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腔狭窄内镜误诊3例
- 2002年
- 内镜对粘膜病变由于其镜下特殊表现并可病理活检而能作出正确诊断,但对胃腔狭窄尤其当内镜不能通过狭窄部位时会对病变定位或病变性质判断错误。
- 关伟陈莉华黎婉荣
- 关键词:内镜胃腔误诊病理活检病变定位病变性质
- 38例伪膜性肠炎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2家医院的伪膜性肠炎(PM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MC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其发病、治疗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7月间作者所在的2家医院经病史及肠镜诊断PMC38例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包括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占97.37%)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之后出现腹泻,34例(89.47%)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余常见的症状有腹胀(63.16%)、恶心呕吐(21.05%)等表现,腹泻伴粘液脓血便者6例(15.79%),蛋花样便者为(21.05%)。50%患者伴有发热。38例全部行结肠镜检查,其中25例(65.79%)完成结肠镜检查至回盲部,其他因各种原因终止检查。38例均有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100%),36例患者存在水电解质紊乱(94.74%),2例正常。低蛋白血症2例(5.26%),贫血3例(7.89%)。抗生素种类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最为密切。结论 PMC多在应用抗生素之后,特别以老年人、重病患者及骨科手术患者为易感人群。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PMC的发生。甲硝唑、万古霉素、益生菌均为有效治疗PMC药物。同时,电子肠镜可以作为诊断PMC的一种简便手段。
- 郅敏关伟李初俊邓健敏陈建林陈锦锋
- 关键词:伪膜性肠炎抗生素
- 胆管恶性梗阻的内镜下支架引流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胆管恶性梗阻时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了解胆管狭窄或梗阻的部位、程度,并确定置入支架的外径及长度;然后胆管置入导线,并在导丝引导下按常规置入胆管引流支架。术后观察血清淀粉酶变化及黄疸的改善情况。结果25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肝总管癌4例,胆囊癌侵犯肝总管2例,胆总管癌15例,胰头癌4例)24例一次操作成功,1例需两次才成功,置入塑料支架25根。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黄疸消失率48%、88%、96%。未发现与操作相关的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未发现支架移位和阻塞情况。结论胆管恶性梗阻的内镜下支架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消除黄疸,防治化脓性胆管炎。
- 陈锦锋黎庶熙关伟潘倩萍陈莉华
- 关键词:胆管梗阻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 饮食致食道损伤21例分析
- 2001年
- 关伟梨庶熙等
- 关键词:饮食不当胃镜检查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被引量:3
- 1995年
-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蒋开平,林柳卿,关伟,余世芳,麦慧红本文就我院1993年2月至1994年3月646例通过内镜、病理检查而确诊的慢性胃炎(CG)和消化性溃疡(PU)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G、PU并上消化道出...
- 蒋开平林柳卿关伟余世芳麦慧红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70例U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奥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奥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 关伟陈建林
- 关键词:奥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hs-CRP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80例SA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分别在患者入院24 h内以及治疗7 d后采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IL-6和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SAP患者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抑制炎性反应。
- 关伟
-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急性胰腺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