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旭远

作品数:101 被引量:1,28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7篇教学
  • 35篇教育
  • 28篇课程
  • 24篇教师
  • 16篇课堂
  • 12篇交往
  • 11篇课程改革
  • 11篇课堂教学
  • 10篇文化
  • 8篇基础教育
  • 7篇英语
  • 7篇师专
  • 7篇教师专业
  • 6篇教学交往
  • 5篇有效性
  • 4篇新课程改革
  • 4篇校本
  • 4篇校本课程
  • 4篇教学有效
  • 4篇教学有效性

机构

  • 96篇东北师范大学
  • 7篇延边大学
  • 5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作者

  • 97篇陈旭远
  • 15篇杨宏丽
  • 7篇魏薇
  • 7篇齐聪
  • 6篇田立君
  • 5篇吴晓威
  • 4篇邹天鸿
  • 4篇于超
  • 3篇曲铁华
  • 3篇胡洪强
  • 3篇张捷
  • 3篇李朝辉
  • 2篇唐泽静
  • 2篇孟丽波
  • 2篇李月
  • 2篇秦玉友
  • 2篇高亚杰
  • 2篇孙帅
  • 2篇杜亚丽
  • 2篇李杨

传媒

  • 19篇东北师大学报...
  • 13篇现代中小学教...
  • 10篇教育理论与实...
  • 6篇外国教育研究
  • 4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教育研究
  • 3篇课程.教材....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教学与管理(...
  • 2篇现代教育管理
  • 1篇教育科学
  • 1篇福建教育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批判教育理论:师生交往研究的新视域被引量:4
2011年
西方批判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重要的教育派别,它强调教育主体批判精神的确立、自我意识的唤醒和个体精神的解放,因此在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循批判教育理论的视域来审视师生交往的研究发现:师生交往研究的价值取向是"批判与反思";内在诉求为"启蒙与唤醒";而其终极旨趣指向"超越与解放"。这为师生交往研究重新开拓了不同的"理论研究视野"。
魏薇陈旭远
关键词:师生交往唤醒
竞争——教学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被引量:1
2000年
一在教学交往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就是竞争与合作,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不同的理解。特别是对竞争的看法是贬多褒少。美国学者霍曼斯认为,“竞争是为了实现有利于自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通常这种活动趋向于不否定其他人的收益”。台湾学者认为,“竞争是人们对有限东西的争夺。竞争是争取生存的行为,”是人们互相作用的基本方式之一。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另一种基本方式是合作,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的特点是在于每个人的行为不仅有利于自己而且有利于他人。安德列娃认为,“
陈旭远
关键词:教学交往教学效率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价值取向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灵魂。国学经典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国家统一规划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中,国学教育内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国学校本课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东长甸小学为例,对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目前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误区是历史虚无主义与神化泛化、功利化和教条主义与形式化;误区产生的原因是对国学校本课程的价值与功能认识不清,在明确了国学教育的五大功能基础上提出了以"去功利化"和"道法自然"为核心的小学国学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价值取向。
田立君陈旭远
关键词:校本课程国学课程设计与开发
对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质疑与应答被引量:5
2012年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在本世纪初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脱颖而出。在众多的好评声中,也有人从分层教学模式是对学生的歧视、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背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等视角对该模式提出了质疑。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上述四种质疑给予了应答。
齐聪陈旭远于超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
农民画课程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聚合研究——以吉林省D县农民画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D县有关农民画现象的白描引发了我们对于农民画课程与新农村建设二者的思考,通过调查研究D县农民画课程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提出两者互动聚合的机制,即:农民画课程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驱动、相互支撑的关系。分析机制背后的影响因素,为D县农民画课程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聚合关系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农民画课程、农民画产业化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希冀可以寻求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路径,理清农民画课程进一步的发展思路,最终实现D县农民画课程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和持续发展。
衣健铭陈旭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地方课程互动
吉林省初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新课程改革以来,吉林省基础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教育发达省份相比,其总体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弱势地位。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初中教育地域发展不平衡性、突出选拔性、统一性过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提高吉林省初中教育水平,应以政府为主体,完善教育管理;扶助薄弱初中学校,建立相应监督和评估机制;增加初中教育经费,提高教育产出水平;合理配置省内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改革初中考试评价体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陈旭远贺成立刘丽书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育问题
对话与理解:师生交往语言意义的追寻被引量:29
2003年
师生交往遵循着对话与理解的精神 ,对话、理解的不可实现往往是由于交往中的语言失落了它本真的意义与价值。语言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工具 ,也是师生交往产生的前提 ,是师生交往的方式 ,也可以说语言构成师生交往。要促进师生间的交往 ,就要反思交往语言 ,追寻语言的本真意义 。
刘冬岩陈旭远
关键词:语言师生交往
转换与适应:家长参与课程改革的对策被引量:4
2002年
家长参与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的理念。面对课程改革的挑战,家长必须完成从支持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必须对学校有正确的认识,必须享有课程改革倡导的权利,以积极的心态适应课程改革。
李朝辉陈旭远孙帅
关键词:家长角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理念
教师教学观念的新时代释义被引量:1
2012年
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潜在引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成效。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教师教学观念也应呈现其时代意义。同时,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在相关维度下,既要体现出时代意义,又需展示变革性的意义。
李月陈旭远
关键词:教学观念
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被引量:60
2009年
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呼唤生态课堂的出现。生态课堂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课堂的主体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另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包括客体的物质环境因素和由主体派生出来的人际关系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精神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的生态课堂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向互动,彼此发生着多元作用。生态课堂具有整体相关与动态平衡的统一、多元共存与和谐共生的统一、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统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差异性与标准性的统一等基本特征。
杜亚丽陈旭远
关键词:生态课堂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