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智远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肝细胞
  • 6篇细胞癌
  • 6篇肝癌
  • 6篇肝细胞癌
  • 5篇预后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肝癌切除
  • 3篇肝癌切除术
  • 3篇肝切除
  • 3篇肝切除术
  • 2篇血管
  • 2篇手术
  • 2篇栓塞
  • 2篇体重
  • 2篇疗法
  • 2篇禁食
  • 2篇化疗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 4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2篇陈智远
  • 8篇郭荣平
  • 5篇韦玮
  • 4篇郭智兴
  • 4篇钟崇
  • 2篇杨瑜明
  • 2篇陈敏山
  • 2篇蔡华
  • 2篇李惠东
  • 1篇吕园园
  • 1篇吴明浩
  • 1篇彭娅
  • 1篇邹如海
  • 1篇陈金辉
  • 1篇李锦清
  • 1篇罗俊
  • 1篇彭晶晶
  • 1篇石明
  • 1篇周维
  • 1篇钱朝南

传媒

  • 1篇癌症
  • 1篇新中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阶段相关生物标志物PPIA、YWHAZ和GRP78是结直肠癌的潜在预后指标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上升。迄今为止,结直肠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文献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的过程,故探索检测结直肠癌某些阶段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使用2D-DIGE、MALDI-TOF/TOF MS、免疫组化等方法,构建结直肠癌组织芯片,通过生存分析,来探究PPIA(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A)、YWHAZ(14-3-3蛋白zeta/delta)和GRP78(78kDa葡萄糖调节蛋白前体)的表达水平是否和CR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结果:在本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与正常结直肠粘膜相比,结直肠癌中的PPIA、YWHAZ和GRP78蛋白表达上调。在结直肠癌发生的所有阶段(TNM I-IV期),PPIA均显著上调,PPIA表达越高,预后越差(P=0.002)。YWHAZ在I期明显上调,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T1-2/T3-4,P=0.003),可能是早期CRC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GRP78在第三和第四阶段上调,提示它参与了CRC淋巴结转移和其他远处转移。此外,在CRC患者中PPIA、YWHAZ和GRP78的高表达与低生存期显著相关(分别为P=0.002、0.024和0.010)。结论:阶段生物标志物PPIA、YWHAZ和GRP78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显著关系,这些蛋白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潜在预后指标。
彭娅贺艳玲张军玲陈智远成瑾瑜杨瑜明沈守荣孙英男
关键词: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预后
隔日禁食法控制高脂血症患者体重和血脂的临床随机研究
2020年
目的:隔日禁食法是一种新的饮食疗法,可以减轻体重和改善 血脂异常,但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隔日禁食 法对高脂血症患者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从我院周边张贴广告征 集高脂血症患者 17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 例)和隔日禁食组(83 例)。 给予 12 周的饮食干预后,进行人体测量(体重、脂肪量及无脂肪质量)和 血脂的分析。结果:干预 4 周后,隔日禁食组体重较干预前下降 4.51±0.58kg (5.98±0.9%),对照组下降 2.54±0.34kg(3.49±0.5%)。隔日禁食组脂 肪量较干预前下降 3.5±0.73kg(11.30±1.56%),对照组下降 1.10±0.34kg (3.78±0.5%)。12 周后,隔日禁食组体重下降 4.00±0.58kg(5.63±0.9%), 对照组下降 2.19±0.65kg(3.12±0.9%)。隔日禁食组脂肪量较干预前下降 3.45±0.75kg(12.70±1.56%),对照组下降 1.00±0.29kg(3.57±0.5%)。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 4 周后,隔日禁食组胆固醇较干预前下降 0.91±0.12 mg/dL(18.8±1.9%),对照组下降 0.43±0.04 mg/dL(8.8±1.3%)。 隔日禁食组甘油三脂较干预前下降 0.60±0.13 mg/dL(21.1±1.7%),对照 组下降 0.38±0.04 mg/dL(14.1±0.5%)。12 周后,隔日禁食组胆固醇下降 0.91±0.13 mg/dL(18.0±1.3%),对照组下降 0.51±0.14 mg/dL(5.14±0.9%)。 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日禁食法对高脂血症患者是一种安 全和可耐受的饮食方案,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4 至 12 周)控制体重和 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隔日禁食法对代谢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有待进一 步研究证实。
蔡华陈智远陈金辉陈如群黎汝周维彭晶晶
关键词:高脂血症体重
大肝癌切除术中输血与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多项研究表明术中输血可能增加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的风险,但是对于肝癌,尤其是大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肝切除术中输血对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接受手术切除的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生存结果,87例术中输血的患者为A组,79例术中无输血的患者为B组,采用单因素对数秩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初步分析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A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6%、20.2%、12.7%和22.6%、13.6%、11.3%,B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0%、45.2%、45.2%和32.1%、27.6%、2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有无癌栓、病理分级及术中输血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血是影响手术切除的大肝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之一,可能增加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降低生存时间。
陈智远韦玮郭荣平钟崇陈敏山李锦清
关键词:肝癌输血肝切除术预后
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手术并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手术并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周期为1年,以无瘤生存率和生存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疗效。结果:至随访结束,复发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9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及中位无瘤时间治疗组分别是74.8%、29.6%、14.1%和22月;对照组分别是71.7%、23.3%、4.8%和15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治疗组分别是96.7%、64.4%、40.1%和49月;对照组分别是93.3%、62.9%、31.9%和44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并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瘤可提高治疗效果。
