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平 作品数:156 被引量:1,172 H指数:19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巨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2 2004年 背景与目的巨大原发性肝癌(直径≥10cm)在临床上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关于其手术切除治疗的远期疗效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手术切除治疗巨大肝癌的远期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4年至1993年经手术切除的173例巨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随访结果计算生存率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3、5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1.9%、21.8%和8.3%;生存5年以上37例,生存10年以上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后影响因素为性别、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巨大肝癌切除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术中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结论巨大肝癌应积极争取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能否长期生存取决于肝硬化程度和是否根治性切除。 元云飞 李斌奎 李锦清 张亚奇 郭荣平 林小军 李国辉关键词:肝肿瘤 肝切除术 预后 VEGF在术前接受过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接受术前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在二期切除肝癌复发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1例术前TACE和50例未行TACE肝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组VEGF的表达的差异及术前TACE后根治性切除的肝癌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VEGF表达于肝细胞浆中,术前TACE组和未行TACE组VEGF的表达(6.9±4.7VS5.1±4.4)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TACE后根治性二期切除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率分别为82.2%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阳性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9%、28.1%、22.5%,VEGF阴性组分别为88.5%、68.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存在播散结节及VEGF的表达水平是影响TACE后二期切除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EGF在TACE残癌组织中表达增强,VEGF的表达与TACE后根治性切除肝癌患者术后的复发转移有关。 俞武生 郑惊雷 卢春丽 王在国 林志强 胡夏荣 郭荣平 韦玮关键词:肝肿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EPO和EPOR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预测HCC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PO和EPOR在96例HCC组织和11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分析EPO和EPOR在HC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中EPO和EPOR高表达率分别为49.0%、46.9%,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0、0)。HCC组织中EPO与EPOR的表达呈正相关(r=0.207,P<0.05)。EPO和EPOR表达均与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EPOR低表达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2%、42.1%及16.5%,高表达组分别为55.6%、14.0%及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R低表达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0%、76.0%及46.1%,高表达组分别为80.0%、43.6%及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卫星结节、EPOR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卫星结节、血管侵犯和EPOR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POR表达与H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相关,可能是影响HC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梁文昌 郭荣平 王俊生 周静关键词:肝细胞癌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p53功能在肝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为探讨p53功能及某些生物学行为在肝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52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并对这52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分别用Westernblot结合DNA损伤剂诱导的方法检测野生型p53的功能,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的表达,PCR/SSCP方法检测p53基因在第5~8外显子的丢失情况及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结果:52例标本中,对例(59.6%)野生型P53丢失功能,31例(59.6%)p53蛋白表达阳性,27例(51.9%)p53基因在第5~8外显子有丢失。野生型p53的功能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野生型p53的功能与p53基因突变呈正相关。PCNA高指数30例(57.7%)。在野生型p53功能丢失的31例中,26例(83.9%)P53蛋白表达阳性;24例(77.4%)P53基因在第5~8外显子的丢失,PCNA高指数24例(77.4%)。野生型p53功能丢失多表现在肝硬化的病例中(P=0.0015)。结论:本组原发性肝癌中,59.6%有丢失野生型p53功能,常发生在合并肝硬化的病例中;PCNA高指数,p53蛋白表达阳性,p53基因的突变也常出现在p53功能丢失的病例中(P<0.01)。当野生型p53功能丢失,肿瘤容易出现肝内转移、门脉癌栓和肿瘤生长比较快。 林小军 张昌卿 李锦清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关键词:肝肿瘤 PCNA 基因表达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外转移灶的观察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转移的某些特性。方法:收集11年内在我院施行了根治性肝切除术,术后出现肝外转移而肝内无复发的3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分别于术后1个月到8年出现临床可以查知的转移灶而无肝内复发,其中8例(22.9%)患者于术后3~8年才发现肝外转移灶。结论:肝癌远处小转移灶可以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处于肿瘤休眠状态(最长达7年多),是远期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治疗术后可能存在的小转移灶,对预防术后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明 郭荣平 林小军 陈敏山 李锦清 gzsums.edu.cn关键词:肝肿瘤 甲胎蛋白 肿瘤休眠 肿瘤转移 肿瘤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被引量:8 2006年 医疗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的优劣直接影响改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成败。本文综述了我院医疗质量评价目的、原则、指标及方法,并从评价内容的完整性、评价指标的综合性以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阐述了医疗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及改进方法。 曾广基 郭荣平 陈明 林桐榆关键词:评价指标 质控体系 肝细胞癌周围微小转移的分布的研究 <正>目的研究肝癌微转移的分布规律。材料和方法自2000年6月1日起到2001年4月1日止,取于我院首次治疗的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癌全部组织标本136例,解剖观察。标本离体后,立即以从肝门到肿瘤中心的虚拟连线为轴线,从肿瘤最... 石明 张昌卿 冯凯涛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李锦清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癌发现的途径,再切除的路径和手术方法,再切除的疗效以及影响再切除肝癌预后的因素。方法:研究57 例肝癌术后复发的各种发现途径,57例复发性肝癌进行再切除,比较第一次术后的无瘤生存期、再切除术后的生存期、... 郭荣平 李国辉 李升平 陈敏山 林小军 张亚奇 李锦清关键词:复发性肝癌 再切除 文献传递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研究进展 2007年 肝癌病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严重制约了肝移植治疗肝癌的疗效。本文综述肝癌病人在肝移植后肝癌复发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相关预测指标和预防复发的防治方法,对早期预防肝癌复发及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俞武生 王在国 郭荣平关键词:肝癌 肝移植 复发 肝癌术中肝硬化分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997年 本文推荐了一种术中主要按照肝表面最大硬化结节大小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分级标准。肝脏表面最大硬化结节直径<0.4 cm 为轻度肝硬化;0.4~0.8 cm 为中度肝硬化;>0.8 cm,或肝脏明显缩小变形,为重度肝硬化。按照此标准分级,统计表明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尽管手术切除的肝组织量减少,但术后出现肝功不全(尤其是重度肝功不全)发生率逐渐增加。提示根据我们的标准进行肝硬化的分级,术中评估肝储备功能有临床实用价值,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元云飞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李锦清关键词:肝肿瘤 外科手术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