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俊

作品数:30 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关节
  • 13篇关节炎
  • 9篇置换术
  • 9篇骨关节
  • 9篇骨关节炎
  • 8篇细胞
  • 7篇单髁
  • 7篇单髁置换
  • 7篇单髁置换术
  • 7篇膝关节
  • 5篇性关节炎
  • 4篇全膝关节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置换术
  • 4篇疗效
  • 4篇滑膜
  • 4篇滑膜细胞
  • 4篇关节置换

机构

  • 2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30篇常俊
  • 15篇尹宗生
  • 12篇马广文
  • 9篇黄斐
  • 7篇吴云峰
  • 6篇廖法学
  • 5篇秦昆鹏
  • 4篇王浩
  • 3篇王清
  • 2篇高维陆
  • 2篇陆鸣
  • 2篇王涛
  • 2篇李家华
  • 2篇谢康
  • 1篇秦梅颂
  • 1篇王明丽
  • 1篇汪垠
  • 1篇缪成贵
  • 1篇魏伟
  • 1篇尹勇

传媒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芍药苷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FLS异常增殖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PF)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滑膜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异常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足跖注射法制备AA大鼠,造模后第28天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分离培养FLS,大鼠足爪肿胀评分法检测PF灌胃治疗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ELISA检测PF对AA大鼠FLS细胞因子IL-8表达的影响,MTT检测PF加入FLS培养液对AA大鼠FLS增殖的影响,Real time q PCR检测PF加药对AA大鼠FLS促凋亡基因Bax、凋亡因子Caspase 3、抗凋亡基因Bcl-2、RA病理基因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PF显著抑制AA大鼠足爪肿胀程度,PF加入FLS培养液后对FLS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AA大鼠FLS中Bax、Caspase 3表达具有显著上调作用,对Bcl-2、Fibronectin、IL-8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PF可能通过抑制AA大鼠FLS异常增殖抑制AA大鼠病理发展。
缪成贵周丽丽熊友谊魏伟陈兵兵常俊
关键词:芍药苷佐剂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
禹州漏芦总甾酮对缺乳模型大鼠的催乳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催乳颗粒(国家药品标准WS3-413(Z-085)-2003(Z))主要组分禹州漏芦中有效成分总甾酮(total sterone,TSR)的催乳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雌雄交配后,取产仔时间相差不超过24 h的60只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R低、高剂量组和催乳颗粒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2只母鼠,每窝仔鼠为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母鼠自分娩第2日起腹腔注射左旋多巴2 mg/kg,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造模当日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正常对照组母鼠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自给药开始每天测定母鼠单次泌乳量至第14天,然后处死各组母鼠。采用病理HE染色观察各组母鼠乳腺组织形态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催乳素(PRL)和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母鼠乳腺组织PRL分布变化,采用Real-time qPCR检测乳蛋白、乳脂相关基因β-casein、FAS、ACC表达和各组母鼠乳腺组织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CCND1、SFRP4、DNMT1、MeCP2表达的变化。结果:TSR低、高剂量组都能显著提高缺乳模型母鼠单次泌乳量,改善模型组母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提高PRL和5-HT血清水平。TSR增加模型组母鼠乳腺组织PRL分布,上调乳蛋白、乳脂相关基因β-casein、FAS、ACC和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CCND1、SFRP4、DNMT1、MeCP2表达。结论:TSR对缺乳模型母鼠具有明显的催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母鼠血清PRL及下丘脑5-HT释放,增加乳腺组织PRL分布,上调乳蛋白、乳脂相关基因和激活经典Wnt信号有关。
王校薛秋云黄玉蓉程成龙黄玉亭常俊尹群杜明松缪成贵
关键词:产后缺乳催乳素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直观教学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近年来,伴随着5G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逐步试用于多项临床实践教学,特别是在骨科手术操作及临床教学中被更多地应用。由于骨科学科的特殊性、骨骼及其组织解剖的复杂性以及骨科病种的多样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直观全面地掌握知识技能。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R技术能够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及沉浸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丰富全面地展开知识点。文章基于MR技术在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的应用,对M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展开讨论。
常俊沈柱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
股骨颈骨折修复后股骨头坏死7个相关因素:199例回顾分析被引量:32
2016年
背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一直没有明确的专家共识。目的:回顾性提出和分析60岁以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例60岁以下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Garden分型,骨折季节,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后完全负重下床时间7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这些因素与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19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13%;(2)体质量指数,Garden分型,骨折季节季节性变动及骨折复位质量与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患者年龄、性别,内固定后负重时间与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无明显相关性;(3)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Garden分型、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季节性变动(冬季vs夏季)对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展有明显影响;(4)结果提示,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及骨折复位质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有很大的影响;冬季骨折可能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谢康高维陆常俊尹宗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组织工程GARDEN分型体质量指数