钟崇李惠东陈智远郭荣平
关键词:肝细胞癌健脾化瘀复发
限时禁食法控制冠心病患者体重和血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限时禁食法是一种新的饮食疗法,可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异常,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限时禁食对冠心病患者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从我院公告征集冠心病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限时禁食组(79例),两组均给予12周的饮食干预后,进行人体测量(体重、脂肪量、无脂肪质量)及血脂分析。结果干预4周后,限时禁食组体重较干预前下降[(3.84±0.65)kg(5.16±0.9%)],对照组下降[(2.54±0.34)kg(3.50±0.5%)]。限时禁食组脂肪量较干预前下降[(1.6±0.65)kg(5.38±0.9%)],对照组下降[(1.10±0.34)kg(3.78±0.5%)]。12周后,限时禁食组体重下降[(3.48±0.67)kg(4.77±0.9%)],对照组下降[(2.19±0.65)kg(3.01±0.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4周后,限时禁食组三酰甘油较干预前下降[(0.64±0.05)mg/dl(23.6±0.9%)],对照组下降[(0.38±0.04)mg/dl(14.1±0.5%)]。12周后,限时禁食组下降[(0.59±0.07)mg/dl(21.8±0.9%)],对照组下降[(0.25±0.06)mg/dl(9.26±0.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限时禁食法对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和可耐受的饮食方案,在较短时间内(4~12周)控制体重和改善血脂异常。限时禁食法对代谢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陈智远魏庆民刘亚玲陈如群黎汝蔡华
关键词:冠心病体重血脂
微血管的形态学分类与肝癌切除术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本过程。许多研究报道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有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陈智远
关键词:肝细胞癌手术疗法微血管形态肿瘤预后
文献传递
生长调节致癌基因GRO-1在肝癌预后中的意义及初步机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生长调节致癌基因-1(GRO-1)在肝癌预后中的意义,同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79例首次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的血清,根据收集病例的顺序,前103个病例进入检测组,后76个病例进入验证组。应用人类细胞因子磁珠面板测定了血清中GRO-1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5株肝癌细胞系MHCC-97H、QGY-7703、SMMC7721、Hep3B及CRl2234中GRO-1的分泌水平,并用MTS及Transwell检测GRO-1中和抗体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果】GRO-1的分泌水平为23~1553pg/mL,中位数为300pg/mL。在检测组中,应用ROC曲线计算GRO-1对复发的最大临界值。单因素分析发现GRO-1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危险因素。在验证组中应用检测组的最大临界值发现,GRO-1仍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播散结节和GRO-1可以作为判断肝癌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肝癌细胞中仅Hep3B及CRL2234分泌GRO-1。GRO-1中和抗体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GRO-1在肝癌增殖、侵袭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
陈智远郭智兴吴明浩王向阳郭荣平杨瑜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
多细胞因子与肝癌切除术预后关系的研究
陈智远郭荣平钱朝南韦玮郭智兴
可切除肝细胞肝癌并门静脉主支癌栓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肝功能代偿期手术切除或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的疗效,以及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功能Child-PughA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并门脉主支癌栓患者116例,并分为手术组(56例)和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60例),其中TACE组治疗后肿瘤反应评价有效,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TACE+手术组。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手术组1例术中死亡(1/56,1.78%),并发症发生率高于TACE组(16/56vs7/60,P=0.010)。手术组、TACE组和TACE+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41、15.34、22.01个月,TACE+手术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手术组(P=0.040)。手术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7.27%、24.58%、5.67%;TACE组分别为53.91%、27.18%、6.34%;TACE+手术组分别为79.17%、45.83%、16.67%。多因素分析提示肝硬化、肿瘤位置是患者独立预后相关因素。结论 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癌栓肝功能代偿良好可切除者,首治TACE后选择性肝切除术是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朱红波郭荣平邹如海罗俊方成陈智远郭智兴韦玮石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切除术栓塞疗法门静脉癌栓
肝癌内皮细胞包裹肿瘤细胞团与VEGF表达的意义
2013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肝癌形成内皮细胞包裹的肿瘤细胞团(ECTC)的关系及其与肝癌复发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根治性切除肝癌组织石蜡标本9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ECTC形成情况及VEGF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与预后关系;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0例肝癌组织中42例(46.7%)存在ECTC结构,61例(67.8%)VEGF表达阳性。VEGF与形成ECTC具有明显相关性(rs=0.305,P=0.003),两者均与肿瘤复发相关(rs=0.269,rs=0.174)。按有/无ECTC及VEGF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ECTC-/VEGF-)、B组(ECTC+/VEGF-;ECTC-/VEGF+)、C组(ECTC+/VEGF+)。A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92.0%、72.0%和32.0%,B组分别为88.9%、51.9%和14.8%,C组分别为78.9%、15.8%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01,P<0.01)。A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6.0%、80.0%和64.0%,B组分别为96.3%、77.8%和37.0%,C组分别为92.1%、36.8%和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ECTC及VEGF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EGF与形成ECTC具有明显相关性,两者是影响肝癌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钟崇陈智远吕园园吴健李惠东郭荣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