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璎

作品数:147 被引量:611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0篇阿尔茨海默病
  • 43篇轻度
  • 42篇轻度认知
  • 41篇主观
  • 36篇轻度认知障碍
  • 35篇成像
  • 34篇磁共振
  • 24篇磁共振成像
  • 17篇遗忘型轻度认...
  • 14篇量表
  • 10篇静息态
  • 10篇痴呆
  • 9篇影像
  • 8篇血管
  • 8篇神经心理
  • 8篇神经心理学
  • 8篇生物学
  • 8篇AD
  • 7篇多模态
  • 7篇影像学

机构

  • 13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7篇北京脑重大疾...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1篇牡丹江医学院
  • 5篇首钢总医院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海南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自...
  • 3篇北京大学首钢...
  • 3篇首都钢铁公司...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46篇韩璎
  • 26篇孙宇
  • 22篇王晓妮
  • 16篇李瑜霞
  • 16篇李轩宇
  • 15篇贾建平
  • 14篇李红艳
  • 10篇李坤成
  • 8篇李恩中
  • 8篇胡忠婕
  • 8篇郝立晓
  • 7篇贾建国
  • 6篇谢云燕
  • 6篇赵维纳
  • 5篇张忠敏
  • 5篇卢洁
  • 5篇夏明睿
  • 5篇于洋
  • 4篇郭艳芹
  • 4篇尹昌浩

传媒

  • 15篇医学研究杂志
  • 9篇医学研究生学...
  • 9篇中华神经医学...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7篇2014北京...
  • 6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华西医学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2015北京...
  • 2篇中国科协首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工企医刊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9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25篇2017
  • 18篇2016
  • 24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7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在观测MCI大脑结构与功能网络改变中的应用
赵维纳韩璎
主观认知下降多模态脑影像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伴随着人口老化,与老龄化相关的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严重影响老年期生活质量。其中,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是影响老年期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并可能由此而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痴呆.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病因,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从AD临床前期SCD,到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再到AD痴呆(图1),皆伴随着脑结构与功能异常改变[1]。AD临床前期SCD指的是个体主诉记忆下降,和自己过去正常的记忆比较自我感觉持续下降,但是在传统的神经心理测试上表现正常,此时检查可以发现AD相关的阳性生物标志物[1,2]。
韩璎左西年李会杰李淑宇卢洁夏明睿孙宇王晓妮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
颅内动脉易损性粥样硬化斑块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颅内动脉易损性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元凶。传统血管成像方法如数字减影血...
赵维纳尹昌浩韩璎
关键词:核磁共振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研究的兴起、挑战及思考被引量:11
2018年
2016年《柳叶刀》杂志发布了关于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死亡分析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文章指出2015年全球全因死亡人数为5500万,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达3900多万,占总死亡人数的71%。其中,痴呆为主要病因之一,并且是2005--2015年这10年间导致死亡人数增长速度最快的疾病,增幅达40%。
陈观群韩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非传染性疾病疾病负担《柳叶刀》
解读NIA-AA新理解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二级预防理念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临床诊断标准始于1984年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研究学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troke and th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NINCDS-ADRDA)版本[1].20多年过去了,随着人们对于AD疾病的理解以及对其病理生理过程检测能力的提高,对于疾病的临床谱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3].鉴于此,美国国立衰老研究院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and Alzheimer's Association,NIA-AA)于2011年对AD诊断提出了临床与研究用的双重标准.
韩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断标准相关疾病语言交流障碍病理生理过程
阿尔茨海默病与青光眼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24例48眼,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30例60眼,所有入选者C/D<0.6,C/D差<0.2。入选者双眼进行眼压检测和傅里叶阈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的厚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AD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AD患者眼压为12.7±2.8mmH g,低于正常对照组(14.36±3.3mmH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与正常对照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上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患者眼压较正常偏低,可能对AD患者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是一种保护机制。
吴越李臻韩璎牟大鹏王宁利卢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青光眼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主观认知下降中脑功能与结构的研究
孙宇韩璎
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2年
轻度认知障碍是处于正常脑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认知损害的临床状态,大部分患者将转化为痴呆。故轻度认知障碍是痴呆的高危人群,研究轻度认知损害对痴呆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大意义。文中对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流行病学、量表筛查、影像及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和新特点作一综述。
尹昌浩郭艳芹韩璎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痴呆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非药物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
2020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引起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约4700万人罹患痴呆,预计到2050年,痴呆患者将增加至1.31亿[1].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5.30%[2]。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系列靶向清除或减少P-淀粉样蛋白(Ap)沉积的临床试验并未显著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甚至出现各种副作用[3].
韩璎盛灿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干预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4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功能障碍及其他认知功能衰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中晚期AD患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因此,在AD早期甚至是前期,如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阶段识别患者,发现患者可能进展为AD的危险因素,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关键点。MRI技术安全性高、稳定性好,能够在aMCI和AD早期发现患者脑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因而被广泛用于AD相关的影像研究。2007年有学者已经提出借助MRI、PET分子影像等技术建立新的AD临床诊断标准[1]。2010年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卒中-老年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工作组(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Alzheimer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NINCDS-ADRDA)修订的AD诊断标准已纳入影像检查。笔者综述基于多模态MRI的aMCI和AD相关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建立疾病相关的影像诊断模型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胡忠婕陈楠宋海庆韩璎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MRI技术阿尔茨海默病多模态ALZHEIMER临床诊断标准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