牛津双柱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对比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牛津双柱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0月—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5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牛津双柱UKA治疗的25例(25膝)为UKA组,男7例、女18例,年龄54~81岁;采用TKA治疗的25例(25膝)为TKA组,男6例、女19例,年龄47~8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到90°时所需的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人工关节遗忘指数,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据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UKA组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13~43个月),TKA组平均随访时间22.4个月(12~36个月),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无患者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及翻修。UK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到90°所需时间、人工关节遗忘指数上明显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UKA组术后1、6、12个月HSS评分分别为(77.84±1.07)、(86.20±1.58)、(90.08±1.61)分,WOMAC评分分别为(12.44±2.95)、(11.20±2.33)、(10.44±1.47)分,VAS评分分别为(2.80±0.71)、(2.20±0.41)、(1.48±0.59)分,ROM分别为109.56°±8.38°、115.12°±11.72°、116.60°±9.14°;TKA组1、6、12个月HSS评分分别为(72.56±1.16)、(81.80±2.12)、(85.64±2.38)分,WOMAC评分分别为(16.72±3.47)、(13.32±1.44)、(12.44±2.31)分,VAS评分分别为(3.32±0.80)、(2.80±0.65)、(2.48±0.51)分,ROM分别为102.80°±12.42°、108.40°±10.72°、110.20°±10.89°,两组术后HSS、WOMAC、VSA评分及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张弛黄斐吴云峰常俊马广文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单髁置换
二膦酸盐对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007年
目的体外观察二膦酸盐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二膦酸盐药物与MG-63细胞体外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其细胞活力,绘制细胞生长曲线;Hoechst33258细胞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检测。结果MTT比色法测得药物作用72h对MG-63细胞的ID50为52.37μmol/L;细胞生长曲线表明细胞增殖数量与药物浓度及时间有显著依赖性;细胞荧光染色观察实验组细胞形态改变;细胞流式观察细胞凋亡实验组较正常差异有显著性,72h后细胞凋亡率40.2%±2.1%相比正常细胞2.8%±0.7%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周期分析实验组细胞SubG1相比正常组显著累积G2/M细胞被阻滞。结论二膦酸盐抑制体外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细胞凋亡。
常俊尹宗生王明丽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初期疗效对比被引量:20
2016年
背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问室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对于其初期疗效尚存在很大争议。目的:探讨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初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Oxford 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问室骨关节炎患者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52~78岁,平均(64.5±7.5)岁。并随机选取同期行TKA并得到随访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52~75岁,平均(63.2±10.0)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7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50个月,平均(25.5±10.5)个月。均无假体松动下沉、脱位及对侧间室病变。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功能比较,UK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7d及6个月随访时HSS评分、VAS评分、ROM明显优于TKA组(P〈O.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SS评分、VAS评分及RO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优于TKA,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韩国嵩尹宗生马广文吴云峰黄斐常俊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骨关节炎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口是否留置引流管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口是否放置引流管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各40例,其余治疗和干预措施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肿胀程度、感染、切口愈合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未引流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优于引流组(P <0. 05),术后1、2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引流组(P <0. 05),术后2、3 d患侧膝周长小于引流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引流组(P <0. 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良好愈合,无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均于术后2周拆线,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例。结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关节内引流未增加逆向感染风险,但也没有明显优势,不引流可加快切口愈合,减轻疼痛。
代极静甘玉云陆鸣刘静汪璐璐常俊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引流切口愈合
SIRT1在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骨性关节炎(OA)正常滑膜组织及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膝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传代,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及细胞中SIRT1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滑膜细胞检测SIRT1表达情况及表达部位。结果甲苯胺蓝实验显示OA及正常滑膜细胞无明显形态学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SIRT1在滑膜细胞胞质中广泛表达,染色强度OA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20.208,P<0.01);Western blot法显示在滑膜细胞中OA组SIRT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8.619,P<0.01);在滑膜组织中OA组SIRT1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7.664,P<0.01)。结论 SIRT1与OA导致滑膜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SIRT1可以作为OA治疗的靶点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丁辉胡勇常俊张琪琪阙玉康许唐兵魏伟
关键词:骨关节炎滑膜组织滑膜细胞SIRT1
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差异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LS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患者183例,其中LSS患者63例,包括中央型LSS组50例,侧隐窝型LSS组13例,LDH组120例。术前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痛评分标准(ODI)功能障碍指数及步行负荷实验评价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并记录所有患者在MRI扫描中最小硬膜囊横截面积(CSA)。比较3组患者MRI扫描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率大小。结果 LSS患者中,中央型LSS组中出现神经根阳性数46(92%),侧隐窝型LSS组中出现阳性数为3(23%),LDH组中出现神经根阳性数为1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距离、C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SS组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CSA与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也存在于LDH患者中,但广泛存在于LSS患者中,尤其对中央型LSS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韩国嵩张刚常俊黄斐廖法学尹宗生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