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征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梅耶
  • 2篇修辞
  • 2篇修辞学
  • 2篇哲学
  • 1篇电影
  • 1篇电影语言
  • 1篇杜拉斯
  • 1篇新修辞学
  • 1篇星辰
  • 1篇性情
  • 1篇修辞观
  • 1篇野蛮
  • 1篇原欲
  • 1篇哲学视角
  • 1篇整体主义
  • 1篇知识
  • 1篇审美批评
  • 1篇思辨
  • 1篇思辨性
  • 1篇他者

机构

  • 10篇西安外国语大...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越秀外国...
  • 1篇巴黎第一大学

作者

  • 10篇向征
  • 3篇史忠义
  • 1篇张平

传媒

  • 2篇外语教学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当代修辞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外国美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贝西埃对西方传统小说理论的叩问与超越被引量:2
2016年
让·贝西埃的著作《叩问小说,超越小说理论的若干途径》以问题学哲学为指导,重读并叩问19和20世纪西方的重大小说理论,提出了至今最宽泛的小说定义和一些新的观念。本文从偶然性、性情、二重性、悖论、思辨性人学、整体化和整体主义、信念、历史性、叩问、情势等方面入手,探讨贝西埃如何重构小说的创作实践和审美实践,超越经典,提出新的小说思想。
向征史忠义
关键词:偶然性整体主义情势
波德莱尔:工业化时代沉落的星辰
2017年
波德莱尔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1830年革命、1848年革命、雾月18政变伴随着欧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波德莱尔践行"纨绔主义",向往"灵魂的物化与肉体的灵化",追求"美";他是城市中流浪的波西米亚人,当物质进步不断危及思想灵魂时,当个体和社会的矛盾,现实和历史的矛盾日益焦灼时,他深怀忧虑地观察着他的同类在机械时代造就的神话中迷失,他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进步,质问蒸汽哲学和化学火柴哲学的信徒们,明天的进步的保证何在?
向征
关键词:波德莱尔纨绔主义
简析问题学哲学及梅耶和贝西埃的文艺思想被引量:1
2016年
梅耶和贝西埃学术生涯充实,著作等身。问题学哲学和历史性概念可以分别论证为新辩证唯物主义和新历史唯物主义。它们是梅耶和贝西埃新文艺思想的基础。《罗马与欧洲艺术的诞生》深入历史层面,从性情、逻各斯和动感之情的关系和换位关系中,分析罗马的宗教、建筑(剧院、神庙、教堂、广场、民居和宫殿的风格及它们的历史演变)、社会、艺术、文学,从庞贝四种绘画风格的演变看欧洲绘画的诞生。《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和独特性》把法国当代文学分为两大块,从小说、诗、戏剧、文学批评等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法国当代文学的特征和独特性。贝西埃批评了法国20世纪两段先锋派对当代文学非现实性的影响,不赞成用后现代和后殖民来界定当代文学,因为现代性的消极因素还存在,因为新殖民主义还存在。
史忠义向征
关键词:梅耶历史性新修辞学
驱逐“神性”拷问“人本”——论《马尔多罗之歌》中“两希”文化的冲突
2022年
《马尔多罗之歌》是19世纪法国作家洛特雷阿蒙创作的散文诗,由六支歌组成,其内容攻击和嘲笑上帝、人类、家庭、道德,甚至文学艺术本身,将一切反叛和摧毁都夸张到惊世骇俗的极端。对于非西方文化语境的读者而言,只有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即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入手,才能理解洛特雷阿蒙对“理性”的反叛,对“原欲”的张扬,对“人本”的拷问,才能理解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西方的“文化—心理结构”,理解这种影响个人意志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存在,以及在这样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文学创作所受到的影响。
向征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原欲
边缘化的超现实主义先驱——洛特雷阿蒙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2014年
本文探究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在中国的译介历程。作者针对西方文学在中国译介的两大历史时期: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学建设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发展新时期,着手梳理洛特雷阿蒙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分析为何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欧美文学界引起极大震动的超现实主义先驱洛特雷阿蒙却在中国被边缘化。作者在肯定该领域已经取得的开拓性成果的同时,指出我国洛特雷阿蒙研究的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向征张平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
符号性与象征性——论《恒河女子》中的画与声
2018年
电影不仅是法国"左岸派"重要导演杜拉斯文学创作的延伸,更是其对另一种叙事形式的探索。杜拉斯"印度系列"作品中的《恒河女子》借助影像的符号性与声音的象征性,打破了文学再现现实的局限性,将小说风貌与戏剧情景、电影画面、音乐色彩融于一炉。通过构建历史与记忆中的萨塔拉,杜拉斯讲述了时代加于一个具体实在的人身上的种种矛盾和困扰、爱与恨、痛苦与欢乐,以及个体的内在经验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对抗与融合。
向征户思社
关键词:杜拉斯电影语言符号性象征性
略论米歇尔·梅耶双重三位一体的修辞观被引量:3
2017年
论文介绍了梅耶的修辞定义,梅耶关于性情、逻各斯和感情三位一体的修辞学观念和方法论,关于问题学哲学、新修辞思想和历史性视野三位一体的总体思想和方法论,并用修辞学的三位一体阐释翻译行为,分析翻译中形与意的关系。
史忠义向征
关键词:性情逻各斯修辞学
问题学哲学视角下的“我是他者”
2021年
"我是他者"是解读法国诗人兰波的一把钥匙。在现有的对"我是他者"的种种阐释中,有一点似乎被忽略了:"我是他者"是对什么问题的回答?当人们对答案感兴趣时,往往会忽视问题的存在。而历史的加速运转又使得一切事物都具问题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可能性、含糊性、多元性。我们认为,意欲解读兰波的"我是他者",需追本溯源,运用问题学方法,叩问问题本身,即"我是谁?",方能回答兰波如何在不断的自我割裂、自我置疑中叩问人之本质,在焦虑与失望中叩问文明与野蛮的真谛。
向征史忠义
关键词:他者文明野蛮
迷狂式的反文学:从《马尔多罗之歌》看洛特雷阿蒙的哥特式创作被引量:1
2017年
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24岁离世,其短暂的一生充满了神秘,留给后世的仅有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论诗》和几封书信。《马尔多罗之歌》如洪水猛兽一般充满了反叛和摧残。诗人以哥特小说的手法,将一切都夸张到惊世骇俗的地步,其狂热的描述中充满吸血鬼、死亡、坟墓、残杀、同性恋、变异、畸形、人格分裂等等,表现了一种病态的、怪诞的、反常的审美理念,堪称法国20世纪"反文学"之先锋。
向征
关键词:哥特小说暴力怪诞反文学
传播知识,美学中的理论与实践
2014年
美学在经历了非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冲击后,需要对审美理性重新思考,既要避免理性审美化,也要避免审美非理性化。审美批评,作为理性的活动和行为,在阐释、评价艺术作品的事实与价值时,要区分实践理性上的道德判断和审美理性上的道德判断,进而对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之间价值异同进行更深的思考。
向征
关键词:美学审美批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