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锋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海岸
  • 6篇沙丘
  • 6篇探地
  • 6篇探地雷达
  • 6篇海岸沙丘
  • 4篇环境意义
  • 3篇粒度特征
  • 3篇老红砂
  • 3篇发育
  • 3篇发育模式
  • 3篇GPR
  • 2篇新月形沙丘
  • 2篇环境演变
  • 2篇海岸带
  • 2篇海岸环境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OSL
  • 2篇冲积
  • 2篇冲积扇

机构

  • 12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福建省湿润亚...

作者

  • 13篇姜锋
  • 11篇李志忠
  • 11篇靳建辉
  • 10篇邓涛
  • 6篇于晓莉
  • 4篇夏菁
  • 4篇王贤立
  • 3篇龚松柏
  • 2篇刘秀铭
  • 1篇张辉
  • 1篇凌智永
  • 1篇陈秀玲
  • 1篇胡凡根
  • 1篇雷国良
  • 1篇程延
  • 1篇姜锋
  • 1篇徐晓琳

传媒

  • 2篇中国沙漠
  • 1篇神州学人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PR图像的河北昌黎海岸横向沙脊北段沉积构造及其成因被引量:9
2015年
运用探地雷达对河北昌黎海岸带横向沙脊的沉积构造进行探测,通过对探地雷达探测影像进行处理与解译,获得海岸沙丘约20 m深度范围内的海岸横向沙脊沉积构造图像,包括沉积层理的倾向、倾角与平面展布信息等。研究发现,昌黎海岸横向沙脊北段的沉积构造主要由高角度交错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组成,两者之间界面应为古海滩沿岸沙坝的顶面。界面以上发育稳定的向SWW倾斜的高角度交错层理,倾角约为30°~32°,为向岸风作用形成的前积层理;横向沙脊的丘顶可见槽状交错层理,可能是沙丘脊顶部沉积作用对风向季节性变化的响应。界面以下波状交错层理发育,为波浪作用形成的海滩沉积构造。结合前人对探测区地层调查以及全新世晚期以来海岸线变迁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海岸横向沙脊是大约2000 a BP以来,以澙湖海滩沿岸沙坝为基础经长期风力吹扬作用持续增长而发育的风成沙丘。
姜锋李志忠靳建辉邓涛王贤立夏菁
关键词:探地雷达环境演变
基于GPR图像的福建海坛岛北部海岸冲积扇沉积构造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福建海坛岛北部海岸发育一座覆盖淡灰黄色风成砂层、相对高度达30 m的大沙山,外貌很像风成大沙丘,但同时又具有冲积扇形态。其成因和沉积环境有待考证,而探明大沙山内部沉积构造是判别其成因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探地雷达(GPR)对大沙山内部沉积构造进行探测,获得约20 m深度范围内的沉积构造图像数据。结果表明:大沙山中上部发育由棱角状砾石或粗砂细砂组成的沉积旋回和沟槽沉积构造,显示出冲积扇上部的沉积构造组合特点;中下部层面中交替呈现弧形沉积构造,大沙山南侧发育有向南倾斜28°~30°的前积层理。结合大沙山西侧冲沟剖面沉积构造、大沙山表面的棱角状砾石特征以及现代风沙地貌分布规律,初步认为大沙山是山前多期沟谷洪流携带的碎屑物沉积形成的冲积扇残余堆积体,沉积间隙受海岸带风沙活动影响。
赖海成李志忠靳建辉邓涛姜锋于晓莉苑秀全申健玲龚松柏
关键词:探地雷达冲积扇海岸带
福建海坛岛青峰老红砂旋回沉积的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福建海坛岛青峰老红砂剖面以棕红色砂层和黄橙色砂层的交替旋回变化为显著特征。通过野外考察、采样和测定分析,对青峰老红砂剖面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青峰剖面棕红色砂层以细砂为主,黄橙色砂层以中砂为主,细砂-中砂在剖面上呈现明显的交替旋回变化;(2)棕红色砂层和黄橙色砂层的粒度频率曲线均以单峰加一细尾为主,含有一定量的粉砂、黏土;概率累积曲线以滚-跳-悬三段式为主,但两种砂层在组分含量、斜率等方面存在差异;(3)粒度参数呈现明显的波动旋回变化,可能指示沉积时期区域风力、搬运动力、化学风化强度方面发生了周期性变化,即棕红色砂层显示了暖湿气候条件下的红壤化过程,黄橙色砂层则显示凉干气候条件下的黄壤化过程。因此,青峰老红砂旋回沉积表明第四纪晚期以来,福建东部沿海的古气候古土壤可能经历了南亚热带(赤红壤)和暖温带(黄壤)的交替变迁。
申健玲李志忠靳建辉邓涛姜锋苑秀全于晓莉赖海成
关键词:老红砂粒度特征沉积旋回气候变迁
福建海坛岛北部海岸带冲积扇沉积构造及其发育模式被引量:6
2017年
海岸带冲积扇作为海陆过渡带中的重要沉积地貌单元,蕴藏有丰富的"陆-海-气"耦合作用及其古地理环境变化信息。本文选取福建海坛岛北部的海岸带冲积扇(大砂山)为研究对象,在大砂山表层布设6条累计长度约700m的探地雷达(GPR)测线,结合剖面观察解译以获取大砂山内部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信息。结果显示:GPR探测图像很好地显示约20m深度范围内的沉积构造信息,可以识别出9种沉积构造雷达相,这些雷达相总体上反映了海岸带冲积扇以泥石流和沟谷洪流为主、并交替有海岸风沙作用的沉积构造特征。综合三维沉积构造信息可知,大砂山为两个冲积扇侧向连接而成的复合体。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和砂样粒度分析,认为该冲积扇发育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海岸带老红砂堆积形成"红色沙漠";(2)晚冰期时频发的暴雨洪水,携带南部山区的风化碎屑物质堆积在海岸带形成了冲积扇主体,并覆盖在老红砂剥蚀面上;(3)全新世早中期气候湿润,河流下切侵蚀冲积扇,形成大砂山基本形态;(4)全新世晚期,全球气候转冷,海岸风沙作用兴起,塑造成为现代大砂山的地貌特征。
