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凌

作品数:54 被引量:67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政治法律
  • 16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法律
  • 17篇互联
  • 15篇互联网
  • 7篇联网
  • 7篇分享
  • 7篇分享经济
  • 6篇网络
  • 6篇规制
  • 5篇公共
  • 4篇信息保护
  • 4篇隐私
  • 4篇赛博空间
  • 4篇人工智能
  • 4篇网络法
  • 4篇个人信息
  • 4篇个人信息保护
  • 4篇法院
  • 4篇大数据
  • 3篇言论
  • 3篇人民法院

机构

  • 53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53篇胡凌
  • 1篇刘晓春
  • 1篇吴畅畅
  • 1篇周汉华
  • 1篇高富平
  • 1篇王维佳
  • 1篇张凌寒
  • 1篇李斯特
  • 1篇吕新雨
  • 1篇洪丹娜
  • 1篇郑磊
  • 1篇申卫星
  • 1篇戴昕
  • 1篇许可
  • 1篇岳林
  • 1篇田雷
  • 1篇崔聪聪

传媒

  • 13篇文化纵横
  • 5篇中国审判
  • 4篇网络法律评论
  • 2篇地方立法研究
  • 2篇交大法学
  • 2篇中国法律评论
  • 2篇法律和社会科...
  • 1篇中外法学
  • 1篇新闻记者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法学家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中国劳动
  • 1篇中国证券期货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法商研究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扫码:流动性治理的技术与法律被引量:4
2020年
一、引言:抗疫的遗产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最早由互联网公司在地方开发1、后来逐渐被更多城市采纳、最后上升为全国性措施的健康码,在帮助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过程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扫码"意料之外地成为非常时期平衡大规模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技术—制度抓手。二维码发明已经有25年时间,2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也有多年,3如果说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治理实践和遗产的话.
胡凌
关键词:二维码互联网流动性意料之外
论赛博空间的架构及其法律意蕴被引量:42
2018年
"架构"是增进我们对赛博空间及其治理问题理解的少数核心概念之一。架构理论的核心是架构的建构过程、构成及边界,揭示架构权力如何从内在生发和延伸。架构伴随新经济和"架构企业"的兴起而生长,这一过程中最核心的法律保障机制是"选择退出"与"知情同意"。架构可以分为基本横向(场景)与纵向(分层)维度,并衍生出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维度(网络、黑箱、基础设施),在这些维度当中,围绕架构的边界划定可以对既有法律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解读。当下智能架构的延伸按照特定逻辑展开,并需要一整套相互配套的法律制度进行支撑,同时也揭示出究竟以何种方式对架构进行治理更为有效,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用户选择能力的重要意义。
胡凌
关键词:赛博空间基础设施
朱烨案界定网络隐私被引量:1
2015年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一个有关网络隐私的终审判决引发了关注,原因是这一判决重新确认了互联网隐私的定义和边界。原告朱烨认为百度在未经其知情和选择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技术记录和跟踪她搜索的关键词,对其浏览的网页进行广告投放,侵害了其隐私权,要求法院判令停止侵害,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
胡凌
关键词:网络隐私中级人民法院网络技术互联网关键词
网络舆情中的风险、认知与规制被引量:4
2011年
互联网时代的民意既是一种有益的力量,也会给不同的行为者带来风险。对网络舆情的传统研究要么局限于法律的个别规制,要么局限于对典型网站的研究,而缺乏整体和动态的视角。笔者将从网络舆情风险发生的机制入手,利用串联理论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解释了当代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的网络舆情的兴起和衰落。笔者还进一步讨论了政府对待网络舆情的行为、机制及其背后的心理因素——对最坏状况和风险的恐惧。网络民意经过放大,和政府压力型体制相互呼应,它并不能有效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反而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恐慌。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政府的决策体制。此外,法院事后规制传播风险的表现证明,法律本身无法对个体提供令人满意的风险救济。
胡凌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民意压力型体制互联网管理社会科学理论危害国家安全
刷脸:身份制度、个人信息与法律规制被引量:56
2021年
人脸识别(俗称"刷脸")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得到应用,既涉及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也涉及私人服务行为。有必要超越对刷脸行为本身就事论事的讨论,而是深入刷脸嵌套和应用的具体场景,为未来其他生物信息的应用提供问题意识和理论框架。首先,刷脸是一种身份法律制度,起到身份认证功能,能够开启一个通向赛博空间的账户,从而延续了人脸作为通用标识符的社会功能。其次,刷脸意味着认证权力过程从分布式转向集中化,认证信息与载体的分离。再次,需要关注刷脸可能的风险,特别是背后的个人信息的自动化整合,以及可能的使用方式与歧视、异化的问题。最后,网格和网络作为治理之理想类型的二分,为理解刷脸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同时也是场景理论的一个具体应用和延伸。
胡凌
关键词:身份认证赛博空间隐私个人信息保护
数字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中国方案被引量:20
2020年
近期,《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布,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当前,全球各国都在经历数字化转型,数据,尤其是以个人信息为主的数据,正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并被赋予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个人信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但同时,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也带来了个人信息的过度采集、滥用、“大数据杀熟”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并引发了各类社会风险。以《草案》的出台为契机,反思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实践提供具有中国智慧的制度方案,具有深远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日前主办“数字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中国方案”学术研讨会,本刊在会议研讨的基础上约请多领域学者撰文,期望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研讨,促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为数字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申卫星周汉华高富平赵光程金华郑磊崔聪聪崔聪聪胡凌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公众意见大数据
生存,还是毁灭--“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生存与人类传播的未来”圆桌对话被引量:41
2018年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业的重构与重组吕新雨:我首先从《未来简史》这本书谈起。这本书很畅销,影响和争议都很大,作者赫拉利也曾经到中国讲演。它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宣告了人文主义的死亡。书中描绘了人类有机体消失的过程,它起源于人类中心主义,而当人文主义走向数据主义,就形成对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致命挑战,因为作为个人独特性而存在的人文主义的根基不复存在。
吕新雨赵月枝吴畅畅王维佳洪宇田雷胡凌熊节余亮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新闻传播业人文主义毁灭自由主义理论
互联网与公共领域:财产与劳动的视角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从财产与劳动两个方面对中国网络空间的特性进行分析,试图厘清网络空间中的产权结构。主要观点是,新经济生产方式内生于网络公共领域,对后者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从财产上看,免费内容的商业模式造成了互联网公共资源的假象,用户协议确保了互联网企业对网络信息享有永久、排他的免费的使用权;从劳动上看,互联网企业极大依赖用户的贡献与创造,享有其集体劳动成果的价值,却并不承认其中的劳动关系。
胡凌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领域财产
互联网企业如何竞争
2013年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演进需要法律机制的回应。
胡凌
关键词:IT行业法律机制
人工智能的法律想象被引量:3
2017年
当我们谈论人工智能(AI)时,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源自20世纪想象的影响,这可能也会影响法律人对AI的想象。如果我们把AI看作互联网智能演进的新阶段,为理解其法律规则,就有必要理解互联网法律在过去二十年中形成的路径和推动力,从而探讨AI是否有任何特殊性以至于需要新的规则。本文将从网络法的两个视角——实证性和生产性切入,将它们延伸至AI语境下分别讨论。'实证性'视角是我们观察和应用任何规则的惯常思维方式,'生产性'视角则深入规则背后,探索规则形成的政治经济因素,特别是经济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AI本质上是一套复杂的代码设计,既是影响社会行为的强力规范,也是产生新价值的生产机制;它驱动整个社会朝向更智能的方向变化,从而要求法律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确认新型经济利益的合法性。
胡凌
关键词:人工智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