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瑜霞

作品数:49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6篇轻度
  • 14篇轻度认知
  • 14篇轻度认知障碍
  • 13篇成像
  • 10篇阿尔茨海默病
  • 10篇磁共振
  • 9篇灌注
  • 8篇血管
  • 8篇缺血
  • 8篇主观
  • 8篇静息态
  • 7篇短暂性
  • 7篇短暂性脑缺血
  • 7篇脑缺血
  • 6篇遗忘型轻度认...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短暂性脑缺血...
  • 5篇脑梗
  • 5篇脑缺血发作
  • 5篇脑血

机构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3篇唐山工人医院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山东大学威海...
  • 1篇唐山市截瘫疗...
  • 1篇唐山市第九医...

作者

  • 47篇李瑜霞
  • 17篇李永秋
  • 17篇孙宇
  • 16篇韩璎
  • 14篇李红艳
  • 13篇王晓妮
  • 9篇马洪颖
  • 7篇李轩宇
  • 6篇张冬森
  • 5篇李坤成
  • 4篇于洋
  • 4篇刘春芹
  • 3篇刘舒
  • 3篇高轩
  • 2篇贾建平
  • 2篇王蓉
  • 2篇高海凤
  • 2篇王丽英
  • 2篇吴凤芝
  • 2篇张忠敏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2015北京...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2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源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转化过程的静息态功能MRI纵向研究
目的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痴呆前期,MCI向AD痴呆的年转化率约为10-15%,目前关于转化过程的影像学...
李瑜霞韩璎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穴位埋线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灌注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灌注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67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埋线穴位选取:风池,大椎,丰隆。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CT灌注成像检查(CTPI),了解脑血流灌注情况及判定疗效。结果治疗1月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3.64%。2组治疗后MTT及TTP参数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MTT、TTP显著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脑灌注。
杨静吴凤芝庞新李瑜霞张冬森李永秋马洪颖
关键词:穴位埋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灌注
基于低频振荡幅度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主观认知下降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探索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患者的大脑功能改变,...
孙宇韩璎代政嘉王晓妮盛灿李瑜霞李红艳陈晓丹贺永
主观认知下降研究进展
目前国际上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39;s Disease,AD)的认识已经从AD痴呆阶段发展到如今的AD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这一概念[...
孙宇王晓妮盛灿李瑜霞李红艳韩璎
CT灌注成像视觉评估在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试图确定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时即刻pCT参数图像视觉评估在指导溶栓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首先进行NIHSS、pCT及CTA检查,随后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24h~48h后复查CTA及CT,记录NIHSS评分,血管再通由CTA证实,分为血管再通组和血管未通组。手工测量pCT各参数图和最终脑梗死体积。结果溶栓后血管再通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下降值明显低于血管未通组,经独立样本秩和检验P=0.0001<0.05。24h~48h后血管再通组最终梗死体积明显低于血管未通组,经独立样本秩和检验P=0.0008<0.05。首次NIHSS评分与TTP延长体积密切相关,血管再通组最终梗死体积与CBV下降体积密切相关,而血管未通组,最终梗死体积与TTP延长体积密切相关。将血管再通组首次pCT中TTP延长的体积减去CBV下降的体积,其差值与其溶栓前后NIHSS评分的差值具有相关性。结论TTP或MTT体积减去CBV下降体积约等于半暗带,半暗带的大小是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溶栓治疗的客观指标。
李永秋刘娜李瑜霞
关键词:CT灌注成像溶栓治疗半暗带CT血管成像
以白质内异常信号为主要MRI表现的病毒性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
病毒性脑炎最常累及皮层、皮层下以及基底节-丘脑区域,白质较少受累.本文总结1例以白质病变为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目的是加强对具有非典型影像学表现的病毒性脑炎的认识,以避免临床误诊.回顾性分析以白质内异常信号为主要...
盛灿李瑜霞李红艳孙宇韩璎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白质病变疾病诊断
文献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作间期CT灌注成像研究
本文为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作间期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变化,为其诊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对69例TIA患者发作间期均行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
李瑜霞李永秋韩璎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
文献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转化过程基线期静息态功能MRI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源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轻度认知障碍(MCI)向AD痴呆转化过程中,各组基线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影像学差异,研究转化型MCI脑功能变化与神经心理评分的相关性,以期探索可能的预测转化的rs-fMRI影像学标记物.方法 纵向观察MCI患者27例,正常对照组(NC)31名,在基线期和随访期分别进行神经心理测评及rs-fMRI影像数据采集,应用功能连接强度(FCS)的方法获得全脑维度数据.MCI转化组(MCI-c)、MCI未转化组(MCI-nc)与NC组受试者年龄、受教育年限、各项神经心理学测评分数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3组间性别的差异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两次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3组间FCS的差异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采用相关分析评估具有组间差异脑区的FCS值与神经心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基线期在双侧角回、双侧眶额皮层、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旁中央小叶、左侧楔前叶、右侧梭状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枕上回、左侧小脑等脑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MCI-nc相比,MCI-c在双侧角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枕上回、右侧枕下回、右侧梭状回、左侧楔前叶、左侧旁中央小叶存在FCS下降,簇大小分别为149、114、186、56、48、33、38、102个体素,P值均〈0.05.(3)基线期MCI-c组受试者在右侧角回的FCS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存在负相关(r=-0.561,P=0.017).结论 MCI-c与MCI-nc基线期的rs-fMRI影像学数据有利于观察MCI患者向AD痴呆转化前的影像学特征,右侧角回的FCS变化有望成为潜在的预测MCI向AD痴呆转化的rs-fMRI影像学标记物.
李瑜霞王晓妮周晶陈娟高轩刘舒马洪颖高海凤张冬森王丽英付子娟李永秋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
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侧枝循环与脑血流灌注影响的多模态MRI研究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HUK)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枝循环与脑血流灌注的影响,以找寻新的可有效开放侧枝循环以挽救缺血组织的药物。方法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4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被试分为HUK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盛灿李瑜霞谢云燕张忠敏孙宇王晓妮李红艳李轩宇于洋陈观群杨旗韩璎
文献传递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白质网络拓扑特性的改变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脑白质网络全局属性的特征,并评估脑网络分析方法对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26例aMCI患者及同期社区招募的30名健康对照的弥散张量成像图像数据,基于纤维根数和部分各向异性构建56个脑网络矩阵,通过置换检验对不同阈值下两组人群的脑网络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aMCI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脑白质网络均表现出显著的小世界特征,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MCI患者标准化聚集系数(如阈值取0.1,aMCI组为2.47,健康对照组为2.57,P=0.049)、局部效率(aMCI组为12.01,健康对照组为13.57,P=0.001)及小世界属性(aMCI组为2.02,健康对照组为2.11,P=0.013)明显下降,但其平均节点度(aMCI组为92.02,健康对照组为103.62,P=0.502),全局效率(aMCI组为3.32,健康对照组为3.62,P=0.061)和标准化平均最短路径长度(aMCI组为1.23,健康对照组为1.23,P=0.19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MCI患者的脑白质网络已经出现改变,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脑网络分析有望成为新的早期诊断aMCI的影像学标志.
王晓妮张朦李瑜霞曾扬盛灿郝旭阳孙宇张逸鹤李红艳于洋李轩宇陈观群李坤成贾建平唐晓英韩璎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神经网弥散张量成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