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然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干预
  • 1篇影响及意义
  • 1篇影像质量
  • 1篇预防接种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护理
  • 1篇造影剂
  • 1篇造影剂渗漏
  • 1篇神经功能
  • 1篇渗漏
  • 1篇头颈
  • 1篇头颈部
  • 1篇情绪
  • 1篇全程护理
  • 1篇全程护理干预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临床护理
  • 1篇临床护理路径

机构

  • 5篇济南市第五人...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5篇任然
  • 3篇吴永霞
  • 1篇张英辉
  • 1篇陈国玲
  • 1篇宋玮
  • 1篇朱新蕾
  • 1篇张晗

传媒

  • 3篇系统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黄素对角膜炎大鼠角膜组织NF-κB活化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角膜炎大鼠角膜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制备角膜炎动物模型。模型制备前30 min,分别于治疗组和炎症组大鼠结膜下注射大黄素及溶剂。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眼部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评价角膜组织NF-κB活化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制备了角膜炎大鼠模型,大黄素可改善角膜炎大鼠的眼部炎症反应,减少角膜组织炎细胞浸润。治疗组κB抑制蛋白α(IκBα)在脂多糖(LPS)刺激后各时点的表达均高于同时点炎症组表达(P<0.01)。LPS刺激可促进ICAM-1在角膜组织的阳性表达,该作用可被大黄素部分抑制。结论大黄素可部分抑制角膜炎大鼠角膜组织中NF-κB活化,有效减轻角膜炎症的损伤。
陈国玲任然张英辉宋玮考欣张晗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大黄素
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情绪及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恢复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3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超早期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患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水平(CSS)为(18.12±1.69)分,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24.17±1.82)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1,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FMC)评分(54.12±1.89)分,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47.11±1.6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56,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为(65.89±1.46)分,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45.42±1.79)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55,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改善水平(SAS)分别为(4.12±1.89)分、SDS(6.89±7.4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11±1.67)分、(10.36±4.8)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56、14.431,P<0.05)。结论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办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促进患者情绪改善。
王杰吴永霞任然
关键词:脑梗死神经功能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保健科150名预防接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之后,提供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不同方法最终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从接种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指导,最终得出接种评分最高达到了(96.10±0.47)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5,P<0.05)。结论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儿身体机能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是部分流行疾病的高发群体。对此,需要在幼儿阶段就为他们接种预防疫苗,以便降低各种流行疾病对于幼儿的威胁,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改善护理质量,增强预防接种工作的有效性。
吴永霞任然王杰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预防接种
“三低”扫描模式对头颈部CTA诊断中辐射剂量、影像质量影响分析
2021年
对比分析不同扫描模式在头颈部CTA成像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影响质量影响及差异。方法:随机选择于本院行头颈部CTA成像检查患者89例行对比性诊断研究,头颈部CTA检查时间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比组(n=44)行常规CT模式检查,实验组(n=45)行“三低模式”CT检查。以不同图像重建模式下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血管、软组织、成像信噪比、对比信噪比,辐射剂量、主观影像质量评分及有效碘摄入量为标准,评价两组影像质量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RCCA、LCCA、RICA、LICA重建模式下所得SNR、CNR值,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血管检查中所得血管、现软组织成像质量、噪声值及主观影像质量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头颈部CTA检查中CTDIvol、DLP、ED及有效碘摄入量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低模式”CT扫描在头颈部CTA诊断中的应用可积极减少患者检查期间头颈部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且检查所得血管、软组织成像质量及噪声值相关指标数据较常规CT诊断无显著差异,成像质量一致,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选择低辐射损伤成像模式实施头颈部CTA检查。
朱新蕾任然
关键词:影像质量安全性
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在CT增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CT增强护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3月时间段该科室接诊的65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实施研究,以就诊顺序分成常规组(n=32)和实验组(n=33),常规组采用常规的CT增强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检查时间与造影剂渗出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检查时间(15.12±3.21)min与常规组(17.06±3.35)min比较缩短时间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P=0.020);在造影剂渗透方面,实验组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96.97%升高幅度比常规组78.13%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6,P=0.021 <0.05)。结论在CT增强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CNP)效果理想,可提高护理效率,促使护理满意度提升,而且可行性较强,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临床深入推进和借鉴的护理模式。
任然王杰吴永霞
关键词:满意度造影剂渗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