎动脉病变
  • 3篇自然杀伤
  • 3篇综合征
  • 3篇细胞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膜炎
  • 3篇脑脊膜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3篇结核
  • 3篇结核性
  • 3篇结核性脑膜炎

机构

  • 1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作者

  • 16篇林弘
  • 4篇唐庆希
  • 4篇蔡斌
  • 3篇王柠
  • 3篇林薇
  • 3篇胡婧婧
  • 2篇陆曦
  • 1篇叶圣华
  • 1篇林丛
  • 1篇叶励超
  • 1篇朱纪婷
  • 1篇李智文
  • 1篇林海谅
  • 1篇吴立坚
  • 1篇陈龙飞
  • 1篇林仕芳
  • 1篇游瑞雄
  • 1篇梅文忠
  • 1篇慕容慎行
  • 1篇林艾羽

传媒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梅毒临床误诊病例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2月曾经在院外误诊的l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患者中2例脑膜血管梅毒者被误诊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例脑膜梅毒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和动脉瘤,2例脊髓痨被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6例全身麻痹性痴呆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急性病毒性脑炎、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合并痴呆。误诊原因主要为:临床问诊忽略了患者的冶游史以及患者和家属有意隐瞒病史;体格检查不全面和定位诊断错误;全身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病因诊断时考虑不充分(误诊的最主要原因)。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对可疑病例应注重询问相关病史,认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特异性的血清学、脑脊液检查,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叶励超林弘黄玉婷慕容慎行
关键词:神经梅毒误诊原因临床误诊诊病体格检查病史
3DCRT预防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临床初探
2008年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否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有控制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脑胶质瘤术后加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应用美国MED-TEC面网固定头颅,行薄层CT扫描,必要时行加强CT扫描,将CT数据转输至工作站,勾画靶区及重要的解剖结构,给靶区正常剂量及重要解剖结构限制剂量,优化治疗方案。在Varian600cd直线加速器的120叶多叶光珊上,行25~33次,分次治疗,每次剂量为200cGy,采用每周5次的分割方式治疗。结果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1年后复查临床症状改善93例(95.9%),无变化3例(3.1%),恶化1例(1.03%),死亡0。影像学结果:完全消失31例,缩小50例,无变化14例,进展3例;2年后复查:临床症状改善53例,无变化12例,恶化21例,死亡11例。影像学结果:完全消失33例,缩小25例,无变化6例,进展33例;3年后复查:临床症状改善46例,无变化15例,恶化4例,死亡32例。影像学结果:完全消失33例,缩小22例,无变化3例,进展39例。结论颅内脑胶质瘤术后均行3DCRT治疗。术后1年内无死亡。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66%、67%。立体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较高,并发症少:
林震涛梅文忠林丛程惠华李东石陈龙飞林弘叶圣华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术后复发
重症脑卒中100例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朱琼祥林弘
关键词:脑卒中
眩晕与非眩晕患者椎动脉病变的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眩晕患者和非眩晕患者椎动脉病变的差异性,以期证实椎动脉病变是眩晕的最主要原因。 方法:对480例眩晕患者和200例非眩晕患者分别进行脑MRA(磁共振脑血管造影)检查,特别注意椎动脉的显示。 ...
陆曦林弘游瑞雄
关键词:眩晕椎动脉病变
文献传递
貌似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膜原发性结外鼻型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鼻型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原发性脑肿瘤,预后不良。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原发于脑脊膜的NKTCL病例报道。我们报告一个貌似结核性脑膜炎的57岁女性NKTCL患者,表...
蔡斌胡婧婧林薇唐庆希林弘王柠
文献传递
貌似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膜原发性结外鼻型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鼻型自然杀伤(NK) /T细胞淋巴瘤(NKTCL)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原发性脑肿瘤,预后不良.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原发于脑脊膜的NKTCL病例报道.我们报告一个貌似结核性脑膜炎的57岁女性NKTCL患者,...
蔡斌胡婧婧林薇唐庆希林弘王柠
脑动脉开窗畸形和青年卒中1例报道及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脑动脉开窗畸形与青年脑梗死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报道1 例合并基底动脉开窗畸形的青年男性急性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情况:36岁,男性,反复头晕1 月余。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无吸烟、大量饮酒史。头颅MR...
朱纪婷蔡斌林弘李智文
依达拉奉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抗病毒药物对30例成人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而观察组予以抗病毒药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并将同期入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纳入健康组。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呕吐、脑电图异常)恢复正常时间,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神经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健康组的差异,同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发热、头痛、呕吐、脑电图异常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部分氧化应激指标(血清CA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部分氧化应激指标(血清LPO)、神经损伤指标(血清NSE、GFAP)、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则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T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LPO及NSE、GFAP水平则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抗病毒药物对成人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还能降低神经损伤,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唐庆希林弘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依达拉奉抗病毒治疗氧化应激神经损伤
帕金森综合征145例病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145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神经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既往史、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可确定病因。本组患者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127例,占总病例人数87.6%。结论加强预防脑血管疾病,减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林弘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MRI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1997年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林弘1吴立坚2关键词脑梗塞;血浆内皮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350005)1.神经内科2.核医学科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目前所知血管收缩作用最强的生物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T参与...
林弘吴立坚
关键词:脑梗塞内皮素血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