赖海成李志忠靳建辉邓涛姜锋苑秀全申健玲于晓莉徐晓琳程延
关键词:探地雷达
基于GPR图像的福建长乐海岸沙丘沉积构造与海岸环境演变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探讨福建长乐东部海岸环境演变,运用探地雷达(GPR)探测了研究区海岸沙丘的沉积构造,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海岸沙丘沉积构造主要由海滩沉积和海岸沙丘沉积构成,其中下伏沉积为海滩波浪作用形成的波状交错层理,上覆沉积为风成大角度倾斜的交错层理以及局部的水平层理;(2)上部发育的倾向向背的大角度风成交错层理,反映了研究区丰富的沙源、宽阔的海滩、植被扩张的进积海岸特点;(3)从沉积序列分析,研究区海岸地貌环境演变经历了早期的滨岸浅海到晚期的海岸沙丘带两个阶段,反映了海岸向东的进积过程中,外力作用由波浪作用为主演变为风沙沉积作用为主。
邓涛李志忠靳建辉姜锋赖海成申健玲于晓莉苑秀全
关键词:海岸沙丘海岸环境
在与世界开放互动中推进教育现代化
2024年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奠定现代公民素养基础、发扬现代科学技术、供给现代产业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现代化是近现代各国在博采众长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全球视野,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把各国现代化普遍特征与中国实际主动结合发展中展现出中国特色,成功克服了后发展国家追求现代化进程中因照搬西方而丧失自我,或因排斥外来而陷入封闭,最终难以走上现代化之路的“二元对立陷阱”。
姜锋
关键词:公民素养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开放互动
河北昌黎海岸沙丘沉积构造及其发育模式
河北昌黎海岸带是我国海岸沙丘规模最大且形态最为典型的分布地区之一。本文以昌黎翡翠岛海岸沙丘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划分沙丘类型的基础上,采用探地雷达(GPR)探测以查明沙丘内部沉积构造及其空间展布特点,运用粒度分析方法探讨...
姜锋
关键词:发育模式
文献传递
福建漳浦赤湖海岸沙丘沙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海岸变迁历史地图和区域典型气候记录对比建立了剖面的年代学标尺,采用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试剖面沉积的粒度特征,以剖面粒度参数作为代替海岸带化学风化强度、冬季风强弱变化的主要指标.通过对福建漳浦赤湖海岸沙丘剖面(CH)粒度特征分析,发现该剖面沉积具有海岸波浪作用和风力作用联合作用沉积的粒度特点,因此其粒度参数可能记录了海岸沙丘发育时期的海岸带环境演变历史.将CH剖面记录的近2 000年以来的海岸带气候环境变化历史划分为4个时期.其中,581~740 AD和930~1260 AD两个阶段分别对应我国的隋唐暖期和欧洲中世纪暖期;741~907 AD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冷期以及1261 AD以来至小冰期结束的两个阶段也和前人研究得出的两个冷期相当.
夏菁李志忠靳建辉王贤立龚松柏邓涛姜锋
关键词:海岸沙丘粒度参数环境演变
探地雷达在福建漳浦海岸抛物线沙丘沉积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进行了探地雷达在福建漳浦六鳌半岛海岸抛物线沙丘沉积构造探测中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1)被探测海岸沙丘的粒度、含水量等理化性质,不同的天线频率,室内数字滤波、增益调适等图像处理环节,均会对探地雷达的探测结果产生影响。(2)本次探测结果以及人工砂坑剖面表明探地雷达是探测海岸沙丘沉积构造的良好手段。(3)通过判读探地雷达图像显示的沉积构造序列组合特点,并根据最近数十年研究区海岸环境演变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所探测海岸抛物线沙丘的发育过程,经历了早期海滩脊出露海面、继而发育植被和抛物线沙丘两个阶段。
邓涛李志忠靳建辉姜锋夏菁王贤立
关键词:探地雷达海岸沙丘
河北昌黎典型海岸沙丘的沉积构造及其发育模式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探地雷达探测了昌黎海岸沙丘区典型横向沙脊和新月形沙丘的沉积构造,据此初步揭示了研究区海岸沙丘的沉积序列特征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昌黎海岸带在2 000aBP波浪作用下发育滨岸沙坝,沙坝主要以向海向陆缓倾斜的沉积构造为主,现今的风成沉积发育于滨海相沙坝之上。海岸带向海一侧经历了潮上带前丘到横向沙脊的过程,横向沙脊在东北风的作用下主要发育向陆倾斜的高角度交错层理,同时由于向岸合成风力的阶段性变化,这些层理的倾角略有差异,记录了海岸带风沙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内侧新月形沙丘由4组倾角不同的层理组成,被较大规模的二级界面分隔,复合新月形沙丘(链)经历了由盾状沙堆到典型新月形沙丘的加积发育并遭受风蚀的过程。
姜锋李志忠靳建辉邓涛申健玲于晓莉苑秀全赖海成陈秀玲
关键词:探地雷达GPR发育模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