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熹微

作品数:24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地震
  • 8篇震源
  • 8篇震源机制
  • 6篇应力
  • 6篇应力场
  • 5篇构造应力
  • 4篇构造应力场
  • 3篇地震构造
  • 3篇地震序列
  • 3篇序列对
  • 3篇应力影响
  • 3篇强震
  • 3篇反演
  • 3篇俯冲
  • 3篇俯冲带
  • 3篇M
  • 2篇断层
  • 2篇应力场特征
  • 2篇震源机制解
  • 2篇库仑应力

机构

  • 24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洛阳地震台

作者

  • 24篇高熹微
  • 20篇万永革
  • 14篇黄骥超
  • 14篇崔华伟
  • 13篇李祥
  • 6篇盛书中
  • 5篇闫睿
  • 2篇张珊珊
  • 1篇陈石
  • 1篇靳志同
  • 1篇宋程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2篇2015中国...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地球物理信息...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14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现今非均匀应力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被引量:24
2016年
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是太平洋板块向澳大利亚板块俯冲碰撞的动力作用区,是全球俯冲带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区域.本研究基于EHB地震目录,对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18.5°S—28.5°S)区域进行平面拟合,得到该范围内俯冲带走向约为196°,倾角约为48°;利用该俯冲带研究区域内Global CMT目录,对不同位置、不同深度进行区域应力张量反演,得到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研究区内精细的应力图像.结果显示:(1)俯冲带浅部(60-300km)应力结构非均匀特征明显,主应力轴倾伏角变化多样,并且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在24°S左右发生明显偏转,我们推测这可能与洋底构造路易斯维尔海链俯冲有关;(2)中部(300-500km)最大主压、主张应力轴由北向南逐渐发生偏转,这可能与由北向南流动的地幔流对俯冲板片产生推挤作用有关,并且这种推挤作用向南逐渐减弱;(3)深部(500-700km)最大主压应力轴沿俯冲方向分布;(4)本文的结果还发现了主俯冲带深部西侧"偏移"板片与主俯冲带应力结构不同,表明"偏移"板片与主俯冲带是分离的.
黄骥超万永革盛书中李祥高熹微
关键词:应力场反演震源机制
重力非潮汐连续信号的提取与分析
中国大陆连续重力观测台站已经超过70个,多年来累积了丰富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台站连续重力观测信号从性质上可以分为潮汐信号与非潮汐信号。目前关于重力固体潮汐相关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已经十分成熟,取得了很多成果。而连续重力非潮汐信...
高熹微
关键词:信号提取地震分析
文献传递
2015年智利M_W8.3地震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自GCMT目录收集2015年9月16日智利MW8.3地震震中周围深度在70km以上的震源机制解,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该地震震中周围的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主压应力轴方向的整体一致性较好,张轴的非均匀性明显,即大致以31.5°S为界,南部处于EW向和NS向的双轴压缩状态,以WE向挤压为主,兼有NS向挤压,拉张轴近乎垂直;北部压轴方位仍为近EW向,但张轴方位旋转至近NS向.
李祥万永革崔华伟黄骥超闫睿高熹微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反演智利地震俯冲带
根据形变资料反演唐山地震序列的破裂分布
万永革万永魁靳志同崔华伟高熹微张珊珊冯甜
贵州剑河Ms5.5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分析
<正>2015年3月30日09时47分34秒(北京时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发生MS5.5地震,中国地震台网给出该地震的震中位置为26.6°N,108.8°E,震源深度为7km。此次主震后,2015年03月...
高熹微万永革黄骥超
文献传递
基于震源机制的应力层析成像方法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正>目前随着地震观测技术和提高和地震台站的密集分布,地震学家往往能得到震级更小、更为震源的震源机制。这为精确约束地区不均匀应力场、研究区域地震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机会。针对较多的震源机制资料,Hardebeck和Mic...
万永革盛书中黄骥超李祥崔华伟高熹微
文献传递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的构造应力场和静态库伦应力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收集的60个震源机制解,应用MSATSI软件反演了2015年4月15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的震中周围地区的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此次地震是发生在走滑体系的背景下,总体应力场的空间不均匀性表现不明显。总体最大主压应力走向N42±7°E,主张应力走向为N58±12.6°W,R值约为0.4。相比于前人的结果,该结果与地震发生震源机制的P、T轴方位更加一致。为揭示余震和主震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此次地震所造成的静态破裂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M4.0级余震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值分别为0.042 8 MPa,M3.2级余震的静态库伦应力变化值为0.023 MPa,说明此次地震对2次余震有触发作用。
高熹微万永革黄骥超李祥崔华伟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
基于震源机制的应力层析成像方法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针对较多的震源机制资料,Hardebeck和Michael出了所有网格应力张量同时反演,并使得两个相邻网格应力张量差别最小化的方法。最近,Martínez-Garzón等将该方法发展为可视化的MATLAB程序运行界面,更...
万永革盛书中黄骥超李祥崔华伟高熹微
关键词:地震震源机制参数反演
文献传递
晋冀豫交界地震定位和一维速度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最小一维速度模型方法,基于2008到2014年间河南及其周边台网记录的晋冀豫交界地区165次地震的994个P波到时资料,对该地区的震中和P波一维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得到相对稳定的P波最小一维速度模型、台站走时校正值,重新定位后的地震位置更加集中在林县断裂和磁县断裂交界及其附近,且地震分布与断层的走向一致。得到的台站校正值在山区多为正,表明地下有低速物质,而在AY、YON、XX、PY、QF处台站校正值为负,表明地下有高速物质。
闫睿万永革黄骥超李祥崔华伟高熹微
关键词:地震定位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Ms5.8级地震构造应力场分析
究中,搜集震中周围(38.5&#176;~41.5&#176;N,105&#176;~108&#176;E)近年来的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震后迅速反演得到的该次地震震源机制解,对研究区域的应力场进...
李祥万永革崔华伟高熹微
关键词:地震构造应力场反演分析震源机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